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与高通也打口水战?

爱玩的蛋哥 2024-12-18 12:08:10

在纽约市举办的巴克莱 AI 活动上,英特尔临时联席 CEO 米歇尔・霍特豪斯主动挑起了与高通的口水战。她声称如果去了解 Arm PC 的退货率,向渠道商打听就会知道,这些设备的退货率太高了,因为用户在开始设置启用笔记本时,会发现很多预想能运行的东西并不能正常运行。虽然霍特豪斯没有直接点名高通,但目前在 Arm 架构的笔记本处理器方面,高通可以说是唯一的主要参与者,所以她这番贬损 Arm PC 的言论,实则就是在针对高通。她暗指高通处理器的笔记本退货率太高,实际上也是在表达高通没有做好生态,Arm PC 的软件兼容性太差这一观点,言语之间对高通的产品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屑。

面对英特尔方面的公然挑衅和贬损,高通发言人很快做出了回应,称其笔记本设备的消费者评价一直都超过 4 星,并且产品还得到了 Fast Company、TechRadar 以及诸多媒体的奖项认可,强调设备的退货率处于行业正常水平。就拿亚马逊和百思买这两大电子产品零售平台来说,选择支持 Copilot+(目前这是高通独享功能)的笔记本,能够看到采用高通骁龙 X 处理器的 PC,像微软 Surface、华硕 Vivobook 以及联想 Thinkpad 16、三星 Galaxy AI Book 4 Edge 等产品,它们的评价的确普遍在 4 星以上。

不过,评价和退货率之间并没有直接关联,毕竟可能存在部分消费者退货后没有及时给出差评的情况,至于高通笔记本真实的退货率究竟是多少,恐怕只有渠道平台才清楚了,而出于维护合作关系等因素考虑,这些大渠道也不太可能站出来明确肯定或者否认英特尔的说法。

英特尔近年来高层变动颇为频繁,这也凸显出其内部的不稳定以及未来战略方向的不明朗。此前,英特尔董事会解职了上任不到四年的前任 CEO 基辛格。虽说官方给出的理由是 63 岁的基辛格主动退休,但诸多迹象表明,实则是董事会对基辛格的扭转计划彻底失去了信心,不然也不会在还没选定接班人的情况下就突然进行换帅。

基辛格离开后,英特尔董事会安排 CFO 辛斯纳和产品负责人霍特豪斯共同出任临时 CEO,同时,霍特豪斯还被任命为新创建的职位英特尔产品 CEO,这也是她会参加英特尔 AI 活动,并贬损高通芯片笔记本的缘由之一。而未来英特尔将如何调整,是否还会坚持代工业务等,依旧是未知数,恐怕要等待董事会选出下一任 CEO 才能见分晓。临时 CEO 辛斯纳也曾表示,英特尔会对分拆持开放态度,会继续将英特尔代工业务分拆成一家独资子公司,可这一切都还处于待定状态呀。

从业绩方面来看,英特尔当下的处境着实令人担忧。其股价在今年以来暴跌了近六成,如今市值甚至还不到 900 亿美元,早已被诸多芯片同行远远超越,还因此被踢出了道琼斯指数成分股,市值连老对手 AMD 的一半都不到。

回顾过往,基辛格上任不到四年时间,却并没有改变英特尔在核心业务方面的困境,2023 年营收相较于他上任之前的 2020 年锐减了 30%。基辛格曾提出 IDM 2.0 这一扭转战略,为此投入了千亿美元在全球各地兴建芯片代工厂,然而到目前为止,该战略还没有带来实质营收,并且每年还需要继续投入 200 亿美元,才有可能在未来一两年看到成效。

英特尔公布的财报数据也不容乐观。2024 年第二季度营收为 128.3 亿美元,同比下降 1%,不及市场预期的 129.5 亿美元。非 GAAP 口径下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为 0.02 美元,同比暴跌 85%,大幅低于分析师预期的 0.1 美元。而且英特尔还宣布将裁员超过 15%,裁员人数高达 1.5 万人,并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暂停派息,这可是英特尔 32 年来首次暂停派息。

