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打破阶层的冰与火——论普通人重构秩序的可能性

复关啊 2025-02-07 10:32:06

《哪吒2》在今年春节扔下一块大石头,砸出60亿票房的水花,搅动了一池春水,让每个看完电影的人都开始想着自己到底是谁,日子该怎么过下去,人生到底该往哪走。

玉虚宫那帮子神仙把自己装扮成救世主,号称只要考上他们这个编制就能当神仙,可实际上不过是在用这种糖衣炮弹把有本事的人都骗进笼子里,最后全变成炼丹的材料,这种把戏跟现在那些打着各种幌子圈钱的项目如出一辙。

那些所谓的上升通道,比如考编制考公务员,其实就是一种障眼法,表面上看谁都能参与竞争,但实际上早就被各种隐形门槛和潜规则给堵死了,就像敖丙想通过讨好玉虚宫来翻身一样,最后不过是自欺欺人。

申公豹这个角色简直就是现实版的悲剧,一辈子就想着怎么往上爬,结果到头来发现自己不过是人家手里的一颗棋子,这种命运在当下社会比比皆是,特别是那些拼死拼活想要改变命运的底层人。

哪吒身上那个魔丸的标签就跟现在社会给人贴的各种标签一样,什么农村人啊、打工人啊,一旦被贴上就像个烙印似的,想摘都摘不掉,最后只能认命。

玉虚宫搞的那个捉妖令,说白了就是制定规则的人在明抢,就像现在有些公司用各种名目克扣员工工资一样,打着合法的旗号干着抢劫的勾当。

李靖按下穿心咒的那一幕真是看得人心里发凉,明明自己也是受害者,却还要帮着压迫别人,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太常见了,就像有些中层领导明明自己也是打工的,却总是站在老板那边。

哪吒和敖丙最后能走到一起,说明只有不同阶层的人团结起来,才能真正改变些什么,就像现在的职工维权,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跟资本谈条件。

殷夫人对哪吒的那种支持,让人想到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不理解,总觉得听话就是好,其实有时候反抗也是一种成长。

哪吒说自己是魔丸又怎么样,这种态度才是真正的自我认同,不是被别人定义,而是自己给自己下定义,这才是真正的觉醒。

传统文化在电影里被重新诠释,比如龙宫那些赛博朋克的设计,还有各种方言的运用,都在说明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讲述故事。

当代年轻人其实跟哪吒一样,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有的选择躺平,有的选择反抗,但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现状的不满。

整部电影最后想说的可能就是,每个人都得找到自己的路,别人给你设计好的道路不一定适合你,有时候走偏门也未必是坏事。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一样,就像哪吒和敖丙,一个是天生反骨,一个是被迫觉醒,但最后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现在的年轻人面临的压力其实比电影里还要大,房价、工作、结婚,每一样都像座大山,但关键是不能被这些条条框框给限制住了。

文章最后想说的是,无论你现在过得怎么样,都别把自己框死了,人生路长着呢,说不定哪天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0 阅读:0

复关啊

简介:复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