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失明:庆祝乌克兰停止俄罗斯天然气过境,波兰外长被网民骂

另类评说 2025-01-03 11:04:17

俄乌天然气过境协议于2024年12月31日到期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由于技术和法律原因,自莫斯科时间1月1日8时起,停止所有经由乌克兰的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业务。路透社称,这标志着“欧洲俄气时代”走向终结。

当地时间1月1日,波兰外交部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庆祝乌克兰停止俄罗斯天然气过境运输。他声称,这是西方取得的一次“胜利”。

西科尔斯基写道:“(俄罗斯总统)普京花费数十亿美元建设‘北溪’管道,绕开乌克兰,以切断天然气供应为威胁来勒索东欧。今天,乌克兰切断了俄罗斯直接向欧盟出口天然气的能力。这是在北约扩大到芬兰和瑞典之后的又一次胜利。”

但俄媒“今日俄罗斯”称,西科尔斯基的言论遭到许多欧洲网民的批评。有网民发表评论嘲笑西科尔斯基:“普京是坏人,因为他可能威胁要切断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乌克兰是英雄,因为他们切断了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

还有网民指出,俄气供应中断对欧洲并没有好处,只能让美国从中获益:“欧洲正在去工业化和贫困化。‘胜利’只是你们这些傻瓜的想法,还是说你被美国中情局收买了?”

欧洲记者托马斯•法齐(Thomas Fazi)也在X上批评称:“在隆冬时节庆祝欧洲天然气供应被切断,这样的人应该被关进精神病院,而不是管理欧盟。”

乌克兰停止俄罗斯天然气过境运输,无疑是当下欧洲的大事件,因为这意味着从此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进一步下降——眼下俄罗斯天然气只占欧洲天然气需求量的8%,已经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而欧洲或许确实需要通过购买美国的页岩天然气来解决天然气缺口的问题,价格也会稍高于俄罗斯天然气;但是,这同时又是保障欧洲能源安全,避免被俄罗斯勒索的重要一步,也是改善欧美之间的贸易逆差,进而改善欧美关系的一步。

对于乌克兰这样的举动,俄罗斯当然是极不开心的。因为这将导致其每年损失数十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同时也失去了与欧洲一些国家至少将经济关系深度捆绑的可能,比如说德国、匈牙利、斯洛伐克等。所以,当乌克兰真的启动这一计划之后,愤怒与失望是必然的。在愤怒和失望之余,努力寻找欧洲反对乌克兰这一做法的声音并将其扩大,进而在舆论战中占得上风也是必然的。

波兰外交部长西尔科斯基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庆祝乌克兰停止俄罗斯天然气过境运输,声称这是西方取得的一次“胜利”,至少反应的波兰政府的立场和态度。而鉴于历史上波兰与俄罗斯有太多的恩恩怨怨,现实中彼此的高度敌视与提防,因此,借此机会抒发心头无比的喜悦,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可能让欧美之间更团结而让俄罗斯更孤立,并且有可能令其经济运行更多困难。

不过,鉴于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在对网民的观点的表达上的做法截然不同,所以,作为看客的我们,需要理性、客观地看待:前者可能相对宽松,更多自由,而后者更多约束、更多控制;所以,对于西尔科斯基针对乌克兰停止俄罗斯天然气过境运输,西方世界可能赞成的、反对的各种意见都有。各种意见都有,但我们现在看到的仅仅乎反对意见,反映的是什么?是“今日俄罗斯”这类媒体的选择性失明。

记得俄罗斯2022年2月24日的“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不久,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都曾发生过抗议与游行活动,有一些俄罗斯人表达了他们与政府不同的观点。但是,很快这些反对之声就销声匿迹了,什么原因?或许是随着“特别军事行动”的进程,乌克兰东部的扎波罗热、赫尔松、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四州被纳入了俄罗斯版图,满足了很多俄罗斯人的心愿,让他们转变了立场,成为了政府的拥趸。但是,是不是还有另一种可能,即相继出台的一些战时针对反对意见的法律与舆论管控,让反对之声稍稍得到了平息,外部的人们再也难以听到了?

这无疑是一种可能。在强势总统与强势政府的面前,不同意见必须靠边站,不同声音必须消失。对于媒体来说,服从大局,更多正面的、积极的宣传,较少负面的、消极的声音,是它们应该自觉做到的。所以,尽管我们能够想象,波兰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在社交平台X上的发文,一定会引发方方面面不同的评价或者说议论,比如说,恐怕也有一定数量的网民点赞吧?但是,“今日俄罗斯”只感兴趣的,或者说它愿意关注的,仅仅乎欧洲网民的批评,其目的乃是努力营造其观点不受欢迎的印象。

有些可惜的是,欧洲网民对兰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相关观点的看法,大概除去世界上少数国家只能听到如“今日俄罗斯”“转播”的声音之外,更多国家的老百姓,是有可能听到更多的也是更为全面的声音的。也因此,“今日俄罗斯”能够影响的其实也仅仅乎相信它与只能看到它的那些民众,并无法改变基本事实——很多欧洲民众至少是较为平和地接受了这样的现实的。为什么?因为它们的政府是民众用手中的选票选出来的,所以,必须代表后者的根本利益那是毫无疑问的。因此,它们说的与做的,至少不会与选民的立场与愿望相距太远。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选择性失明,无疑也属于一种失明,但肯定不是真正失明,而是属于“装疯卖傻”与“自欺欺人”。可“装”能装一辈子吗?“自欺”能够一直“自欺”下去吗?

0 阅读:1

另类评说

简介:评说体育、娱乐、历史、社会,与公众分享思想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