综合股价、营收、裁员、暂停派息等多方面情况来看,英特尔在业务经营上正面临着重重困境,后续如何破局是摆在英特尔面前的一道难题。

早在 2016 年,高通就与 PC 产业巨头微软达成合作,成为微软 Windows 产品 ARM 架构的独家供应商,为基于 ARM 架构打造的 PC 芯片能够运行 Windows 操作系统奠定基础,也为骁龙 PC 计算平台建立完整的生态体系迈出了关键一步。2017 年,高通将骁龙 835 带到了笔记本平台,主打低功耗和 4G 网络,不过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此后,高通的骁龙笔记本计算平台不断进化,先后推出了多款产品,技术越发先进,功能也越来越出色,得到了众多厂商的认可,惠普、联想、宏碁、华为、三星、微软等都推出过搭载其计算平台的骁龙移动 PC。到了 2023 年的骁龙技术峰会上,高通推出了专为移动 PC 打造的骁龙 X Elite 计算平台,这款产品代表着高通在 PC 领域的又一次战略升级,凸显其在高端消费级 PC 市场的雄心与创新,并与苹果、Intel、AMD 等厂商展开更激烈的竞争。

骁龙 X Elite 有着亮眼的性能表现,它采用台积电 4nm 工艺,CPU 方面搭载高通自研的 Oryon 架构,有着 12 个高性能核心,最高主频可达 3.8GHz,双核加速技术可将两个核心频率提升到 4.3GHz。GPU 方面集成了 Adreno GPU,算力达到 4.6 TFLOPS,还拥有 AI 算力高达 45TOPS 的 Hexagon NPU,相比目前的移动端 CPU 有着明显优势,带来更强的 AI 性能。并且在实际测试中,即使是低频版的骁龙 X Elite,在性能上也有着超乎预期的表现,比如在 CPU 的 Geekbench6 测试中,单核表现快要追上苹果 M2,多核表现更是比苹果刚发布的 M4 三大核版本还要强一点;在 GPU 的 3D Mark Wild Life Extreme 测试中的成绩对比 AMD 的锐龙 7840S 和英特尔的酷睿 Ultra7 155H 也优势明显,接近苹果 M2。

从市场数据来看,截止 2024 年第三季度末,高通骁龙 X 系列笔记本的累计销量仅为 72 万台,在全球 PC 市场上的份额仅有 0.8%,平均每卖出 125 台笔记本,才只有一台是骁龙系列的。一方面,价格因素影响较大,搭载高通芯片的 AI PC 售价大多落在 1000 美元之上,在低价市场缺乏竞争力,而高价又让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也是更为关键的,就是生态兼容性问题,Windows 11 操作系统对于 ARM 生态的建设进度较慢,导致高通骁龙 X Elite 需要运行转译后的 x86 应用,运行效率并不是特别理想,这使得消费者在使用中可能会遇到软件不兼容等情况,影响了整体的用户体验,也限制了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近期,市场传言高通有意收购英特尔的芯片设计部门,这一消息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高通市值约为 1882 亿美元,英特尔的市值超过 933 亿美元,高通的市值近乎英特尔的两倍,从资本实力角度来看,似乎具备收购的可能性。

如果这笔交易能够敲定,那将会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技术并购交易之一,对于高通来说,英特尔的芯片设计业务涵盖了服务器处理器、个人电脑以及其他各类计算设备的核心技术,收购后不仅能够丰富高通自身的产品线,加强其在计算领域的布局,还能使其在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市场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尤其是在 AI 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有望取得更大突破,整合资源后推出更多适用于 AI 计算的高效芯片,提升用户体验、降低能耗,并加快市场反应速度。

首先就是反垄断审查问题,高通和英特尔都是芯片行业的重要巨头,两者的合并将缔造一个在智能手机、PC 和服务器市场占据显著地位的庞然大物,势必会对市场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在全球范围内都将面临严格的反垄断审查,无论是美国本土还是欧洲、亚洲各国的反垄断部门大概率都会介入,高通将不得不面临时间漫长、程序复杂的监管审查。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需要考量,比如英特尔的代工业务仍在亏损,可能难以扭转局面或出售,而高通若收购英特尔,还需要有效整合两大公司的文化与技术,这也是决定收购成败的关键所在。同时,高通目前只拥有大约 77.7 亿美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若要完成这笔交易,预计将主要通过股票进行融资,这又可能会严重稀释高通投资者的持股,引发投资者的担忧。分析师也指出,高通缺乏必要的经验来推动英特尔新兴的代工业务发展。总之,出于对诸多因素的顾虑,尽管有这样的收购意向传言,但这笔收购计划要想真正落地实施难度极大,不过这一传言也侧面反映出高通对处理器市场份额的强烈渴望。

0 阅读: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