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父亲7年,我从“自私”中得到救赎:人到中年给自己留条退路

张德芬空间 2024-06-28 12:10:44

“久病床前无孝子”;

这句话看似残酷无情,其实背后,藏着子女最难以启齿的心酸。

生病的父母,很容易成为情绪黑洞。

想让他们配合时,他们可能会“无理”发泄情绪;

想全心全意照顾他们,生活的压力又让你濒临崩溃;

在传统孝道和评价里,你好像不能有一点不满。

困在内耗里的中年人,究竟该怎么逃脱这样的困局?

守住了父母,困住了自己

年初,一则视频在网上热度高居不下。

“我该死我该死我该死……”

一个情绪崩溃的女人在父亲面前猛扇自己的耳光,边扇边哭边骂。

而面对女儿香香的崩溃,这位老人没有关心,反而颤颤巍巍站了起来,伸手想去打她。

这样心碎的场景,让旁观者的心理深受冲击,却是香香日复一日的生活。

香香已经照顾生病的父亲十几年了。

那天早上,香香如往常一样,来到父亲的房间,想看看父亲睡醒了没有。

可当她推开门,让她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父亲的房间里,到处都是大便。

她帮父亲换好衣服,叮嘱他使用坐便。

然而,等她好不容易把弄脏的衣服床单洗好再次回到房间时,发现父亲又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

忙活了一上午的香香这下彻底崩溃了,可生病的毕竟是亲爹,总不能打他,她只能狠狠地扇自己的耳光。

“情绪有时候要有地方发泄。”

面对自己的失控行为,冷静下来的香香这样说。

30岁的香香,人生本来可以有无数种可能。

但如今的她,一天到晚围着父亲转,沧桑得更像是一个4、50岁的中年妇女。

照顾生病的父母有多难?

相信每个有过经历的人,都能深深共情。

人到中年,到处都是要花钱的地方,不敢辞职,只能死扛,想给父母请好的护工;

要上班,要照顾上学的孩子,要照料家里一堆鸡毛蒜皮的事,如果再遇上不给力的伴侣,压力只能自己扛;

白天对父母百般安慰,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夜里偷偷流泪,不敢想父母去世该怎么办;

面对固执的老人,不能发脾气,不能撂挑子,百般委屈只能往肚子里咽;

最害怕别人的打探和问候,每一次提醒,都让自己压力倍增。

生病的父母经受着疾病的折磨,让人不忍;

但是无人觉察到,作为照料者的我们,内心正在涌起海啸般的煎熬。

照料者,是被忽视的隐形病人

我曾经接待过一位家有病人的来访者。

许女士一帆风顺的人生,在7年前父亲中风后“急转直下”。

母亲去世早,许女士和父亲感情深厚。

父亲生病瘫痪后,她毫不犹豫放弃升职机会,不但请了保姆,下班后所有吃喝拉撒都亲力亲为,从不嫌弃。

就这么任劳任怨照顾了7年。

这么多年,所有人都夸她孝顺,说她父亲有福气,有这么个好女儿。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照顾生病的父亲一年左右,她就患上了抑郁症,一直靠药物维持着。

“他真的太能折腾了!一会见不到,就发脾气;不肯吃药,每次吃药都得跟他周旋近一小时;

不配合检查,每次上医院都跟打仗似的......”

“有时候我冲着他发完脾气,感觉自己很过分。”

“有时候我心里会有阴暗的想法,是不是他去世就好了。”

在咨询室里,许女士多年积攒的负面情绪终于宣泄了出来,她一边抹眼泪,一边抱怨,语气里甚至还有一点咬牙切齿的感觉。

“有没有想过送父亲去养老院?”

