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女神”杨丽:独守大山20年,路人供其食物,军车路过也要敬礼

烨烁说文化 2023-02-17 19:23:09

杨丽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一首汉乐府的《饶歌》写尽了痴情女子对待爱情的忠贞和决绝,古往今来,许多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都广为流传。

而在现实中,也有那些将爱情看作是终极信仰,用尽一生为爱坚守的人。

常年往返在苍茫的新藏线上的司机,都知道有个“昆仑女神”杨丽,她住在海拔四千五百米以上新藏线k324处路碑旁边,在这个荒凉而肃穆的地方坚守了二十年。

新藏线

杨丽一个人住在一间自建小屋里,里面不过十多平米的空间,简单摆放着一张床,一张桌子,水泥地面布满了灰尘和污垢。

当人们驾车经过杨丽住的小屋,经常能看到年近中年的杨丽执着地站在门边守候着,眼神望向大山深处,似乎是在等候着什么人。

杨丽居住的简陋的小屋外表被刷上了明亮的橙红色,在荒无人烟的山间,一眼就能看得到,杨丽说这是要让她的丈夫能看到家在哪里,能快点回家。

常年坚守在荒无人烟的深山,杨丽因缺乏营养,显得面黄肌瘦,她衣衫破旧,表情呆滞,稀疏的头发也已经泛白,常年独居,不与人交流,似乎精神也出了问题。

新藏线

但是无论杨丽的生活如何清苦,如何孤独,她也不愿意离开小屋,下山生活,她因为精神问题逐渐忘记了周遭的一切,却独独没有忘记她当初驻扎在这里的原因,那就是等待她的丈夫。

杨丽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女子,她单薄的身躯承载了太多的不幸,早年在她的精神状况还比较好的时候,她时常和路过的卡车司机讲述自己的过去,讲述她那个客死异乡、掩埋于废墟之下的的丈夫。

古有孟姜女哭倒长城,今有杨丽守候新藏线二十余年,她的长情和坚持打动了许多人,来往的司机都有意给她送点需要的物资。

不少人也劝她放下过去,回到山下,开始新生活,但是对她来说,失去了丈夫,似乎就是失去了生活的支柱,她的生命里从此失去了那一道耀眼明亮的阳光。

新藏线

杨丽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她出生贫寒,家庭不幸,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没有条件受到良好的教育。

但她却有一个读过大学的丈夫,她的丈夫是那个年代稀有的大学生,是人中龙凤,而丈夫和杨丽的感情非常好,很恩爱。

杨丽的丈夫在新婚不久,就被调到藏区去修路,杨丽则留守在家乡,等待丈夫回来。

杨丽的丈夫修筑的公路正是后来的新藏线,是一条连接新疆、西藏,通往内地的天路。

新藏线的修建极大方便了新疆、西藏地区的居民的生活,使得他们前往内地不用继续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也极大促进了这两地的经济发展。

但是修建新藏线的难度,堪比上青天。这条公路总共需要跨越五座五千米以上的雪山,翻过16个冰川大版,越过44条冰河。

昆仑山

当时的修路条件远远没有现在那么便利,修路工人们只能开着吉普车,带着修路设备,在苍凉冰冻的大地上一点点挪移,大一点的卡车都难以开进去。

而车轮子时常陷进泥沼,发动机还很容易因为寒冷的天气熄火打不着,工人们只能下车推着车子前进。

修路的规划区全都是高寒缺氧的无人区,方圆几百里看不到人烟,沿途都是砂石、陡坡、峡谷。

新藏线上流传着一句俗语:“天山大阪撒过尿,死人沟里睡过觉。”可以用来描述着修建新藏线的艰难。

新藏线

修路人员遇到的困难是极其难以想象的,物资的稀缺、极端恶劣的气候、强烈的高原反应,甚至是野生动物,比如高原狼、藏牦牛的侵袭等等。

修路工人当中有不少受伤死亡的,多亏他们无私的付出,新藏线最终才得以建成通车。

而杨丽的丈夫去修路后,杨丽终日在家寝食难安,她隐隐听说高原环境的危险,也听说有工友牺牲在修路前线。

当时通讯条件也比较落后,而杨丽的丈夫又是在高原上,只能每隔几个月朝家里寄一封信报平安,杨丽只能等待着丈夫的来信,而她无法向丈夫寄信。

杨丽(右)

每当收到丈夫的来信的那个时候,就是她最安心的时候,而每当隔了许久,不见丈夫的来信时,杨丽又开始担心焦虑。

丈夫在给她的信中,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的,从来不说自己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但是杨丽能猜出来。

