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签证当武器,耿爽怒斥美方违反基本人道!联合国搬迁势在必行!
人民日报消息,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当着各国代表的面怒斥美国拿着签证当武器,严重违反外交礼节、违反国际法义务、违反基本人道!
耿爽为何如此愤怒?先来看一组数据,环球网报道,过去三年,中国外交官赴美签证拒签率飙升至37%,远超正常水平。
更荒唐的是,美方经常以"技术审查"为借口,故意拖延数月发放签证,导致中国代表团多次错过关键议题投票——这哪里是东道主,分明是拦路虎。
而美方使用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也并非针对一国,梳理近年案例会发现,美国拿签证当武器针对过许多与其意见相左的国家。
2022年俄乌冲突后,美国一口气拒了古巴、伊朗等34国代表的签证,2024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前夕,巴勒斯坦代表团因"与以色列关系紧张"被拒签
同在去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就因签证被卡,最后只能视频参会。当时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格林菲尔德还阴阳怪气发推:"莫斯科连派人参会的勇气都没有"。
可实际情况是人家连签证都没拿到!这出"我堵了你的路还要笑你腿短"的戏码,把国际外交礼仪按在地上摩擦。同样套路在APEC会议上重演,俄罗斯代表团再次被签证大棒挡在门外。
更离谱的是,美国不仅没有违反国际礼仪,现在连基本人道都不要了。
耿爽特别揭露,美方对中国外交官家属实施"精准打击":孩子上学被刁难,家人生病就医被限制,连正常的旅行自由都遭剥夺。
最近泄露的国务院内部备忘录更显示,"与中国科技企业有联系的外交人员"被要求重点审查。
这种针对外交人员及其家属的惩罚,已经严重违反《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确立的外交豁免权原则,而这份公约可是美国自己牵头制定的,现在却带头践踏。
配合签证武器的,还有美国的"金元霸权"。目前美国拖欠联合国会费高达26亿美元,独占预算缺口的70%,却还要对联合国事务指手画脚。
2024年以色列代表发言时,美方暗中纵容切断巴勒斯坦同声传译;2025年又借口"预算紧张"削减人权理事会经费。
可能有人要问,美国凭什么这么横?这事儿得从1947年说起。当年联合国选址纽约,本意是让超级大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可现在的美国早就把联合国总部当成了自家后院,拿着签证权当大炮使,看谁不顺眼就轰谁。
美国的算盘打得啪啪响:通过操控人员流动,实质掌控联合国议程设置权。想开气候大会?先把看不顺眼的国家代表卡在签证环节。
要讨论人权议题?直接把批评美国的声音拦在国境线外。这种"物理隔离法"比任何政治施压都来得直接有效——人不到场,自然发不出声音。这种将多边机构私有化的行径,直接导致联合国决策机制陷入"选择性瘫痪"。
面对这种局面,联合国搬迁已经是势在必行的选项。
事实上,在2023年非洲联盟带着132个国家就甩出一纸声明,要求重新评估联合国总部选址。
俄罗斯立即响应,提议迁往维也纳或日内瓦;中国虽未明确表态,但北京、上海已进入候选名单。
有人提议迁往传统中立国瑞士,但俄乌冲突后瑞士冻结80多亿美元俄罗斯资产,所谓"中立"不过是镜花水月。奥地利同样深陷西方阵营,难逃美国长臂管辖。
真正理想的选址需要满足两个硬条件:一是能顶住美国压力保持中立,二是具备强大综合实力保障会议顺畅。放眼全球,同时满足这两点的国家屈指可数。
中国方案正在获得越来越多认可。作为维和行动贡献最大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过去十年累计派出维和人员4万余人次,维和摊款占比从3%跃升至15%。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年吞吐量超1亿人次,上海自贸区已聚集62国领事机构。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关税战、科技战中的硬气表现证明:这个东方大国既有实力抗衡霸权,也有智慧守护多边主义。
但搬迁绝非易事。美国手握安理会一票否决权,2019年曾联合盟友以60票反对扼杀俄罗斯提案。纽约市政府更扬言"不惜代价留住联合国",甚至搬出70年前洛克菲勒家族捐赠土地的老黄历。
更现实的问题是: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总部建筑群产权如何分割?上万名国际公务员如何安置?这些难题让搬迁议题长期停留在"打嘴仗"阶段。
不过,美国单边主义已经让联合国陷入"合法性危机",当东道国可以随意拦截他国代表,当签证变成政治武器,这个国际组织还有何公信力可言?
正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曾说的,"当联合国变成某国后院,它的存在价值还剩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