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左星月
编辑 | 王亚静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7月1日,乔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乔锋智能”)在深交所创业板开始网上申购。
乔锋智能是一家专业从事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此次IPO,公司的发行价格为26.5元/股,回拨后本次网上发行中签率约为0.03%。
作为一家主营数控机床的企业,面对核心零部件“卡脖子”的问题,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却并不具备优势。
此外,在蒋修华、王海燕夫妇的带领下,2023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双降。在此情况下,公司不得不降价销售,毛利率也随之走低。可见,上市后的乔锋智能还有“硬仗”要打。
1、“夫妻店”闯A股,募集资金缩水4成乔锋智能的前身乔锋有限成立于2009年,由蒋修华、王海燕夫妇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仅有3万元。其中,蒋修华出资1.8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0%;王海燕出资1.2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0%。
(图 / 乔锋智能招股书)
2019年,乔锋智能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蒋修华和王海燕分别直接持有乔锋智能53%和35.33%的股份,二人合计控制乔锋智能88.33%的股份表决权。
此外,蒋修华分别通过南京乔融和南京乔泽间接持有公司0.04%和0.04%的股份;王海燕通过南京乔融和南京乔泽分别间接持有公司0.78%和0.71%的股份。
(图 / 乔锋智能招股书)
蒋修华和王海燕夫妇持股集中,对乔锋智能有绝对掌控权。而「子弹财经」注意到,实控人的多名亲属也在公司任职。
乔锋智能在问询函回复中披露,蒋修华的姐姐蒋旭在乔锋智能任供应链总监,持有公司0.28%的股份;蒋旭配偶杨自稳任董事、营销总监,持有0.39%的股份。蒋旭和杨自稳均在公司经营决策中发挥作用。
蒋修华另一个姐姐蒋修玲持股0.28%,任行政专员,其配偶江世干持股0.11%,出任乔锋智能子公司东莞钜辉监事、管理部经理。
(图 / 乔锋智能问询函回复)
虽然乔锋智能表示,公司实际控制人近亲属通过间接持有乔锋智能的股份无法对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施加重大影响,但乔锋智能实控人一股独大的现状也不容忽视。
乔锋智能上市后,蒋修华和王海燕夫妇以及家族成员的身家也会水涨船高。
乔锋智能披露的创业板上市发行公告显示,公司发行价格为26.5元/股,发行股份数量为3019万股,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不安排老股转让。发行股份占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5%,公开发行后公司总股本为1.21亿股。
(图 / 乔锋智能公告)
按照发行后总股本和发行价格来计算,乔锋智能的估值达到32亿元。从3万元起家,到如今估值32亿元,乔锋智能实现了跨越。
只是,「子弹财经」注意到,乔锋智能此次上市的募资金额却大大缩水。
乔锋智能2022年6月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此次IPO计划募集资金13.55亿元用于数控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图 / 乔锋智能招股书(2022年6月版))
然而,按照发行价格26.5元/股来计算,公司预计募集资金总额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仅有7.1亿元,募集资金总额较预计募集的13.55亿元缩水约4成。
(图 / 乔锋智能创业板上市发行公告)
募资大缩水的乔锋智能,上市之后是否能够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子弹财经」将持续关注。
2、以价换量,毛利率下行乔锋智能是一家专业从事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深耕机床行业多年,一直致力于研制国产现代化“工业母机”。
公司现有产品包括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等品类八十多种中高档机型,产品广泛应用于通用设备、消费电子、汽摩配件、模具、工程机械、军工、能源、医疗器械、航空航天、5G通讯等行业。
2021年-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期”),乔锋智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10亿元、15.48亿元和14.54亿元,同比增长70.78%、18.20%和-6.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1亿元、1.91亿元和1.69亿元,同比增长86.17%、-17.65%和-11.24%。
(图 / Wind(单位:亿元))
可见,近年来,乔锋智能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都呈现下滑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同行业可比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幅度平均值分别为59.79%、3.12%和0.81%。2023年,公司的营收增速表现远不及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图 / 乔锋智能招股书)
