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哭的时候是否有考虑什么是真实的校园暴力?

莘享文化 2019-10-17 20:46:47

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从哪里看到了那个片段,一个女孩受尽了委屈冤枉在所有学生的注视下跳河。也就在那一刻我听到了这部电影的名字,悲伤逆流成河,通过介绍简单的了解到这是一部校园暴力的电影。

一直想看一下这部电影,但是每每点开,却又关掉,不敢点开,不敢观看,不敢想起,那年曾经。但是终于在鼓足勇气后还是点开了这部电影,故事情节,环境渲染,演员演技,我都能给很高的评价,但是,却总是感觉缺少了些什么似的。

下班地铁上,一个长达一个小时的回家路程,去观看了这部1个小时40分钟的电影,女主是生活在一个比较贫困的家庭,父亲早已不在,靠着妈妈做按摩来支撑家庭。她的生活虽然贫困,但是在校园生活中还算过得去,直到一个转校生的出现,以及自身发生的一系列问题,一些误会和一些司空见惯的原因,她被整个学校孤立了。她试着反抗,但是却被学校作为寻衅滋事处理,还好她有着朋友或者说互相喜欢的人陪伴,在这些误会终于解开的时候,一场更大的误会来了,那个男孩的姐姐死了,而就是女主发的短信告诉的小混混,她被说成杀人犯,没有人信任她,最终跳河。

可能这部电影是一场悲剧,但是实际上真正的校园暴力并不是它所讲的这样吧。在不结合任何现实故事和调查之前我们就以电影来做分析的话。女主所遭遇的所有校园暴力都是有缘由的,从最开始被误会抢男朋友,到因为她而导致丢失面子,到被发现在某些治疗特殊病的诊所出现被发现,到一条短信,这都是有缘由的。换句话来说,如果你发现了你身边认识的人或者其他可能有所接触的人患了某些传染疾病,你是否会偷偷的告诉自己的朋友和亲近的人呢。而这部电影也是这样演的,是逐层传播,这不是真正的校园暴力,当然真正的校园暴力也不会出现于电影中。

我所接触的校园暴力可能与电影中女主的遭遇很像,只差那最后一步,或者说做了最后一步,但是却没离开成功。因为你学习好,因为你成绩比他人优秀,因为你过于耀眼,你就会被欺负,不合群,只要看你不顺眼,也会被欺负,无缘由的看你不爽,也会被欺负,因为你过于娇小,也会被欺负,可能你和老师关系好,也会被欺负。

那个时候真的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去解决校园暴力,去和老师说,老师也只能批评一下,接下来,就会面临更加难受的校园暴力,看你还敢不敢告老师,和家长说,家长也会抱着一个巴掌拍不响的说法来对待,除非真的出了问题,否则在之前,根本不会想真的是被校园暴力了,当然,那个年代还没有校园暴力这个词。可能那个时候唯一想到的就是报警,记得有一次被拽到宿舍欺负的时候,报了警,警察叔叔让我开免提,他呵斥他们,和无用功一样,直到警察叔叔说那我们出警了,才放过我。

真的不知道那个时候怎么过去的,跳过楼,割过脉,吃过药,都没有成功,就这样煎熬的过来了,现在想想曾经刀哥的外号,只能呵呵一笑。可能这部电影或者说一些出现的各种校园暴力引发了很多的社会反响,导致国家出台了很多关于反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但是实际上真正问题的来源根本不在于孩子,也不在于出问题以后怎么处置,而是在根源,家长,老师在与孩子的教育中出了根本的问题。当然因为法律的约束可能会让校园暴力出现的少一些,但是根本还是在于如何不发生校园暴力,以及为什么不发生校园暴力,以法制来制约孩子,不如更好的以教育来约束,何谓校园暴力,在法律层次上在什么阶级才被称为校园暴力,校园暴力与众人欺负或者说众人与你开玩笑又有着什么区别,这些还都没有详细的定义。

我们不能确定自己的孩子是否会遭受校园暴力,我们也不晓得自己的孩子是否会经历校园暴力,因为校园暴力是不会让孩子告诉家长的,否则会揍得更凶,欺负的更厉害,那么我们既然不能做到知晓自己的孩子是否会遭受校园暴力,那么我们可以做到的是让自己的孩子不作为校园暴力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如果当所有的家长都这样对孩子要求,不成为校园暴力的实施者和参与者,自然而然校园暴力也就消失了。

当然想要整治校园暴力是一个较为漫长的道路,需要的是家长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协调与帮助,需要的是三方对这个事件的重视。我期待悲伤逆流成河的悲剧不会在上演,我更希望校园是一个学习成长快乐的地方,而不是一个担惊受怕的可怕园地。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