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教训:放不下的,终是苦;放得下的,才是福

舒山有鹿 2025-04-13 07:10:34

01

佛说,人间有八苦,分别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得不、放不下。

这里边最主要的苦,其实是“放不下”。

如果放得下,那生老病死,就不是事儿。正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人们才会贪生怕死。

如果放得下,就不会在乎分离、怨恨、事与愿违。正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人们才会纠结于分离、怨恨、事与愿违。

明知道放不下,会造成痛苦,为什么人们不主动放下呢?

人性有一个缺陷,只能允许自己得到,而无法允许自己失去。一旦失去,内心就会落空。为了避免内心落空,人们就会放不下。

人生教训:放不下的,终是苦;放得下的,才是福。

02

你所放不下的,是内心深处的欲望。

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人生就像是钟摆,欲望满足了就无聊,欲望无法满足就痛苦。

你希望大富大贵,成为人上人,这就是对于名利的欲望。

如果你的欲望,能够梦想成真,那你就会异常高兴。可如果你的欲望,无法成真,只能事与愿违,那你就会感觉到痛苦。

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对于欲望的执着,对于欲望的放不下。

倘若你放下了对于欲望的执着,随缘随心,顺其自然,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那你基本都可以乐呵乐呵过日子。

你看那些“活得没心没肺”的人,正是因为他们不在乎,所以他们就会过得快乐。

与其成为欲望的奴隶,不如无视欲望,或者成为欲望的主人,避免被它们左右。

03

拥有的越多,放下的时候,越是落差极大。

有一位局长,退休后,整个人就精神恍惚了,没有了以往的意气风发。

老伴不理解:你都有如此之高的退休金了,现在也有房有车有存款,吃喝不愁,为什么你非要钻牛角尖呢?

听了老伴的疑惑,他感慨地说:以往我还是局长的时候,高高在上,别人都奉承我,讨好我。如今我退休了,没有人再奉承我,也没有人再讨好我,我真的无法接受。

正是因为老局长无法接受,所以他退休后,才精神恍惚。

每个人都是如此。之前高高在上,被人奉承讨好。突然有一天,从高高在上,回归到普通人的状态,失去了一切,那他们的内心,就会被巨大的落差,所击垮。

拥有的越少,放下的时候,就越轻松;拥有的越多,放下的时候,就越痛苦。

每个人都只是人间过客,迟早有一天要离开,再怎么放不下,又有什么意义呢?

04

放不下的,终是苦;放得下的,才是福。

人这一生,就是一个“舍得”的过程。有舍弃,就会有得到;有得到,就会有舍弃。

就拿“赚钱”来说,你不可能永远都赚到钱,总有你赚不到钱的时候。

就拿“成功”来说,你不可能永远都取得成功,总有你走向失败的时候。

就拿“顺畅”来说,你不可能永远都顺顺利利,总有你遭遇曲折的时候。

就拿“拥有”来说,你不可能永远都拥有一切,总有你失去一切的时候。

就拿“领先”来说,你不可能永远都领先别人,总有你落后于人的时候。

这就是天道平衡。

就跟春夏秋冬一样,既有春天的萌芽,也有夏天的旺盛,还有秋天的萧瑟,更有冬天的寂灭。

有好有坏,有阴有阳,有得到必然就有失去。

05

写到最后

从“无”到“有”的过程,人们都可以接受。

从“有”到“无”的过程,人们都无法接受。

问题是,前者是非常态,而后者才是常态。也就是说,从“有”到“无”,才是人生的常见风景。至于永远都“有”,这是做不到的。

你看世家大族,总有他们强盛的时候,也总有他们衰败的时候。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就是这个道理。

没必要排斥“无”,也许,坦然接受“无”,我们才能享受眼前的“有”。

毕竟,人生到最后,就是一场空,也就是“无”。结局已然注定,身为凡人的我们,与其排斥,不如接纳一切。真正的强大,其实是允许一切发生。

文/舒山有鹿

2 阅读:28

舒山有鹿

简介:情感作家,励志达人,你有烦恼,我来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