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平城之战:王衍指挥失误,十几万晋军覆没

敏敏聊汽车 2023-11-17 10:14:46

311年,十几万晋军覆没,太尉王衍:“都是清谈惹的祸,但凡有点担当,我们也不会死。”当晚,王衍以及36位诸侯,被墙壁压死,西晋灭亡已定。

宁平城之战惨败,王衍被俘虏,石勒设宴款待:“太尉,可否说一说,你们是如何沦落到今天,晋朝为何衰败。”

王衍“知无不言”,悲伤地说:“贾后乱政,八王相互攻杀,这是晋朝内讧,天命已定,乾坤转移。”

石勒笑了笑:“值此国难之际,为何没有匡扶大厦的名臣、良将呢?人们都去哪里了?”

王衍:“乱世之中,我本来不想当官,却不幸卷入漩涡。如今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急需一位英明君王坐镇,将军可以考虑一下,自立为帝。”

石勒大怒:“你食俸禄那么久,位居太尉、仆射,却没有尽到臣子的责任。晋朝之所以灭亡,都是因为你们不作为,总想明哲保身,还想劝我称帝。”

石勒让人把王衍押出去,但不忍心看到晋朝大臣“流血”,便对部将说:“不要让我看到血迹,让他们体面死去吧。”当晚,王衍以及36位司马氏王爷,还有数百名大臣,都被墙壁压死。

临死之前,王衍哀叹,对着晋朝大臣说:“石勒没有说错,我们但凡不清谈,有点责任感,也不至于走到今天。”

石勒、王衍的对话,道出了晋朝的悲哀,以及灭亡的原因:“社会流行清谈,士族只考虑自己家族利益,对国家大事不上心,他们明哲保身,终究付出代价。”

清淡,也就是老庄学说,好“虚”,畅谈名教与自然,却没啥真本事,也不去解决现实问题。魏晋流行清谈,与司马家族夺权有关,何晏、王弼等为了自保,便这么做。

王衍,琅琊王氏首领,社会地位很高,对清谈到了“痴迷”地步。面对西晋时期的权力博弈,王衍为了保存家族,可以毫无底线,甚至没有“臣子”的模样。

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逝,贾南风专权,与太子司马遹关系很差。王衍有两个女儿,分别嫁给贾南风侄子贾谧、太子司马遹,两边都投资。

贾南风设计谋害太子,众所周知。王衍作为朝廷大臣,非但不保护“储君”,或者劝谏贾后,还让女儿与司马遹“离婚”,与太子脱离关系,毫无担当。

司马遹被杀,“八王之乱”再起,赵王司马伦攻杀贾后,捉拿王衍:“太子被人陷害,你为何不站出来,这是大臣的风范吗?”将其关押。

301年,司马伦称帝,为了拉拢琅琊王氏,希望王衍出来当官。王衍看到各地“勤王”军力量强大,又担心被司马伦杀害,便装疯卖傻,杀了奴婢,远离朝廷。

司马伦战败,惠帝司马衷恢复皇位,成都王司马颖辅政,王衍又出来做官。司马颖大权独揽,引起诸侯愤怒,王衍再次见风使舵,倒向东海王司马越,最终将晋朝推向深渊。

司马越作为“八王之乱”的最后赢家,但地位不稳定,因为司马越与司马炎的血缘关系太疏远。司马越是司马懿弟弟的孙子,属于皇室远支,他底气不足。

司马越想要稳住朝政,就必须依靠王衍,借助琅琊王氏的力量,将关东士族集合到自己的阵营。王衍为了让家族生存,也需要在朝廷寻找靠山,“王与马,共天下”出现了雏形。

司马越、王衍合作时,晋朝江山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大厦将倾。此时,各地起义频繁,北方的匈奴刘渊、羯族石勒崛起,他们不断攻打洛阳,经过八王之乱的晋朝,压根无法抵挡。

至此危难之际,作为太尉、仆射的王衍,又是如何应对呢?答案是:王衍安排弟弟王澄镇守荆州、王敦镇守青州,又让王导带着司马睿去江南,保存家族势力。

王衍看来,自己镇守洛阳,家族子弟在荆州、青州、江南可以作为外援。一旦事情有变,王氏家族也能有一块落脚点,继续生存下来。

大敌当前,王衍没有整合力量抵御敌人,而是想办法保全家族,遭到人们鄙视与不屑。接下来的宁平城之战,王衍的操作,最终把晋朝推向灾难深渊。

311年,司马越率十余万大军讨伐石勒,朝廷大臣几乎都跟着去。司马越此举不是为了跟石勒决斗,而是躲避朝廷斗争,顺便在“东海国”立足,遥控洛阳。

进军途中,司马越病逝,大家推举王衍为主帅,王衍却下坏了:“我本来就不想当官,如今到了这地步,怎能让我独自承担责任呢?”

王衍不想承担责任,但毕竟是太尉,是主管军事的长官,如今司马越死了,他只能硬着头皮去带兵。可惜,王衍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带兵回洛阳,而是朝着东海国方向撤退,结果被石勒追上,十余万兵马覆没。

司马越的十余万兵马,是西晋的最后家底,如果能回到洛阳,也许就不会有“永嘉之乱”。宁平城之战惨败,晋军覆没,文武大臣、诸侯王都被一锅端,西晋灭亡已定。

但是,王衍并未完全失败,因为王导带着司马睿渡江,在江南站稳脚跟,这是东晋立国的基础。东晋建立后,王敦、王导实际掌权,此为“王与马,共天下”。

参考书目:《晋书》

0 阅读:1

敏敏聊汽车

简介:专注汽车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