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郑洞国参加毛主席家宴,席间主席一个举动令他放下心防。

宝宝聊过去 2025-02-04 18:52:44

郑洞国

1954年,毛主席设下家宴,盛情邀请前国民党中将郑洞国前往。他作为起义将领,本来对我党诸多将领十分抵触,自投诚后,始终“冥顽不灵”。然而宴席上,毛主席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动作,就让他对我党心服口服。

他由衷地对毛主席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何这么多将领佩服您了?”

郑洞国

那么,郑洞国有着怎样曲折的投诚过程?

而毛主席又做了什么小动作呢?

郑洞国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高材生,也是最早参加抗战的国民党将领之一;还曾参加中国远征军出境杀敌。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任命他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

郑洞国

1948年,解放军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辽沈战役,面对我军的强大攻势。10月,郑洞国最终率部起义投诚。

郑洞国

郑洞国

郑洞国(中)

毛主席在致东北局的电文中指出:“郑洞国为黄埔高级军官,此次又率部投降,应给以礼遇。”后来,萧劲光和萧华两位将军力劝郑洞国出来工作,他却以不愿与故旧兵戎相见,婉拒了。

1954年,郑洞国突然收到了毛主席的邀请函,他顾虑重重地来到了中南海,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何种尴尬的境地。出乎意料的是,当他来到毛主席的家中,看到贺龙、叶剑英元帅以及冯玉祥将军的旧部鹿钟麟将军等均已就座。他刚一进门,毛主席就热情地迎了上来和他握手寒暄,并给其让座,坐定之后,毛主席操着一口浓重的湖南乡音对他讲:“郑洞国,你的名字好响亮呦!”这句话引来大家一阵欢笑,郑洞国仿佛也没有那么紧张了。

毛泽东主席

毛主席烟不离手,在家宴上更为随意,也喜欢吞云吐雾一番,他主动询问郑洞国平时吸不吸烟?听到肯定的答复后,毛主席顺手在茶几上取了一根烟,十分敏捷地擦亮火柴,并站起身来,替郑洞国点燃了香烟。毛主席这不经意间的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却在客人心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郑洞国万万没想到,这位深受亿万国人爱戴的共和国领袖,没有一点旧社会达官贵人的盛气凌人。二人越谈越投机。出于对毛主席的敬仰,郑洞国脱口而出:“毛主席,您的马列主义为什么学得这样好?”毛主席听后怔愣了几秒,对方也觉得有些唐突。紧接着毛主席开诚布公地回答:“我当年接受马列主义以后,总以为自己已经是一个革命者了。哪知一到煤矿与工人们打交道,工人们却不买账。”因为自己是一副“学生脸”、“先生样”,不知道怎么做工人的工作。我是在长期向社会,群众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走上革命道路的。只要转变立场,拜人民为师,这就灵了,马列主义就容易掌握好了。

郑洞国

在这次宴席上,毛主席亲切地询问郑洞国的个人情况,并鼓励他说:“你的家庭生活安排好了,还得多为人民做点工作嘛!你今年才51岁,还很年轻呦!”这番话令郑洞国羞愧万分,也给了郑洞国很大的心灵震撼。

早在抗美援朝时期,周总理就不顾争议,请他前往中南海一叙,这位曾为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国民党将领,在与美军的合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还曾率领中国远征军与美军有过数次协同作战的经历。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然而,这些年来郑洞国却表明得不太配合。在被派到哈尔滨生活后,他异常低调,不愿意接受公开的政治职务。此时,面对着普通的家常菜和曾经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仼周恩来,郑洞国在不知不觉间就放下心防。在长达几个小时的时间里,郑洞国对周总理,分析得是头头是道:美军虽强大,但并非没有弱点,他们火力强大,却过度依赖;如果战场时间被拉长,美军士兵的韧性远远不及我们。周总理听后连连点头,又问他:“若我们和美军正面交锋,最需要注意什么呢?”郑洞国分析:“美军的弱点是后勤和士气,若能在战术上牵制他们,避免硬碰硬,迫使美军在陌生的地形和极端环境下作战,优势就会被削弱。”周恩来总理听后深以为然。眼前这位“硬骨头”,字字珠玑,为抗美援朝贡献了一份力量。

晚年郑洞国

晚年郑洞国

而在打赢了这场“极不对称”的战争后,毛主席又邀请他赴宴,彻底消除了郑洞国的顾虑。从此以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再也不“别扭”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