许女士怔了一下,说,“父亲不同意,而且这样被别人知道了肯定要骂我不孝。”

说着说着许女士又哭了起来。

我在许女士的崩溃里,看到了作为父母生病后,子女内心最深的痛苦。

一方面,我们的传统文化倡导“孝顺“。

在老一辈父母眼里,只有儿女贴身伺候,自己才有面子;很多子女也会担心,将父母送去养老院,会不会被人评价“不孝”。

而现实是,很多家庭,不具备照顾失能老人的能力。

黄渤在《忘不了餐厅》中,与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人家属交流时就曾透露,自己的父亲曾经走失,想放下工作回去亲自照顾,但又很难实现,为此他心理斗争了很久。

黄渤尚且如此,普通人面对这一抉择只会更难,而无法承受别人审视目光的人,更容易陷入恐惧和自责当中。

另一方面,疾病的折磨会让病人性情大变。

长时间的情绪索取、日复一日繁琐的照料工作会消磨掉每一个子女的耐心。

我们的理智告诉我们,父母为我们付出一切,应该对他们多一些关心和爱护;

然而身心疲惫的我们总有极度脆弱的时刻。

当愤怒、恐惧、怨恨、愧疚、无助和悲伤一起袭来的时候,我们甚至会产生阴暗的想法:

是不是对方不在了,自己就不用这么痛苦了?

冷静下来后,又会责备自己,“有这种想法,真是太不孝顺了!”

我们承接了父母的痛苦,却没有地方、也不敢表达自己的痛苦,只能不断忍耐,直到自己成为家里的第二个“病人”。

这是一种社会文化和个人家庭情况、内在真实感受和外界评价、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博弈造成的深深内耗。

“不够善良的”我们,到底该如何突破困境?

尊重命运,谁也不是谁的拯救者

“每个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自己。”

我曾在无数个照顾家人,心理崩溃又偷偷自愈的夜里,翻来覆去想这句话。

经历过了,痛苦过了,我终于领悟,即便在父母生病这件事上,我们依然要选择臣服和接纳。

尊重别人的命运,也需要给自己的心灵“松松绑”。

如果你也有生病的家人,也正陷在焦虑抑郁的心理困境里,

以下有三个我亲历并验证过的小方法,希望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首先,要明确自己和被照料者的心理边界。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生病都是一件很煎熬的事情。

病人很容易把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愤怒,发泄在别人身上,而照料者往往成为他们攻击的首要对象。

因此,对于照料者而言,明确心理边界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可以经常问自己以下2个问题:

哪些是他的事或情绪,哪些是我的事或情绪? 哪些是我能做的,哪些是我不能做的?

做自己能做的,允许自己有不能做的。

如此,能帮我们减轻许多内耗。

其次,找到属于自己的情绪出口。

照顾病人是一个漫长且孤独的过程,会积压很多负面情绪,如果不能把它们及时宣泄出来,情绪就会成为致病因子,攻击我们的身心。

宣泄情绪的方式有很多:

有人喜欢写作,于是把照顾病人的经历写成了书;

有人喜欢拍摄视频,于是把照顾病人的经过拍成视频。

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宣泄负面情绪,还能找到很多同行者,大家互相加油打气。

对于不喜欢暴露自己生活的人,也可以尝试着去写日记。

每天抽出半小时,甚至只是10分钟,去做自己喜欢事情,给自己一个喘息充电的机会。

每个照料者都应该明白,照料生病的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完全放弃自己的生活,我们依然有自我放松的权利。

最后,停止自我批判,接受生命的陨落。

照顾失能母亲的北大教授胡泳面对采访时坦言:

“你干的这个事情(照护),是一个注定失败的事儿,永远没有成功,必然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

所有老人最后都会离开,这是生命的正常现象,不是照料者的错。

儿女作为照料者,尽管深深地爱着父母,也需要对疾病和对自己保持相对客观的态度;

即使偶尔出现一些不好的念头,也是正常的,那只是说明你累了,需要休息了。

这时,我们需要做的事,是让自己放松、休息。

比如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深呼吸练习:

吸气时,想象把我们对父母的爱吸入体内,呼气时再把爱送出去。

同时,我们可以把手放在胸口上,告诉自己:

“亲爱的,你辛苦了,这些事对你来说太难了,但事情都会过去的。”

我们不是全能的超人,有负面情绪不等于不爱家人。

愿每个正在照顾生病父母的朋友,都能放下自我批判,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学习关爱自己,也是对父母最大的负责。

稳住心态,我们就能陪伴他们越走越远。

或许是因为缺少真正的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让我们无法面对死亡带来的恐惧。推荐你参加杨力虹老师的《3天家庭心理学体验营》,正确看待生死。

*本文由不执和张德芬空间主笔团共同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kiwi

编辑丨李小豆

1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