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夷陵之战的6个误解,演义和历史差别太大,看完颠覆你的认知

小刀三国讲历史 2024-08-06 00:09:17

关注“小刀文史”头条号后,私信回复“误解”即可知道更多演义与历史的重大区别。

第一个误解:此战蜀军有70多万?

并没有!魏灭蜀时,总人口加起来才一百零几万,怎么可能变出70多万士兵,难道整个国家一半的人都去参军了吗?绝对不可能。据粗略估计,刘备集团巅峰兵力最多二三十万,绝对不可能达到70万的级别。演义中对兵力都过于夸张,赤壁之战曹军也不可能有百万。

第二个误解:关兴、张苞都参战了?

都没有!据史书记载:(关兴)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又记载:长子苞,早夭。可见,关兴和张苞二人都英年早逝了,并没有参加夷陵之战。演义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是为了突出二人像其父一样勇猛,都去其父报仇的英雄主义情节。

张苞

第三个误解:黄忠参战了?并且阵亡于此战?

并没有!据《三国志》记载:明年卒,追谥刚侯。子叙,早没,无后。可知,黄忠于公元220年去世,即死于夷陵之战前,故而黄忠并没有参战。

第四个误解:吴蜀富池口大战,吴军精锐大败?

翻遍史书,均没有富池口战役的相关记载。演义之所以加此情节,一来为了显示蜀军兵锋之盛,二来为了突出陆逊临危授命之牛。历史上,此战孙权其实早有准备,他干掉关羽后,就已经在为此战做准备了。其一,向蜀示弱,其二,诱敌深入,其三,抓住战机。刘备焉能不败!

黄忠

第五个误解:孙桓被蜀军杀得大败?

演义可把孙桓黑了,历史上孙桓是一员良将,挺有本事的,史书记载:桓仪容端正,器怀聪朗,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权常称为“宗室颜渊”。大白话说就是,又帅又聪明,还能文能武。夷陵之战,孙桓守备夷道这个要塞,蜀军几次三番挑衅,孙桓就是不出战坚守,完美执行了陆逊的军令。其后,孙桓追杀刘备追杀得最起劲,史书记载了一个细节: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忿恚叹曰:“吾昔初至京城,桓尚小儿,而今迫孤乃至此也!”

第六个误解:诸葛亮布置的八阵图吓退了陆逊?

演义记载,陆逊叹曰:孔明真卧龙,吾不能及也!于是,下令班师。历史上并非如此,八阵图并没有这么神乎其神。其实历史上,对于要不要追杀刘备扩大战果,孙权阵营内部讨论过这个大事,两派意见,徐盛、潘璋等人认为要,陆逊、朱然等人认为不要。认为不要的当然是怕曹丕趁机来攻,之后果然来攻了。

潘璋

关于夷陵之战,其实历史上和演义差别还是很多的,文中只是列举了一些典型例子。

关注“小刀文史”头条号后,私信回复“误解”即可知道更多演义与历史的重大区别。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