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黄帝
(约前2697—前2598年),元妃西陵氏嫘祖,生三子:长玄嚣,次昌意,三龙苗。
二世昌意
(约前2623-前2520年),黄帝次子,母元妃嫘祖,公元前2623年黄帝75年戊寅岁生于若水(四川雅安荥经),后徒居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爲利王,殁于公元前2520年少昊78年辛酉岁,寿享104岁。妣蜀山氏之次女昌僕,是爲女妪,感瑶光贯日月之祥,生颛顼高阳氏于帝丘。
三世颛顼
(约前2543-前2436年)(略),颛顼选后芈氏,讳平生,生九子,前八子世称八凯,次妃溃氏,生三子,颛顼共十二子:长骆明,次苍舒,三椿戭,四聩凯,五大临,六庞隆,七庭坚,八仲容(后裔秦、赵),九叔达,十卷章(称),11穷禅,12祷杌。
四世仲容
(约前2457-前2367年),颛顼八子,母芈氏讳平生。仲容时任水官,称爲玄冥师,乃著名的“八恺”之一。生于颛顼57年甲子岁(公元前2457年),殁于帝喾69年甲午岁(公元前2367年)生一子:女修。
五世女修
(约前2432-前2352年),仲容之子,女修事帝喾,官四岳,生于帝喾四年己丑岁(公元前2432年),殁于帝尧六年己酉岁(公元前2352年),生一子:大业,即皋陶。
六世皋陶
女修之子,又名大业,字庭坚?(略),生三子:长伯益(大费)、次仲甄、三仲偃。
七世伯益
皋陶长子,伯益又称伯翳、柏翳、大费(略),生三子: 长大廉,次若木,三恩成。
八世大廉
伯益长子,号东方,母姚氏玉女。大廉生于帝禹三年丙子岁(前2205年)十月初六日辰时,(另说:生于帝禹三年公元前2250年辛卯岁。从小喜鸟,精鸟语,是为鸟俗氏。夏启帝在杀害伯益之后,帝太康为了安定民心,追念伯益大功、岁祭祀,封伯益长子大廉于陆,继嬴姓、祀其宗。封其次子若木于徐,赐土邳州。(另说:大廉封于有黄之地光州,即今河南潢川一带,建立古黄国。)大廉生一子:武。
九世武公
(前2189-前 ?年),大廉之子,又名怀文,字纪怀。生于夏帝启9年壬辰岁(西元前2189年)二月十六日申时,太康时为大夫。娶涂山氏之女,生四子:长岘、次脔(江姓)、三晔(黄姓)、四琪。
十世琪公
(前2164-前 ?年),武四子,又名博采,字汉臣。琪生于夏太康帝25年丁巳岁(西元前2164年)六月初八日酉时,帝相时为大夫。娶金天氏之女,生一子:建。
十一世建公
琪之子,少康时为大夫。生一子:弘。
十二世弘公
建之子,帝抒时为大夫。生一子:奎临。
十三世奎临
弘之子,帝槐时为大夫。生一子:迁。
十四世迁公
奎临之子,帝芒时为大夫。生一子:宣。
十五世宣公
迁之子,帝芒、帝泄时为大夫。生一子:永通。
十六世永通
宣之子,不降、帝扃时为大夫。生二子:长彦腾,次彦翔。
十七世彦翔
永通次子,孔甲、帝廑时为大夫。生一子:轩。彦腾生一子:商初,早卒。
十八世轩公
彦翔之子,帝廑、帝皋时为大夫。生一子:子能。
十九世子能
轩之子,帝发时为大夫。生一子:玉珍。
二十世玉珍
子能之子,帝桀时为大夫。生一子:道宁。
廿一世道宁
玉珍之子,商汤帝时为大夫。生一子:兴。
廿二世兴公
道宁之子,帝外丙、帝仲壬时为大夫。生三子:长卓、次健、三特。
廿三世健公
兴次子,帝太甲时为大夫。生一子:大顺。
廿四世大顺
健之子,帝沃丁、帝太庚时为大夫。生二子:长孟戏、次仲衍。
廿五世仲衍
大顺次子,善骑能射,武功超群,为太戊帝御, 屡建功勳。娶帝女为妻。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爲诸侯。生二子:长茂荣、次茂盛。
