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穷有错吗?在看到这个标题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的生活是否属于精致穷,已经毕业两年了,没有过多的存款,甚至于还欠着一屁股债,当然是类似于花呗这个样子的,我似乎一直在提前挥霍着我未来的生活和财富。对待这个辩题来说,我没有支持与不支持,我对待辩论的看法一直是考验的临场发挥的能力和抓逻辑漏洞的能力,当然还会有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辩手可以解剖问题回答问题落实问题。那么辩论到底是否会有输赢呢?我认为没有,当然没有的意思是说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辩题没有整错之分,如果有的话,也就没有必要去辩论了,辩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征服辩手,让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吗?我不是这样认为,我认为应该是将自己的思维摆在台面上,让对方辩手去分析去反驳,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可以与对方完成一场精彩的辩论。
很欣赏某位导师的说法,辩论的意义在于精彩而不是赢,辩论的缘由在于在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想法和思维,而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所在,在这次辩论中我看到了一些细节所在,那就是这场辩论中我经常性看到辩手或者观众在频频点头,尤其是黄执中,他在听对手辩论的时候,听到某个点的时候,他会一愣,然后叹口气,并摇摇头,为什么?因为在他所处的环境下,和他的思维中,他在生活中,或者在他现在的想法中,他是绝对的支持正方的,也就是精致穷有错。所以说他已经不在把这场辩论当做一场辩论而是沟通,试着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
在这个话题中,两方都有着自己的绝对优势所在,找到自己的论点,而论点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并根据其论点讲述论据。精致穷,实际上也可能被称为月光族,也就是工资刚到手就没了,曾经的月光族是花钱大手大脚,而现在的月光族是背负着分期的债务。两者仔细一看没有太大的差别,实际上却有着大大的不同。
在刚刚毕业的时候,没有多余的资金,尤其是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租房的压力压在了很多人的身上,有些人会选择向父母寻求支援,有人会选择放弃在北上广深生活,有人会选择自己承担,所有的压力和责任自己扛,于是他选择了分期租房。在选择分期租房的时候,面对一个月工资20%或者30%的房子,他最终选择了离公司离交通要地较远的房租便宜的地方。不舍得定外卖,自己做饭吃,做饭又需要买各种用具,没钱的话还是需要自行购买。最终通过各种手段终于把家安置好后,距离地铁20分钟的走路路程,他不舍得买自行车或者电动车,每天只能选择共享单车,但是不是每天都有,为了防止迟到,他只能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去上班。坐地铁两个小时车程到公司,勤勤简简的过日子,可是过了一年,为什么我还是这么穷,我明明很省钱了啊,他属于粗糙穷。
举一个我的例子吧,毕业的时候薪资很低,但是我选择了一个房租占据我工资百分之40的房子,距离我公司500米,别墅区,每天早上可以起床跑跑步(咳咳,坚持了一天),每天早上起床可以看看书(基本上都在坚持),如果加班的话,第二天早上可以晚点起床。。。在月工资5k的时候我给自己购置了1500元的书籍和1000元的计算机课程,大概内容都关于思维逻辑态度计算机技术管理等多层方面的。在离开这个公司和工作地点的时候,我已经通过书籍和课程自学了3门计算机语言,并将自己的专业技术提高了很多,工作了9个月 在下一份工作的时候工资提升很快,但是我的房租还是我的月工资的百分之30,同时我更加放肆的购买书籍,在阅读完之前买的书籍后,又添置了2000元的书籍,同时购买了3000元的计算机课程。在电子方面我习惯性买品牌,因为在之前我已经多次因为买的较为低劣的产品而付出了比品牌更为惨重的价格。生活还在继续,月光依旧存在,但是在月光中,却会发现,自己的能力提升的很多,自己的思维也开拓了很多。
精致穷是真的很穷,也许会这样一路穷下去,但是会发现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家里也越来越富裕,随着自己的慢慢成长,工资水平直线上升,随之而来的就是消费水平的提高,当然这个所谓的精致一定要明白,是所购物质的需要是否满足于你的需求,以及是否能够为你带来一定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