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天,G20外长会议在南非召开,王委员参会之余,和各国外长进行了密集的会晤。
恰好,我们的万吨大驱正好在南太平洋澳洲家门口散步,顺便搞点军演啥的,因此,和澳洲外长的会晤就显得很有意思。
当然,必须先说明一下,主要是前阵子澳洲的军机不远万里跑到南海我方领海领空“致敬”(被我方驱离),鉴于澳方发出了“盛情”邀请,我们岂有不主动赴约之理?
于是,我们来了,而且,我们发现澳洲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岛,为了让更多的澳洲民众感受到我们的热情,特地环澳一周游。
在这个前提下,王委员和澳洲的外长黄英贤会面了。
01
会面上,王委员给澳方立了2个规矩。
第一条规矩:湾湾问题,红线中的红线,谁碰这个问题,相当于同时踩了中国外交的红线、高压线和地雷线。
为什么对澳大利亚提这点呢,主要是澳洲作为老美的小跟班,尤其是作为“五眼联盟”成员,过去没少跟着美国在南海、台海问题上蹦跶。
王委员这一招,既是提醒,也是警告:想合作?先摆正立场!
此时,055大驱正在塔斯曼海进行实弹演习,澳洲政客和媒体都炸锅了,不过该出面发表看法的国防部还是硬着头皮说了句"符合国际法"。
就是,没事,没事,中方的做法很合规,很专业,大家不要惊慌,镇定,镇定。
作为一个职业政客,澳洲外长几乎把“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条件反射般脱口而出,毕竟中国是澳洲铁矿、红酒、龙虾的“金主爸爸”,得罪不起。
但下一句就露馅了:“在符合各自国家利益的领域加强合作”。翻译过来就是:“合作可以,但得按我的规矩来!”
这也是一种"外交太极",既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又偷偷塞进"在符合各自国家利益领域合作"的私货。
第二条规矩:中国多边主义vs美国丛林法则
王毅在讲这个规矩的时候直指美国:反对开历史倒车,抵制丛林法则!
这话说得文雅,翻译过来就是:特朗普那套"美国优先"的流氓逻辑该结束了了!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大搞关税战、单边制裁,活脱脱一副“谁拳头硬谁说了算”的流氓做派。
而澳大利亚呢?经济上依赖中国(2021年双边贸易额2312亿美元),安全上又抱紧美国大腿,活像个“精分患者”。
王毅第二条规矩,就是要澳洲想清楚:是跟着美国当“打手”,还是和中国一起维护全球贸易秩序?
澳方的回应却玩起了文字游戏,他们啊,既要当"国际法治好学生",又舍不得退出美国组建的"学霸小团体"。
02
当年澳大利亚莫里森政府时期吗,他们的对华政策狂的有点让人觉得他们得了失心疯。
跟着美国在南海搞"自由航行",结果自家煤炭堆在港口长蘑菇。
炒作口罩病溯源闹剧,反被中国网民做成"睁眼说瞎话"表情包全网疯传。
如今工党政府学聪明了:
警察局长亲自带队访华签协议,打击跨国犯罪成了重要合作议题。
阿尔巴尼斯总理天天把"坚持一中"挂嘴边,对这边的态度非常客气。
中国连续13年稳居澳洲最大贸易伙伴,2025年刚恢复的龙虾订单让那边的渔业大为振奋。
但是美军B-52轰炸机驻扎达尔文港,核潜艇协议什么的,始终把氛围搞得很不好。
这种矛盾,连澳洲自家媒体都吐槽:“我们是不是该换个心理医生?”
2024年王毅访澳时提出的三"不"原则——"不犹豫、不偏航、不走回头路",简直是为澳大利亚量身定制的GPS导航。
这场外交博弈本质是场"三角角力"
美国举着"印太战略"的玫瑰强撩澳大利亚,转头就被中澳贸易数据啪啪打脸。
中国拿着经济合作的巧克力,时不时亮出军事演习的戒尺。
澳大利亚左手挽着美国,右手牵着中国,心里恨不得把两个大佬的好处全部占尽。
当然,我们也不是没有反应。
当年美英澳搞"奥库斯"核潜艇协议,中国反手在所罗门群岛建警务合作站。
美国在松树谷扩建间谍基地,中国北斗系统就覆盖整个南太平洋。
03
中澳这场会谈,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刀光剑影。
王毅的两条规矩,既是底线也是橄榄枝;澳方的"一个中国"承诺,既是妥协也是试探
未来,澳洲若真想端稳中国的“饭碗”,恐怕得先想清楚:饭桌上,到底该听谁的?
这场博弈没有赢家通吃,只有冷暖自知的利益平衡。
只要美国还在印太搞“小北约”,澳洲就难逃“选边站”困局。但中国一句“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已亮明态度:任你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