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党军日薄西山,蒋介石只好退守台湾。然而,蒋介石看不到民心所向,并不甘心自己被打败,因此在离开前还想着搞破坏。
在离开大陆之前,蒋介石专门找来了毛人凤。
毛人凤
毛人凤,国民党保密局局长,是军统局中的重要人物,与李士群、徐恩增、戴笠三人并称为“四大特务”。
见到毛人凤之后,蒋介石当即给他下了一道暗杀令,让他去暗杀三个人。那么,这三个人是谁呢?他们之中谁被毛人凤暗杀了?
第一个暗杀对象:张学良
张学良和蒋介石的矛盾,最主要的事因为1936年的“西安事变”。张学良是东北军的总司令,日军最初就是在通过朝鲜登陆,入侵我国东北三省,然后再由东北三省一路攻到内陆。
因此,张学良十分清楚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另外,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也是因为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最后被日本人暗杀,父亲的惨死,更让张学良意识到日本人的不择手段,以及他们对中国的觊觎。
所以不管是在“东北易帜”之前,还是在“东北易帜”之后,张学良一直想做的就是打击日本侵略者。
事实上,当初张学良选择“东北易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认为加入南京国民政府,有利于抗击日寇。谁曾想,蒋介石一心只想着剿灭共产党,根本就不想和日本人打。
这样一来,就让张学良十分郁闷。恰在此时,张学良了解到共产党一直呼吁统一全国战线进行抗日,于是他便与我党进行联系。在同周总理进行了深入交流之后,张学良更加认识到,原来共产党才是愿意抗日的党派。
尤其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念,张学良十分认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张学良联合杨虎城,一起在1936年发动了“西安事变”,把蒋介石给软禁了起来,以让顽固不化、只想着“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答应抗日。
蒋介石怕死怕得要命,他担心张学良和杨虎城真会杀了自己,因此最终答应了国共合作,联合抗日。蒋介石这个人向来是睚眦必报,现在在张学良手里吃了这么大一个亏,这仇算是结下了。
不过,当时张学良可是著名的爱国将领,如果立马杀了他,肯定会引起社会各界的舆论,这对南京政府而言是不利的。因此,蒋介石并未杀张学良,而是将他软禁了起来。
但是,一天不杀张学良,老蒋心里这口气就憋不下去,所以他一直在找合适的机会想要把张学良给杀了。
1949年,老蒋兵败如山倒,此时的他认为,自己反正也要离开大陆了,什么社会舆论他也不在乎了,可以说已经破罐子破摔了,于是便找来毛人凤,让他去杀了张学良。
但是,毛人凤却并不敢对这样一个,在全国都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爱国将领动手,并且再加上宋美龄与张学良是故交,毛人凤就更不愿意动手了。
而宋美龄在知晓这件事以后,也找到了蒋介石放狠话,表示张学良当初发动“西安事变”为的是国家,如果他蒋介石敢杀了张学良,自己就立马离开。
张学良晚年
就这样,最终张学良并没有被毛人凤暗杀。但“死罪能免,活罪难逃”,此后张学良一直被蒋氏父子软禁,一直到1990年才恢复人身自由。
第二位暗杀对象:宋庆龄
要说这蒋介石胆子也真是够大,竟然还生出了暗杀宋庆龄的心思。众所周知,宋庆龄不仅是宋美龄的姐姐,更是孙中山先生的妻子,是受人尊敬的国母,是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而蒋介石之所以对宋庆龄产生了杀心,最主要是因为两人的政治立场不同。宋庆龄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她自觉把自己的生命,同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宋庆龄女士
从1916年开始,宋庆龄同志便跟着孙中山先生,一同南征北战、讨袁反段、护国护法,用自己的言行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
在五四运动中,宋庆龄还热情地接见了学生代表,鼓舞了青年学生的斗志,有力地支持了爱国学生运动。1918年,宋庆龄还与孙中山一起,对国民党实行了改组,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到了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之后,宋庆龄又用自己坚定的意志,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捍卫新三民主义、贯彻和执行三大政策。
