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可来自骨髓、脐带血、脂肪组织、骨髓等。干细胞因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自我更新、跨胚层多向分化的特点,使其成为近年来干预终期肝硬化研究热点。
传统手段干预肝硬化效果不理想
目前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1亿,是终期肝病患者的主要来源人群。 临床肝移植术是目前公认干预终期肝病的常规手段。
但由于受到供体的限制,且存在潜在风险及移植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费用还比较高昂,因此科学家迫切寻找一种有效的替代疗法。
干细胞移植为干预肝硬化带来新方向
随着干细胞技术飞速发展,干细胞被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其中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炎、糖尿病、终期肝硬化等。干细胞因其具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及多向分化潜能,使得干细胞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成为当前国际上非常受关注领域之一。
干细胞可在特殊微环境中被诱导成为肝前体细胞,且具有一定成体肝细胞功能,如分泌尿素、合成糖原、分泌白蛋白等主要功能。干细胞通过分泌不同水平细胞因子相互影响,表现出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激活肝内干细胞促进其再生,且在体内通过免疫调节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和损伤。
研究表明:干细胞高表达CD13,CD29,CD44,CD54,CD73,CD90,CD105,CD166等,低表达或者不表达CD11b,CD14,CD31,CD34,CD45,CD79a,HLA-DR,且干细胞低或者不表达MHC-I和MHC-II类分子,较少出现移植排斥反应,适合异体移植。
2019年10月南京某医院肝胆外科开展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研究,通过干细胞移植干预后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如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血氨等下降明显,凝血酶原活动度、清蛋白则逐渐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干细胞由于具有来源广泛、增殖能力强、分化潜能广泛、分化稳定等诸多优势,相信其在未来干细胞移植治疗及其他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将为广大肝硬化患者带来新希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你分享、点赞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