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最新研究:70岁后人会断崖式衰老,延长衰老,做好5点

河西有事 2025-02-02 00:33:15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会逐渐衰退,而 70 岁这个节点,似乎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不少人认为这是老年人的一道 “寿命坎”。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不妨先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说起,看看其中蕴含的健康奥秘。

李大爷的惊险经历:敲响健康警钟

李大爷今年 68 岁,退休后的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锻炼习惯。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李大爷就会穿上轻便的运动装,来到附近的公园。他沿着公园的小径慢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慢跑结束后,他还会在公园的健身区活动活动筋骨,和老朋友们聊聊天,生活过得充实而惬意。因为长期坚持锻炼,李大爷看起来比同龄人精神许多,身体也一直很硬朗,他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十分满意,常常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典范。

然而,上周的一次意外,打破了李大爷平静的生活。那是一个普通的早晨,李大爷像往常一样出门锻炼。可就在他准备回家的时候,突然感觉一阵头晕目眩,眼前的世界仿佛开始旋转。他试图稳住自己的身体,脚步却变得虚浮起来,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站立不稳,重重地倒在了地上。周围的路人看到这一幕,纷纷围拢过来,有人迅速拨打了急救电话。很快,救护车呼啸而至,将李大爷送往了附近的医院。

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诊断李大爷为轻微脑梗。幸运的是,由于送医及时,李大爷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但这次突如其来的经历,让李大爷心有余悸。他不禁开始思考,难道网上流传的 “70 岁是寿命坎” 的说法是真的?自己一向健康,怎么会突然患上脑梗呢?这个意外就像一个信号,让李大爷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产生了深深的担忧,他迫切地想要弄清楚其中的缘由。

为何 70 岁被视为寿命坎?

网上关于 “70 岁是老年人的一道寿命坎” 的说法广为流传,很多老年人过了 70 岁后,确实会明显感觉身体大不如前。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从年龄增长的角度来看,老年人在步入 70 岁之后,身体可能会出现断崖式衰老。2022 年,剑桥大学的科研团队在权威医学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该研究指出,人在 65 岁之前,身体内的血细胞主要来自于 2 万到 20 万个干细胞。然而,一旦跨越 70 岁这个门槛,干细胞的分化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仅由 10 到 20 个干细胞进行分化。这种干细胞分化数量的急剧减少,会让老年人的身体出现一系列明显的脆弱和衰老迹象。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免疫力下降,发生各种疾病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诸如癌症、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等严重疾病,都可能在这个阶段悄然降临,给老年人的寿命带来极大的威胁。

除了细胞层面的变化,70 岁之后,身体的肌肉量也会出现明显下降。肌肉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肌肉量的减少,尤其是肌肉萎缩,很容易导致肌少症的发生。对于老年人来说,患上肌少症后,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力量都会受到影响,一旦不小心摔倒,就很容易引发骨折。而骨折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骨折后的恢复过程漫长而艰难,且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再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会明显下降。肠胃的蠕动变得缓慢,消化液的分泌也不如年轻时旺盛,这就导致老年人容易出现便秘、营养不良等问题。而营养不良又会进一步导致免疫力下降,使身体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从而影响到寿命的长度。

《柳叶刀》的发现:4 种疾病与长寿的关联

2020 年 2 月,《柳叶刀 - 老龄健康》发表了一项关于 “老年人从健康走向疾病,再到最终死亡转变过程” 的研究。这项研究规模宏大,对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 50 个临床中心的近 2 万名 70 岁健康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了长达多年的追踪随访。研究结果揭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老年人发病后的死亡风险远高于从健康状态直接进展到死亡的风险。在众多疾病中,有 4 种疾病在老年人从健康到疾病再到死亡的转变过程中发生概率更大。

癌症:老年人是癌症的主要发病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细胞会不断进行分裂和更新,而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发生突变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同时,年龄的增加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力有所下降,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监测和清除能力减弱,这就使得癌症更容易趁虚而入。而且,很多老年人在身体出现一些轻微症状时,往往没有及时重视,认为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等到症状严重时才去就医,此时病程往往已经到了进展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机会,确诊后可能短时间内就会离世。

中风: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严重的中风会直接导致患者失去生命,而一些幸运保住性命的患者,也可能会留下失语、偏瘫等严重的后遗症。部分老年人因此需要长期卧床,长期卧床不仅会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还会增加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这些并发症都会对患者的寿命产生严重影响。

心脏病:心脏病对老年人的危害不容小觑,其最为严重的后果是导致患者死亡,尤其是急性心梗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命威胁。此外,罹患心脏疾病还可能会导致血栓生成,血栓随着血液循环流动到全身各处,可能会诱发脑栓塞、肾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进一步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痴呆:老年痴呆是一种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它会逐渐侵蚀患者的记忆力、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研究发现,罹患痴呆的患者剩余寿命多为 7 到 10 年,在疾病的晚期,患者通常会出现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以及多器官衰竭等全身系统性疾病,这些疾病相互影响,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死亡。

北大研究:5 种生活方式助力延长寿命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提及吸烟喝酒对健康的危害时,总会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适量喝酒对健康有好处,甚至还会拿出一些所谓的 “证据”,比如谁谁谁吸烟却没有患上肺癌,还活到了九十九岁;谁滴酒不沾、从不吸烟,却早早离世。面对这些说法,我们不能仅仅凭借个例来判断,还是需要依靠科学研究来说明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良好的生活方式对寿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大约占 60%。这充分说明了生活方式在我们健康生活中的重要性。2023 年 7 月,北京大学的李立明教授、吕筠等专家在《自然 - 人类行为学》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对我国 45 万多名成年人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这些成年人所拥有的健康生活习惯数量进行评分,分数范围为 0 到 5 分,分数越高,说明拥有的健康生活习惯数量越多。

研究结果令人振奋:保持 5 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可让国人的寿命大幅度延长,其中男性预期寿命增加 6.3 年,女性预期寿命增加 4.2 年。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一研究成果,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比如一位 40 岁的男性,如果他只有 0 到 1 个健康生活习惯,那么他的预期健康寿命可能为 24 年,也就是说到 64 岁时,他的身体素质可能就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但如果他拥有 5 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他相对健康的状态会延长到 70.3 岁,这意味着他能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

那么,这 5 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具体是什么呢?

从不吸烟或已经戒烟: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会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如肺癌、心脏病等。因此,从不吸烟或者尽早戒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一步。

不饮酒或轻度饮酒,男女性每日 < 30g/15g:过量饮酒会对肝脏、心脏等器官造成损害,而适度饮酒则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性别来控制。男性每日饮酒量应小于 30 克,女性应小于 15 克。

积极进行运动,运动水平 > 平均水平: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积极进行运动,使运动水平超过平均水平,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每日摄入新鲜果蔬、每周吃红肉 < 7 天、吃豆类≥4 天、吃鱼≥1 天: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健康至关重要。每日摄入新鲜的果蔬,能够为身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每周吃红肉的天数应小于 7 天,减少红肉的摄入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吃豆类的天数应不少于 4 天,豆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每周吃鱼的天数应不少于 1 天,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脏健康有益。

体脂率健康,BMI 为 18.5~27.9、男女性腰围 < 90/85cm:保持健康的体脂率和体重指数(BMI),以及合理的腰围,对于预防各种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男性腰围应小于 90 厘米,女性腰围应小于 85 厘米。

70 岁对于老年人来说,或许是一个身体机能发生变化的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一定是一道难以跨越的 “寿命坎”。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积极预防疾病,就有可能在这个阶段继续保持健康、享受生活,让 70 岁成为我们人生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