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儿子在学校被捅12刀,父亲在殡仪馆守半年,终于等到判死刑!

南柯归海 2025-01-06 20:58:49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述于文章结尾,请理性阅读。

【前言】

校园本是孩子们学习知识、追逐梦想的地方,然而2018年,一名年仅9岁的男孩在学校内被同学的家长残忍杀害。

行凶者在庭审中出示了精神病诊断报告,试图为自己开脱责任。

受害者的父亲叶万焕,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选择在殡仪馆陪伴儿子的遗体整整半年,拒绝任何赔偿,坚持通过法律为儿子讨回公道。

为什么一场儿童间的普通矛盾,会演变为惨绝人寰的悲剧?案件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校园惨案的发生

2018年9月21日,一个普通的下午,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的某小学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惨案。

37岁的林建厦手持刀具,闯入女儿所在的学校,将她的同班同学叶星骗至厕所后残忍杀害。

悲剧的源头仅仅是孩子之间的一场普通矛盾,案发两天前,9岁的叶星和同学林云在英语课上因小事发生冲突。

林云受到了轻微的碰撞,但回家后,她的父亲林建厦却无法平息心中的不满。

他多次联系叶星的父母,要求叶星必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自己的女儿道歉。

学校考虑到这件事只是两个小孩子之间的轻微摩擦,出于保护孩子自尊心的考虑,仅让叶星在私下向林云道歉,没能满足林建厦的要求。

案发当天,林建厦将两把刀具藏在身上,步行来到女儿所在的学校。

他以找叶星“谈事情”为由,将叶星骗至三楼的男厕,随后他掏出刀具,朝毫无防备的叶星猛刺。

叶星的颈部、背部等要害部位被刺中12刀,鲜血染红了地面,尽管现场有目击者及时报警,救护人员迅速赶到,但叶星因双肺破裂、大量失血,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林建厦在行凶后并未逃离现场,而是冷静地拨打110报警,他对着电话说:“我在某某小学杀了人,杀了一个孩子。”

随后警方赶到现场,将其当场逮捕,面对民警的质询,林建厦声称“人是另一个我杀的”,试图以精神疾病为由推脱责任。

叶星的父母在得知这一噩耗后几近崩溃,叶星的父亲叶万焕,原本是一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

他从未想过自己平时那个乖巧懂事的儿子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人世。

在事发当天,他从医生口中得知,叶星身中12刀,刀刀致命,失去孩子的痛苦令叶万焕彻底倒下,但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决定通过法律为儿子讨回公道。

父亲的坚守

案件发生后,叶星的父亲叶万焕彻无法接受,年仅9岁的儿子因为一次普通的同学间矛盾而惨遭杀害。

面对丧子之痛,叶万焕毅然决定用法律手段讨回公道,为儿子争取一个公正的结局。

他做出的第一个决定是守在殡仪馆,儿子去世当天,叶万焕将叶星的遗体送至殡仪馆后便搬了进去。

他放下了事业,也几乎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决心陪伴儿子的遗体直到法院的最终判决。

他用四张凳子拼成了一张简易床,晚上裹着一条薄毛毯,在冰冷的冬夜里睡觉,即使冻醒也不愿打开空调,生怕影响到儿子的遗体。

那些日子里,他的生活几乎与外界隔绝,仅靠几箱泡面充饥,每隔几天才回家洗一次澡。

半年时间里,这位意气风发的企业家变成了一个胡子拉碴、满脸沧桑的“流浪汉”。

在殡仪馆的每一天,他都要面对儿子的遗像立下誓言,他拒绝学校和凶手家属提出的任何赔偿,也不接受道歉。

他唯一的目标就是通过法律手段惩治凶手,还儿子一个清白,期间,家人、朋友以及殡仪馆工作人员多次劝他回家,他都坚持留在殡仪馆。

叶万焕的坚持和行动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案件被媒体曝光后,社交媒体上许多人表达了对叶万焕的支持,称他的行为不仅是在为儿子争取公道,也是在捍卫法律的尊严。

然而部分声音将矛头指向受害者叶星,质疑他是否因“校园霸凌”引发此事,甚至有一些恶意言论指责叶万焕没有好好教育儿子。

最令他崩溃的一次是,他在殡仪馆灵堂外听到有人大声议论,说他的儿子在学校“欺负同学,死有余辜”。

愤怒的他冲进人群理论,甚至闹到了派出所,尽管叶万焕多次澄清叶星是个乖巧的孩子,但恶意的流言仍然像潮水般蔓延。

后来,一审判决书明确指出,叶星与林云之间仅是普通的同学间小摩擦,根本不存在“校园霸凌”的情况,这才让谣言逐渐平息。

而案件进入法律程序后,关于凶手林建厦的刑事责任能力成为庭审的焦点。

法律审判

2019年2月25日,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

法庭上,控辩双方围绕林建厦作案时的精神状态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林建厦的辩护律师提交了一份精神分裂症诊断报告,试图以此为依据,主张林建厦在作案时不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要求从轻或减轻处罚。

然而公诉机关出示了两份权威的司法鉴定报告,确认林建厦在案发时虽然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处于缓解期,思维清晰,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庭审中,林建厦的报警录音被作为重要证据公开播放,在录音中,他用冷静的语气向警方描述自己刚刚杀害了一名孩子的事实。

最终,法院认定林建厦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其犯罪情节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

2019年3月1日,温州市中院依法判处林建厦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多数人对判决表示支持,认为这是对受害者家庭最公正的回应。

此外叶星案中,学生间的小摩擦本可以通过更妥善的方式解决,然而教师在处理时,或因担心当众批评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未能完全满足家长的要求。

为此,不少学校引入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希望通过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家校之间的联动机制也因此得到了强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与教师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除了学校内部的反思,社会也开始更加重视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角色。

相比于耐心沟通、合理引导,一些家长选择了用激烈甚至极端的方式介入孩子的矛盾,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从法律到教育,从家庭到社会,叶星案的发生为各方敲响了警钟,法律的正义最终得到伸张,但孩子的生命却再也无法挽回。

叶星案的发生并非个例,在近年来的校园及未成年人暴力事件中,我们不时能看到类似的悲剧反复上演。

2019年,江西某小学一名男孩因争抢玩具与同学发生矛盾,事后被对方家长直接殴打致伤。

家长的行为不仅没能妥善化解孩子间的矛盾,反而使冲突升级,最终导致自己承担法律责任。

2021年,湖南某地发生了一起更为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一名学生因琐事与同学发生纠纷,被对方用利器刺伤,导致终身残疾。

这些事件中,受害者的痛苦显而易见,但加害者家庭所承受的后果同样惨重。

江西案件中,施暴家长不仅需要为受害者支付高昂的医药费,还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判刑。

而湖南案件的施暴学生,年纪轻轻便因故意伤害被送入矫正中心,前途尽毁。

结语

很多时候,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关注点更多集中在事后的补救,却忽略了矛盾发生前的预防和情绪管理。

悲剧不断发生,说明从法律到教育,从家庭到社会,这些层面都需要反思与行动。

通过法律的公正、学校的责任、家长的陪伴以及社会的关注,我们才能为孩子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成长环境。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源头上消除矛盾升级的隐患,才能让孩子们在更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如果你喜欢我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END

参考资料

深圳网警在2019年3月4日《死刑!温州瑞安家长杀害女儿同学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死刑》的报道

新京报在2019年10月9日《瑞安男童遇害案二审开庭,失子父亲守灵半年至今未上班》的报道

0 阅读:0

南柯归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