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国稀土储量仅次于中国,或将倒向美国,俄:能顺利运出去吗?

国际新干线 2025-02-21 17:55:51

稀土,被誉为“工业黄金”,是支撑现代军事科技与高端制造业的核心资源。中国在这一方面占据优势,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和完整的产业链。然而,近年来美国为摆脱对华依赖,将目光投向稀土储量全球第二的蒙古国。一场围绕资源、地缘与运输的博弈就此展开——但蒙古作为内陆国的天然局限,以及中俄两大邻国的战略制衡,让这场合作蒙上了浓重的阴影。俄罗斯专家尖锐发问:“即便蒙古倒向美国,稀土能运出去吗?”

美蒙合作的战略动机:资源渴求与经济诱惑1. 美国的稀土焦虑中国自2023年起对镓、锗等稀土元素实施出口管制,直接冲击了美国军工产业链。例如,F-35战机的生产高度依赖稀土元素,而美国现有储备仅能支持制造200架,远低于千架需求目标。蒙古3100万吨的稀土储量(仅次于中国)因此成为美国眼中的“救命稻草”。2. 蒙古的经济野心蒙古经济长期依赖矿产出口,其GDP仅为中国内蒙古的1/20。尽管曾接受中国48亿美元矿业投资,但美国开出的50亿美元稀土采购协议极具诱惑力。蒙古试图通过此举提升国际地位,并摆脱对中俄的经济依赖。

运输难题:内陆国的地理死结1. 陆运:中俄的“地缘闸门”蒙古被中俄完全包围,任何陆路运输必须经过两国领土。然而,美国与中俄的关系紧张。因长期受西方制裁,俄方明确拒绝为美蒙稀土运输提供过境通道,称美国方案“如同空中楼阁”。作为稀土主导国,中国既不愿看到竞争对手获取资源,更警惕美国在“家门口”建立战略支点。2. 空运与海运的不可行性那陆远不行,空运呢?空运成本高昂,每吨稀土运输费用可达数万美元,远超其本身价值。加上蒙古“海军”仅有7人,无出海口,海运完全无法实现。所以,美国想直接开采稀土运到美国的话,交通方面很不现实。唯有投资产业链才行。

技术与产业链的隐形壁垒蒙古缺乏稀土提纯技术,只能出口未加工的矿石。而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美国即便获得原料,仍需依赖中国或重建完整产业链——后者需数十年时间和千亿美元投入。美国曾试图从乌克兰获取稀土,但调查发现其储量多为“政治炒作”:乌克兰最大稀土矿位于俄控区,且缺乏精炼能力。这为美蒙合作敲响警钟——资源开发需技术、资金与地缘稳定的多重保障。

地缘博弈:中俄的反制与蒙古的困境俄方通过拒绝过境运输,不仅打击美国战略,还可借此换取蒙古在外交上的妥协。例如,要求蒙古在能源合作或中亚事务中偏向俄罗斯利益。中国既是蒙古资源出口的潜在通道,也是其最大贸易伙伴。若蒙古过度倒向美国,可能面临中方的经济反制,如收紧边境贸易或减少投资。蒙古试图以“第三邻国”政策平衡中俄美关系,但现实残酷:其80%的对外贸易需经中国口岸,而俄罗斯控制着北部铁路网。这种地缘依赖性注定其难以“左右摇摆”。

0 阅读:11

国际新干线

简介:连接国际最新资讯,带你领略全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