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28万迎娶老挝新娘!这笔费用用于迎娶来自老挝的儿媳妇,确保了婚姻的正式与隆重,中心思想在于婚姻的高昂成本与国籍差异。
婚后七日新娘出走,婆家既失人又失财,落得个人财两空的境地。
当地官方给出的答复出乎意料。
邢女士家住安徽,称二儿子年岁渐长却未婚,当地婚介多次上门提亲,但多数未能成功促成姻缘。
当家人以为二儿子婚事无望时,一家婚介机构找上门,提出支付28万元即可为其介绍一位老挝新娘。
邢女士起初不同意婚事,但经媒人多次劝说,并考虑到二儿子年龄偏大,家中最终予以了同意。
邢女士一家依约先向中介支付10万元定金,待老挝女子抵达国内后,再支付中介18万元。整个交易过程遵循了双方的初步协定。
去年十月左右,儿子与一名老挝女子正式登记结为夫妻。
邢女士家人称,家中娶的外国媳妇不通中文,日常靠手机与家人沟通。
尽管有沟通障碍,考虑到二儿子对老挝儿媳的喜爱,普通农民的一家人齐心协力借钱,凑足28万给中介,最终成全了二儿子的婚姻大事。
本月,邢女士在社交账号发视频邀亲友参加二儿婚礼。仅一周后,其老挝籍儿媳便离家而去。
邢女士称,老挝儿媳在“逃跑”前,故意找借口让其子离开,以便实施离开计划。
当天上午,老挝儿媳以想吃榴莲为由,支使二儿子外出购买。监控显示,二儿子离开后,她也迅速拎包出门,坐上停在门口的出租车直接离去。
邢女士视频中哭诉,为给儿子凑28万彩礼,她四处借钱,现儿媳离去,自己却背负沉重债务。
邢女士一家事后找介绍老挝新娘的中介讨说法未果,现只能选择报警处理。
邢女士家庭的故事在网络走红后,众多网友纷纷向邢女士一家提出建议。
有网友觉得邢女士家的儿媳离开得对,因邢家是借钱成婚,家境贫寒,女方若不满意,离去也在情理之中。
评论区有网友称自己是缅甸人,去年结婚未骗婚,仅要求一对金手镯作为彩礼。婚后公婆善待她,如今已怀孕,预产期仅剩两个月。
有网友称,其家乡一男子斥资数十万购得越南新娘,首年留于家中。今年春节赴女方家过节后,新娘逃走,要求男方再付数万赎金才愿回家。
有网友称,其母曾提议他娶云南新娘,因家中有云南亲友,常介绍那边的人相亲结婚。
网友拒绝了妈妈的提议,认为新娘家在外地易逃离,难以追寻。若如邢女士儿媳般消失,则人财尽失。钱对他而言至关重要,失去钱财即失去生活依托。
近年来,结婚率下降导致现代女性择偶标准提升。不少人转向越南、老挝等东南亚较不富裕国家,期望通过跨国婚姻以较低彩礼寻得伴侣。
跨国婚姻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针对男性的诈骗增多,常有外国新娘骗婚后消失的新闻出现。
靖江市近日有“越南新娘婚后半月失踪”的新闻,当事人郭先生未默默吃亏,而是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郭先生,四十岁仍未婚,前年付费23万给婚姻介绍所,请求其介绍女性相亲对象。
郭先生通过婚姻介绍所结识了年轻貌美的越南女孩阮某,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并在相识一个月后决定领证结婚。
郭先生沉醉于即将与家人团聚的美梦时,发现与他结婚不足半月的越南新娘已悄然离去。
报警无果后,郭先生起诉了收取他23万的婚介所,要求其退还当初支付的23万元费用。
婚介所称已促成郭先生与女方相识结婚,收取中介费22万元。其中10万元转给女方中介,故仅能退还郭先生12万元。
法院审理认定,涉外婚姻介绍属国家禁营业务,该婚介所收费超20万元,远超正常媒人标准,显以牟利为目的,婚姻商品化,违背公序良俗原则。
法院判定,婚介所应退还已收的婚姻中介服务费22万元。
跨国婚恋虽显浪漫,但双方需面对语言障碍与风俗差异等风险。
希望大家今后能明辨是非,勿让婚姻沦为交易,以免重蹈邢女士一家的覆辙,面临人财皆失的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