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蚁地栖龙是一种部分四足的披甲地栖食虫arbrosaur(枝丛树栖龙),其外形类似于穿山甲或和大犰狳,产自亚马逊雨林。
食蚁地栖龙是一个重新演化的有趣例子,即一些特征在演化过程中消失后又再次重现。它的身体上覆盖着鳞片,但这并不是它2亿年前的祖先那种爬行类鳞片。在祖龙类演化成原始的虚骨龙类时,鳞片这一特征被保留了下来。然后,随着原始的虚骨龙发展并演化成枝丛树栖龙,它的许多鳞片被保暖用的羽毛所取代。
食蚁地栖龙是从一种已经回归地面生活的枝丛树栖龙演化而来的,它重新演化出了一种由大量毛融合而成的鳞状盔甲。其祖先的地栖习性随着蚂蚁的繁衍而发展,并在渐新世变得普遍。随着蚂蚁的演化,食蚁动物们的适应性特征也随之演化。比如在食蚁地栖龙的身上,典型的长满牙的下巴已经被管状长吻取代,里面有一条长而黏的舌头,可以伸出比头部还要长的长度。它会把吻伸到蚂蚁洞里,用舌头上的粘液蚂蚁把粘出来。其前肢的中爪已经演化成一个强状的钩爪,可以挖开蚂蚁的巢穴,暴露出里面的隧道和洞穴。鼻孔则长在靠近脸的远处,还可以闭起来防止蚂蚁的叮咬。
食蚁地栖龙有一条可以伸进蚂蚁巢的长而黏的舌头(a)。它身体上厚重的鳞甲并不是为了防蚂蚁,而是用来抵御生活在热带丛林地面上的食肉爬行动物。食蚁地栖龙行动缓慢,且不能像它的近亲那样爬到树上避难。所以当它受到威胁时,就会卷起桨状的尾巴(b),以保护它柔软的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