在蒋介石背叛革命、背叛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后,宋庆龄同志根本不愿同流合污,而是同情并积极支持共产党人、有志青、爱国人士的斗争。
并且在得知蒋介石谋杀了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时,宋庆龄还公开发表声讨:“惟有以工农政策为基础的党才能为社会主义打下基础,才能粉碎军阀的势力并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
在后来,宋庆龄还积极地组织和参与反蒋运动,不仅如此,她还保护和营救了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
试想,以蒋介石的性格来说,他能够容忍得了这样一个处处和自己唱反调的人存在吗?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根本是不可能的,即便这个唱反调的人,是宋美龄的姐姐。
要知道,蒋介石当初可是靠着宋美龄的宋家慢慢起势的,他要谋杀宋庆龄,无异于是“恩将仇报”。但蒋介石恨死了宋庆龄,因为宋庆龄的插手,无异于增加了他“剿匪”的难度,由此他的杀心也越来越重。
宋庆龄何尝不知道蒋介石的心思呢?在蒋介石追求宋美龄的时候,她就一直不太喜欢老蒋,因为老蒋太滥情了,明明有家室,却还要来追求自己的小妹,而之后蒋介石的所作所为,也让宋庆龄愈发不喜,也使得她看透了蒋介石的嘴脸。
可以说,宋庆龄已经做好了被蒋介石暗杀的心理准备。而蒋介石也确实付诸了行动,不仅对宋庆龄实施监控,还在1949年找来毛人凤暗杀宋庆龄。
看到暗杀名单中宋庆龄的名字,毛人凤脸都要皱成一团了,宋庆龄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没人不知道,他怎么敢对受人敬重的国母动手啊。为了不执行命令,毛人凤故意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宋美龄。
宋美龄当即和蒋介石大吵一架,并威胁道:“你要是敢杀我二姐,我和我娘家人绝对不会放过你!”就这样,蒋介石取消了暗杀宋庆龄的计划。
第三位暗杀对象:杨虎城
事实上,蒋介石对杨虎城的恨意也是来自于1936年的“西安事变”。当初“西安事变”的发动者,除了张学良,就是杨虎城。
杨虎城和张学良一样,也是一位爱国主义将领,他不愿看到日寇的铁蹄践踏我国的领土,也不愿看到日寇的屠刀砍向中国无辜的百姓,所以在蒋介石实施“攘外必先安内”的时候,他是坚决反对的。
杨虎城
之后,杨虎城更是积极与张学良一起谋划了“西安事变”,促使蒋介石不得不改变政策,与共产党人合作联合抗日。
而杨虎城的结局也是很明显的,他在西安事变之后,便被撤职留任,随后又被迫出国“考察”。好不容易回国,准备参加抗日工作,又被蒋介石诱至南昌囚禁,此后一直被关押了12年。
尽管杨虎城和张学良一样被老蒋给囚禁了,但最后的结果却并不一样。1949年9月6日,国军弃守重庆前夕,蒋介石秘密指派毛人凤暗杀杨虎城。
如果说暗杀张学良和宋庆龄,毛人凤有心理负担,那么暗杀杨虎城就完全没有心理负担了,一是因为杨虎城的名气没有张学良和宋庆龄高,二是因为老蒋那里也没人帮着说情。
毛人凤
接下这个任务之后,毛人凤立马在重庆召开了秘密会议。当时,参加会议的人还有徐远举和周养浩。毛人凤,徐远举,周养浩等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议着如何杀害杨虎城。
有人提出就地解决,但徐远举却极力反对。他觉得就地解决,难免会走漏风声,杨虎城虽被囚禁多年,但还是有些声望的。之后,一群人又商讨了一会儿,最终决定把杨虎城骗到重庆解决。
毕竟重庆当时还算老蒋的地盘,把杨虎城骗回重庆,更有利于毛人凤等人动手和处理之后的事。做出了决定之后,毛人凤便让周养浩,把杨虎城给骗到重庆。
当杨虎城上当了之后,周养浩立马给毛人凤打了紧急电报。收到电报之后,毛人凤立刻安排起来,下令在杨虎城到达重庆的前一天,派交通警察总队一个中队,把松林坡给死死围住,他们要在这里展开一场惨无人道的屠杀。
杨虎城及其家人
很快杨虎城便被周养浩给带到了“目的地”,早已在这里等候多时的刽子手们开始行动了,特务们手持利刃捅向杨虎城、捅向他的家人。
很快,杨虎城一家人,包括他的秘书全都倒在了血泊之中,这些罪恶的刽子手,连两个不足十岁的孩子都不肯放过!
张学良、宋庆龄、杨虎城,蒋介石让毛人凤刺杀的三个人,最后两人得以保全性命,杨虎城不幸被害,这并不是因为蒋介石突然善心大发,而是因为张学良和宋庆龄两人,他无从下手,如果能够谋害了这两人,相信老蒋绝不会犹豫。
其实从这个行为就可以看出,蒋介石最后的失败是有原因的,毕竟,一个小肚鸡肠、肆意残害爱国志士的人,是得不到民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