不仅如此,公司毛利率也在逐年走低。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4.89%、29.04%和28.99%,呈现下滑趋势。
事实上,乔锋智能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2022年,公司机床收入占我国金属切削机床市场份额的比例约为1.23%,与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公司营收规模排名第6名。
(图 / 乔锋智能问询函回复)
可见,乔锋智能在市场上并没有绝对优势,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乔锋智能不得不采用降价销售的方法。
具体到产品来看,立式加工中心是公司的核心产品,报告期内,这一产品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2.95%、78.55%和79.96%,占比在八成左右。
(图 / 乔锋智能招股书)
然而,乔锋智能的核心产品却一直在降价。报告期内,立式加工中心平均单价分别为22.06万元、21.23万元和19.85万元,报告期内下滑了10个百分点。
(图 / 乔锋智能招股书)
核心产品的售价下降,也拉低了公司整体毛利率。乔锋智能在招股书中表示,2022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公司为适应中小客户的降本需求以及出于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目标,并综合考虑到当年公司产能有较大幅度提升,且备货充足,主要竞争对手定价亦略有下调等多重因素,公司立式加工中心的销售定价有所下调,毛利率亦同比下降。
乔锋智能称,若未来宏观经济的增速继续放缓、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不排除通过实施适当的调价策略加快市场推广,届时公司的毛利率存在进一步下滑的可能。
3、核心零部件靠外企,研发人员薪酬远低于同行机床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公司技术实力要求较高,持续投入技术研发是公司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招股书显示,此次上市募资,乔锋智能的目的之一是强化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提高核心部件自研自产比例,并提升市场占有率。
但事实上,上市前,乔锋智能的研发费用率和同行公司相比并不突出。
报告期内,乔锋智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466.91万元、5634.15万元和6341.97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1%、3.64%和4.36%。
同期,同行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4.44%、3.79%和4.36%。在2021年和2022年,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低于同行公司。直到2023年,乔锋智能刚刚追上行业平均水平。
(图 / 乔锋智能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乔锋智能不仅在研发费用率上不具备优势,且研发人员薪酬也在“掉队”。
报告期内,乔锋智能每名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分别为16.63万元、15.91万元和15.90万元,同行可比公司每名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分别为22.12万元、24.45万元和26.95万元,远高于乔锋智能。
(图 / 乔锋智能问询函回复)
不仅如此,同行公司的薪酬水平在连年增长趋势,但乔锋智能的研发人员薪酬却在下滑。
作为一家想要强化技术创新的公司,没有足够丰厚的报酬来吸引、留住研发人员,且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能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出现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情况,将对公司的技术研发带来不利影响。
不过,乔锋智能在销售费用上并不含糊。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8714.97万元、1.13亿元和1.10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5%、7.30%和7.54%。
同期,同行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5.37%、5.52%和5.93%,均低于乔锋智能。
(图 / 乔锋智能招股书)
不仅如此,报告期内,乔锋智能销售人员平均薪酬分别为22.36万元、21.22万元和19.35万元,远高于研发人员平均薪酬。
(图 / 乔锋智能招股书)
不舍得在研发上“花钱”的乔锋智能,在核心零部件上十分依赖外部供应商。
招股书显示,目前国内各核心部件技术距离国际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公司核心部件如数控系统、丝杆、线轨主要采购发那科、三菱、西门子、THK等日本和德国品牌。
此外,公司的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较低,对国际品牌部件依存度较高,特别是高档数控机床配套的数控系统基本为发那科、西门子等境外厂商所垄断。
因此,一旦国外零部件厂商与乔锋智能的合作破裂,将会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只能说,乔锋智能在研发费用率不敌同行的情况下,还需在上市后持续发力。
*文中题图来自:乔锋智能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