廿六世茂荣
仲衍长子,帝大戊、帝仲丁时爲诸侯。生一子:克和。
廿七世克和
茂荣之子,帝外壬、帝河亶甲时爲诸侯。生一子:达。
廿八世达公
克和之子,帝祖乙时爲诸侯。生二子:长叔仪、次叔观。
廿九世叔观
达次子,帝祖辛、帝沃甲时爲诸侯。生一子:璋。
三十世璋公
叔观之子,帝祖丁、帝南庚时爲诸侯。生一子:登。
卅一世登公
璋次子,帝阳甲、帝盘庚时爲诸侯。生三子:长尔兴、次尔政、三尔成。
卅二世尔成
登三子,帝小辛、帝小乙时爲诸侯。生一子:高。
卅三世高公
尔成之子,帝武丁时爲诸侯。生一子:麟。
卅四世麟公
高之子,帝武丁、帝祖庚时爲诸侯。生二子:长子益、次子丰。
卅五世子丰
麟次子,帝祖甲时爲诸侯。生一子:射。
卅六世射公
子丰之子,帝廪辛、帝庚丁时爲诸侯。生一子:壮。
卅七世壮公
射之子,帝武乙时爲诸侯。生一子:婿轩。
卅八世婿轩
壮之子,帝太丁时爲诸侯。婿轩娶姬申氏(周朝申侯之先祖)郦山之女爲妻,生一子:中潏。
卅九世中潏
婿轩之子,帝乙时爲将军。中潏被派往西戎保卫边疆,西垂以其故和睦安定。生一子:蜚廉。
四十世蜚廉 (飞廉)
中潏之子,别号处父。善走,蜚廉奔走如飞,侍商纣。武王灭商前,蜚廉被纣王派往都城西北边的霍太山(今霍山、又名太岳山,位于山西省霍县东南)寻访石棺,因而倖免于难。纣王死后,蜚廉爲表达他的忠心,就在霍太山设立祭坛进行祭奠,准备爲纣王报仇。在霍太山,他意外地发现一个石棺,上刻铭文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蜚廉读罢铭文,顿时大彻大悟,取消了爲纣王复仇的打算,隐居在霍太山下,并生下小儿季胜。葬于霍太山(山下西南即赵城之地)。蜚廉两个儿子,长子恶来,次子季胜。
四十一 恶来
恶来,姓嬴,蜚廉的长子,商纣王宠信的大臣,以勇力而闻名。据《逸周书·世俘》称“太公望命御方来。丁卯望,至告以馘俘”,“方来”一辞,孔晁注谓纣党。陈汉章在《周书后案》中以为“方来”即纣臣“恶来”。恶来有力,父子皆效力于商纣。周武王伐纣时杀恶来。其后非子为周王养马被封在秦地(今甘肃天水),他的后人建立了秦国。秦氏由此而得姓,非子就是秦姓的得姓始祖。
四十一世 季胜
蜚廉次子,季胜归顺了周朝,居于霍太山西南一带,后封于複阳,为侯国,地在汉朝时期的湖阳乐乡(今安徽当涂湖阳乡),生一子:孟增。
四十二世 孟增
季胜之子,孟增自幼聪明过人,勤奋好学,对甲骨文造诣颇深,因而“幸于周成王(武王之子),”被召爲内廷近臣,当上了讲学的大学士,受赐皋狼(今山西离石西北)。孟增就在此地起宅定居,后人称他爲宅皋狼。生一子:衡父。
四十三世 衡父
孟增之子,衡父生一子:造父。
从黄帝、颛顼、女修、伯益到衡父,共四十三世,他们都是赵姓的血缘祖先。
四十四世 造父
(略)公元前1001 年庚辰岁(又台:前1023年;新:前976年),周穆王即位,造父爲其御,进献八骏,陪王西游,见西王母;又助穆王攻打叛贼徐偃王,平乱複国,穆王嘉其功而赐以赵城(今山西省洪洞县北之古赵城,原爲赵县,1954年两县合併爲洪洞县)。公元前989年(另说前1011年,前964年),周穆王十三年,造父以赐地爲姓,赵氏由此而得其姓,造父就是赵姓的得姓始祖。
恶来革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非子封秦地后周王赐的秦氏。

秦赵两姓的始祖是亲兄弟,分别是恶来和季胜的后人,均来自嬴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