为了祈求丈夫的平安,不信佛的杨丽都开始去寺庙祈求平安符,为远方的丈夫祈祷祝愿。

丈夫在信中还跟她承诺,向她保证,当修好新藏线的时候,他就马上坐着车回来,从他们自己修好的路上回家,与杨丽团聚,两人再生一个孩子,过好自己其乐融融的小日子。

修路夫妻

杨丽就一直盼望着、祈祷着、期待着,希望新藏线快点修好,丈夫能早日回来。

但是修筑新藏线非一年两年能完工的,可能需要七八年,十几年,所以当前期修路部队在新藏线修好住所,定居下来后,上面宣布家人也可以一起来。

杨丽毅然决然地出发了,她要赶往丈夫在的地方,丈夫在的地方才是家,她随便安置了房子里的东西,带上了全部的积蓄,就出发了。

当时新藏线还没有修成,去一次昆仑山,难于上青天,杨丽先是跟着车队,颠簸行驶在布满砂石、崎岖不平的小路上,来到了昆仑山脚。

车子突然抛锚熄火了,天气突变,狂风大作、雨雪交加,正值危险关头,幸运的是杨丽遇见了当地的牧民,坐在牧民的牦牛上,历经千难万险,才终于到达了修路工程所在地。

杨丽

高原上的生活异常艰苦,即使丈夫工资不低,但是高原上有钱也买不到物资。

杨丽却不觉得苦,她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用仅有的食物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每日等着丈夫下班。

她畅想着再过几年,修好路就和丈夫回到家乡,过上和美的小日子,命运却没有回馈这个苦命女子的殷切希望,反倒是给了她一记狠狠的暴击,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通通击碎。

那天杨丽像往常一样等待丈夫下班,但丈夫迟迟未归,一直到深夜,一个工友跑来,告诉杨丽:由于塌方,杨丽的丈夫被埋在废墟下面,估计凶多吉少。

丈夫的死讯对杨丽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一瞬间感觉头昏脑胀,站不住脚,下一秒就要晕过去。

杨丽

她感觉自己的心脏被一只强有力的手牢牢攥住,她呼吸不过来,脑袋里更是一片空白,巨大的悲痛来临时,她的身体和心灵似乎已经被这生命不可承受之痛压制得快要麻木。

不久她终于反应过来后,嚎啕大哭,丈夫的音容相貌此刻又无比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她不敢相信,一个大活人,怎么能说没就没了.

杨丽嘴里反复念叨着“不可能,这不可能。”她不肯接受丈夫的死亡,她跑去央求领导一定要把丈夫救出来,只是当时环境非常险恶,没法及时施救,过了许久,丈夫估计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

但杨丽依然无法接受丈夫的死亡,毕竟连丈夫的尸体都看不到,她坚信丈夫一定还在昆仑山上,只是他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方向,她要等着丈夫,她相信丈夫一定会回来的。

杨丽

自此,杨丽的精神受到了很大的刺激,简直难以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杨丽日复一日地等啊等,丈夫没有回来,周围所有人都在劝她,接受丈夫已经死亡的事实,但她听不进去。

年后,工程队决定迁移赶往下一个施工地点,但杨丽却不肯随着施工队迁移,她说她要守着和丈夫共同的家,不然丈夫回来就找不到家了。

杨丽过于倔强,连领导亲自去劝她,她也听不进去,施工队没有办法,工期紧急,只能先走了。

施工队临走之前给她留下了许多物资,杨丽就靠着这些物资艰难度日。丈夫的工友很担心她,也时常开车过来给她送吃的喝的。

杨丽坚守在和丈夫生活过的小木屋内,每晚都在窗口点一盏煤油灯,她坚信丈夫看见家门口温暖的灯光,一定会回来的。

杨丽

施工队越走越远,工友们也很难再回来给杨丽送物资,她只能自力更生,白天早上她提着两个塑料桶去离家十公里的河边打水,中午去捡牛粪生火,傍晚去抓高原野兔充饥。

她几乎过着一种原始人的生活,辛苦无比她却不自知,她唯一的信念就是等着丈夫回来。

当地牧民听说了她的故事,非常感动,也很感谢修路工人的辛勤付出和伟大牺牲,所以许多牧民总是过来给杨丽送一些青稞面、牦牛肉、牦牛奶。

几年以后,新藏线终于顺利通车了,车辆行驶在崭新的新藏线上,也路过杨丽的小屋。

当杨丽看着新藏线上来来往往的汽车时,她眼睛湿润了,丈夫说过新藏线修好之日就带着杨丽返回家乡,但如今新藏线已通车,可丈夫在哪里呢?

