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聚焦关键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

经济日报 2025-02-12 06:41:15

在津巴布韦马斯温戈省的比基塔矿,工人从袋装锂精矿前走过。(新华社发)

2025年非洲矿业投资大会不久前在南非开普敦举行。本届大会以“筑牢非洲矿业未来”为主题,吸引来自非洲和其他地区的政要、矿业相关部门组织、企业的代表等逾万人与会,共商非洲矿业发展大计。在推进非盟《2063年议程》发展愿景的背景下,非洲矿业可持续发展是本届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正如南非矿产和石油资源部部长曼塔谢在大会致辞时所说,非洲大陆需发挥拥有大量关键矿产资源这一优势,把握不断增长的矿产需求,筑牢非洲矿业未来,为非洲大陆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由于历史原因,非洲矿业曾长期被大型跨国企业及资本控制,一些非洲国家长期陷入高度依赖采掘业的畸形单一经济结构中。近年来,非洲国家的矿产资源自主意识日益增强,非洲矿业迎来新发展时代。

非洲大陆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一些关键矿产储量巨大。资源禀赋使非洲矿业发展机遇良多,前景广阔。非洲拥有全球约30%的矿产储量,包括40%的黄金和高达90%的铬和铂。此外,金刚石、铜、钴、锰、镍、铀、锂、铁、磷、钾、铝、稀土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丰富。尤其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能源转型和军事应用等对关键矿产的需求日益增加,拥有丰富关键矿产的非洲全球地位及影响力亦相应提升,在矿业对外合作方面的资源优势及话语权不断增强。

当前,非盟及非洲矿产国正加紧制定并逐步实施矿业发展愿景、战略规划等,致力于将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推动力。矿业是非盟《2063年议程》的重要领域,其执行文件包括《非洲矿产治理框架》《非洲地质和矿产信息系统》《非洲矿产和能源分类管理系统》等。非盟2009年通过《非洲矿业愿景》,为非洲国家制定和实施矿产资源发展规划提供了共同基础。该文件目的之一就是解决长期困扰非洲矿业的一个关键悖论,即尽管非洲大陆拥有丰富和宝贵的矿产储备,但其仍持续深陷贫困和不发达处境。该文件强调采矿应给东道国政府及当地社区带来公平利益,以及在采矿项目中建立全面的环境和社会保障措施。该文件还主张矿业上下游经济多样化,以使非洲能由过去的廉价原材料出口转变为与采矿有关并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制造商、供应商和服务商,并借助采矿推动更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非盟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于2016年建立非洲矿业发展中心。该中心的主要目标是协调和监督《非洲矿业愿景》及其行动计划的实施,以及汇聚成员国及区域经济共同体的矿产资源部门、私营部门、民间社会组织、合作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力量,扩大和增强非洲与采矿有关的知识及技术基础,促进负责任的矿产管理,并根据《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建立一体化的非洲大陆矿产价值链,力争在经济转型、包容性增长及可持续发展、充分释放矿产资源潜力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此外,许多非洲矿产国纷纷制定并实施旨在使矿产资源增值的国家发展战略及政策措施。

总体来看,非洲矿业呈积极向好趋势,同时亦面临挑战风险和诸多新问题,包括应对包容性增长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面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以及地缘冲突等内外部冲击。

非洲矿业绿色转型任重道远。在应对气候及环境危机方面,非洲矿业既是主力军也是力量最薄弱者。非盟、非洲矿业发展中心及其成员国、非洲开发银行等,正在加强相关合作,制定推出相关国家政策及非洲大陆绿色矿产战略等。未来非洲矿业在绿色开采技术应用及能源转型、交通运输等方面,将继续承受绿色转型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亦有发展机遇。

地缘环境复杂化使围绕非洲关键矿产的竞争加剧。地缘因素日益介入非洲关键矿产领域,相关问题趋于复杂化、政治化。非洲关键矿产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应是各利益相关方特别是外部合作方彼此加强沟通与合作,摒弃零和思维,追求互利互惠,维护非洲关键矿产国的应有利益。

非洲一些矿产国推进矿业包容性增长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一些相关国家缺乏针对矿产资源的战略及政策措施,缺乏打造和提升关键矿产本国价值链的有效方法,相关基础设施如电力、港口、铁路、公路及信息通信等落后,技术、技能、资金及人才匮乏。此外,这些国家还面临宏观经济结构性障碍持续存在、外部投资者获取投资信息不够充分、矿业区域合作及一体化水平不高等不利条件,使矿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阻碍。

非洲矿业需要兼顾矿业与环境、社会及其治理之间的平衡发展,形成良性互动。《非洲矿业愿景》、非洲矿业发展中心均强调矿业在环境、社会及其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包括保护环境、促进矿业与当地社区的和谐发展、保护小型矿企、提高就业及减贫、促进并协调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等。长期以来,一些非洲国家矿区的社区关系、劳资关系较复杂,环保冲突、非法罢工及矿难事故频发。多项研究显示,非洲一些大型采掘项目未能按时交付的主要原因就是环保不达标或社会反对,商业因素占比并不高,这显示出非洲矿企能否有效融入当地社区,并妥善处理矿业发展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对非洲矿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非洲一些拥有关键矿产的国家日益注重实现价值最大化,包括打造和提升关键矿产本国完整生产链和价值链,以及要求矿企或合作方将更多收益留在当地。津巴布韦、刚果(金)、尼日利亚、纳米比亚和加纳等国已出台并实施相关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无疑给矿产国创造了更多发展机会,有利于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改善经济结构,也显示出非洲国家不愿再充当原材料出口国的强烈愿望。但与之伴随的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改善基础设施以及利益分配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合理解决,外部投资合作前景因此面临考验。

非洲矿业继续面临宏观经济的巨大压力。尽管非洲经济日益多样化,但采掘业仍是许多非洲国家的经济支柱,大部分非洲矿产国经济结构单一且脆弱,此外,债务危机以及大宗商品依赖度居高不下等问题仍困扰大多数非洲国家。长远看,非洲矿产国难以在短期内摆脱经济过度依赖采掘业的弊端。非洲矿产国应继续致力于经济结构转型及多元化发展,并通过改善矿业监管及相关商业环境吸引更多投资。(经济日报驻比勒陀利亚记者 杨海泉)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