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干细胞移植技术,为治疗肝硬化带来新思路!

细胞界 2020-12-26 17:11:57

干细胞因在特定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并对肝细胞发挥免疫调节、抗炎、抗纤维化、抗氧化应激和抗凋亡 等作用,是细胞替代法治疗肝硬化最具有应用价值的成体干细胞,为肝硬化的干预提供了新的选择。

传统方法干预肝硬化效果欠佳

肝硬化是因多种慢性肝损伤导致的终末阶段。全球每年约有 100 万人衰亡肝硬化副反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传统方法干预终期肝硬化效果欠佳。

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被认为是唯一有效的干预手段,但由于医疗费用高昂、供肝来源短缺、术后副反应多、终身免疫排斥等因素,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能够广泛应用且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

干细胞移植为肝硬化的干预提供了新思路

近年来,基于干细胞移植技术干预终期肝硬化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对此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及临床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由于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分化潜能及自我更新能力极强的细胞,干细胞移植是目前生命科学及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给肝硬化患者带来了希望,打破了肝硬化后肝细胞不可再生的传统理念,为肝硬化的干预提供了新的途径。

干细胞移植能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及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程度

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干细胞移植替代干预终期肝硬化具有显著优势,科学家将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经尾静脉注射至肝纤维化大鼠体内,观察发现,干细胞能够在大鼠肝脏内定植,发挥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及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程度。

同时还能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转化生长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其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的作用,不仅其具有诱导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功能,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产生,达到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后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促进肝星状细胞发生凋亡。

干细胞移植有效干预肝硬化多种机制

而且白细胞介素-10(IL-10)能阻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纤维化的信号通路,减少纤维化进程;还可有效地下调肝星状细胞中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胶原蛋白I(COLα1)的表达,促进肝星状细胞的凋亡,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进程。

研究结果显示,移植组大鼠肝纤维间隔变窄、数量减少,肝小叶结构恢复,肝脏内 I、Ⅲ型胶原蛋白表达、ALT 和 AST 水平低于对照组,且 Alb 较之升高(P<0.05),说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改善肝纤维化和促进肝功能恢复。

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功能,还可以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产生,达到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后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从而促进肝星状细胞发生凋亡;白细胞介素-10(IL-10)能阻断肿瘤坏死因子。

干细胞移植干预肝硬化效果显著

研究还发现,将间充质干细胞经静脉输入至 70 名终期肝硬化患者体内,结果显示移植组终期肝病模型和 Child-Pugh 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还有科学家对 2020年 12月前发表的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干预肝硬化的 RCT 进行荟萃分析,共纳入研究了 395例肝硬化患者,最后得出结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干预可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近年来再生医学的进展,基于干细胞移植干预终期肝硬化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并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果。相信随着技术和理论的逐步成熟,干细胞移植干预终期肝硬化将会更加安全、有效、便捷地展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

3 阅读: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