杨丽依然不能接受丈夫的死亡,她选择继续守候。

新藏线通车后,杨丽没有以前那么孤独了,她会从小屋里出去,主动和来往的车辆打招呼,祝福他们一路平安。

新藏线

而通行在险峻的无人区的司机和乘客,突然看见一个人和自己打招呼,心中的亲切感也油然而生,他们也微笑着向杨丽招手。

当遇到车子抛锚,被困在路上的行人,杨丽就主动邀请他们去自己的小屋烤火,她拿出平时都舍不得吃的青稞招待他们。

杨丽还主动和他们谈起她的丈夫,谈起当年和丈夫坚守在荒漠高原上的生活点滴。

杨丽的小屋

听到杨丽和丈夫的故事,行人都不免为之哀痛,杨丽原本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一个恩爱的丈夫,但无情的命运丝毫不肯眷顾她。

杨丽的故事在新藏线上广为流传,后来还有不少媒体前去采访她,面对镜头,杨丽显得非常羞涩,她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只是不断重复着她要等她的丈夫回来。

昆仑山

杨丽的故事传开后,引起了很大的讨论,不少网友呼吁政府出面照顾她的生活,最好劝她下山,开启新生活,毕竟她年龄也大了,身体也不好,长期营养不良,显得非常瘦弱。

实际上,当地政府很早就打算劝杨丽回到山下生活,还打算每月给她发放补贴,但是她毕竟太固执了,谁都劝不动。政府只能每月派人来看看她,给她买点物资。

杨丽已经熟悉了这样的生活,等待丈夫是她生存的信念,她依然坚信丈夫还活着,而其他人,也不忍心戳破她的幻想,强迫她接受残酷的事实。

其实杨丽这种生活也并没有别人想象的那样凄惨寂寥,过往都车友都会主动给她送很多物资,她基本的生活需求可以得到保障。

杨丽

杨丽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不少网友还专门自驾游前往寻找杨丽,和她拍照,听她的故事,也会把她当作一个知心大姐,诉说自己的烦恼。

曾经有一队骑行新藏线的探险者,专门去到杨丽的小屋里拜访,杨丽也热心招待着他们,临走的时候,他们给杨丽留下一辆折叠山地自行车,方便她平常出行。

自从新藏线修通以来,许多游客前来旅游,当地的生活热闹了不少,不少牧民办起了农家乐和旅馆。

杨丽有时也会去牧民家里转转,当地的牧民都知道杨丽和她的丈夫,他们知道杨丽的丈夫是为了修路牺牲的,因此他们都把杨丽当成了亲切的家人。

久而久之,杨丽有了昆仑女神的称号。昆仑山被誉为万山之祖,是中国古神话中的仙山,道教将其奉为神仙的居所。

昆仑山

而杨丽对于丈夫的深情,足以感天动地,使得天地为之动容,人们认为在自然环境险恶的昆仑山地区,就连坐在车内驾驶而过,都有可能遇到许多危险。

而杨丽,肉身凡胎,独自一人,便能在昆仑山上坚守几十年,平安无恙,一定也是得到了昆仑山上的神仙的庇佑。

而杨丽每日都会向来往的车辆打招呼,向他们致以真诚的祝福,这也是在借助神仙的力量庇佑来往的游客行人,因此,杨丽,无愧可以担当“昆仑女神’这个称号。

杨丽

来往的车辆都会自发向她鸣笛致意,包括运送物资的军车。

到今日,杨丽在昆仑山上,在新藏线旁边,已经坚守了二十年,这二十年间,她改变了许多。

整日承受着高原凌冽的强风、高辐射的紫外线,杨丽曾经清秀的面庞,如今已经苍老不堪、满布皱纹。

而高原上的水质偏硬,杨丽也没有净水装置,长期饮用硬水,杨丽的牙齿也被腐蚀了,两颗门牙也脱落了。

并且由于水源稀有,杨丽难以保障基础的卫生,她头发、衣服长久不洗,显得很油腻。

杨丽

如果是没有听过杨丽的故事的人,第一次看见她,会觉得她可能是个乞丐,但是当知晓杨丽的经历,肯定会对眼前这个矮小、瘦弱的人肃然起敬。

她对于爱情的坚贞是现代人难以理解的,她做到了一生只爱一人,做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她克服了万千磨难,实现了曾经的诺言,一直守候着丈夫,等他回家。

0 阅读:64

烨烁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