在司马昭发动的伐蜀之战中,钟会轻取汉中,使得蜀汉形势严重。但是即便如此,蜀汉尚有一线生机,姜维率军在剑阁堵住了钟会的大军。就在钟会准备撤军之时,邓艾偷渡阴平,夺取绵竹,迫使刘禅投降。如果诸葛亮尚在的话,邓艾能够偷度阴平吗?
一、诸葛亮的去世,使得蜀魏攻守易势。如果诸葛亮尚在的话,根本就不会发生魏国伐蜀的情况。而是蜀汉对曹魏发动一波波的攻势,把曹魏军队压制在关陇地区,东奔西跑疲于奔命。这是由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战略思想造成的,让曹魏上下无计可施。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蜀汉和曹魏之间一直是一边倒的形势。诸葛亮连续向曹魏发动了五次北伐,而曹魏却毫无反击的迹象。在诸葛亮开始北伐的时候,曹魏还企图发动反击。但是随着诸葛亮军事经验的增强,使得曹魏损兵折将,彻底打消了反击的念头。
尤其是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时,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已经达到巅峰。在这一次北伐中,诸葛亮大胆采取了不顾后方,因粮于敌,穿插敌后的战法。这种战法让司马懿、张郃无法抵挡。在卤城之战中,司马懿遭到惨败,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损失。在诸葛亮撤军时,追击的张郃又被诸葛亮在木门道射死。
这使得魏军对诸葛亮闻风丧胆。在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时,曹魏朝野上下,都对此感到担忧。司马懿不敢与诸葛亮交手,于是和曹睿商定了防御战略,那就是坚壁不出,与诸葛亮相持,待诸葛亮粮尽退兵时再予以追击。
我们从历史现实可以看出,司马懿的这种战略根本没有彻底实施。司马懿只执行了其中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坚守不出,与诸葛亮对峙,其他的就听天由命了。因为经过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司马懿知道和诸葛亮野战必败,等诸葛亮撤军时追击凶多吉少。因此,他和曹睿的防御战略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托辞罢了。
从这些迹象我们可以看出,只要诸葛亮在世,蜀汉就会一直压制着曹魏。世上只有蜀汉讨伐曹魏,绝无曹魏攻伐蜀汉的道理。既然没有曹魏的军事威胁,那怎么可能会出现邓艾偷度阴平的情况发生。可惜由于诸葛亮的病逝,使得蜀魏之间的攻守形势发生了转换。
姜维在掌握军权后,便改变了诸葛亮休养生息的策略,对曹魏发动了连续的攻伐。由于双方实力差距,再加上姜维的军事能力并不比他的曹魏对手强,使得蜀汉白白消耗了宝贵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昭敏锐地发现了蜀汉的缺陷,发动伐蜀之战,灭亡了蜀汉。
二、诸葛亮性格谨慎,不会放置阴平不理。在三国时期,阴平是一个小郡。这里人烟稀少,位处山区,没有多少经济价值。但是,在诸葛亮发动的北伐战争中,它和武都郡却是诸葛亮夺取的唯一土地。曹魏对这个郡也不重视,仅驻扎了数百兵士,被诸葛亮轻易夺取。
但是诸葛亮在夺取武都、阴平后,却对这个地区进行了严密布防。诸葛亮对这个地区十分重视,甚至断言,“全蜀之防当在阴平”。诸葛亮之所以对阴平如此重视,是因为他谨慎的性格导致的。在诸葛亮布置蜀汉的防务时,发现阴平是防御的弱点。
在诸葛亮发动北伐前,蜀汉北部的防御是由魏延负责的。魏延作为汉中太守,对汉中地区的防御做了严密的部署。他当年对刘备保证说,如果曹操率倾国之兵前来,自己就阻挡他。如果是曹魏将领率领十万军队前来,自己就全部歼灭他。
魏延在担任汉中太守后,就按照自己的防御设想进行了部署。他依托秦岭天险,在各个险要的隘口建造城堡。如果曹魏军队前来进攻,魏延就可以依托秦岭天险阻击敌人,让敌人在自己的防御阵地前寸步难行。等到抓住有利战机后,再给敌人致命一击。
魏延的这套防御体系,在曹爽进攻蜀汉的兴势之役中显现了威力。当时曹爽率领关中的十几万魏军攻打汉中,镇守汉中的王平手中仅有两万多人马。但是王平按照魏延的防御方略,依托魏延留下的防御工事,阻止了曹爽的攻势。在援军的协助下,蜀军击退了曹爽的魏军。
以诸葛亮的军事眼光,他当然能够看出魏延在汉中的防御固若金汤。因此,他在为蜀汉制定防御计划的时候,他不担心东线的防御,自然把目光投向了西线。在西线方向上,阴平就成为整条防线的重点。
从阴平向南,有一条偏僻的小道。这条道路原本只是当地百姓打猎、砍柴的路径,平常很少有人通过。沿着这条小路经过汉德阳亭到达涪县,就到达了西距剑阁四百里,南距成都三百余里的地方。如果魏军偷袭至此,蜀汉的腹心地区便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
诸葛亮看到了这种危险,在他生前对阴平的防御十分重视,特意在此设置了戍守的军营。日后在司马昭伐蜀的时候,邓艾果然向司马昭、钟会提出要偷渡阴平,沿着阴平小路突入蜀汉腹地,袭取成都。邓艾在偷渡阴平后,在绵竹之战打败诸葛瞻的最后抵抗,迫降了刘禅,灭亡了蜀汉。
在邓艾沿阴平小道向成都进军的过程中,看到了诸葛亮当年留下的戍守的营垒。这些当年诸葛亮亲自设立的营垒,已经人去楼空。这是因为蜀汉君臣轻视阴平的防御,自己撤走了这些戍守的军队。邓艾见此不由得长叹,如果诸葛亮尚在,自己怎么可能偷度阴平。
结语:如果诸葛亮尚在的话,邓艾偷度阴平的一幕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他的军事造诣臻于完美,曹魏根本不敢与他交锋。蜀魏的形势形成一边倒的态势,曹魏被动挨打,根本不可能对蜀汉发动攻伐。
诸葛亮在布置蜀汉防御时,对阴平十分重视。他认为防御蜀汉的重点就在阴平,在这里专门设立戍卫,加强防守。可惜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政局混乱,自己撤除了阴平的防御。如果按照诸葛亮的布置,邓艾插翅也飞不过阴平小道去。
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蜀汉的吏治整体上是廉洁清明的,一直到东晋时期还有百姓怀念他。诸葛亮的几次北伐魏国都是防守方,又何谈灭蜀呢。魏国早期的战略一直是先灭吴后灭蜀,后来才调整先灭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