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统计年鉴》,是我们了解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最为集中、数据最为详细的信息来源。
如果你想通过《统计年鉴》了解一个区域的宏观发展情况,大多城市的《统计年鉴》,可在当地的政府或统计机构的官方网站上找到。当然,这个来源也有缺点,那就是数据收集时间较长。比如2023年的数据,通常会在2025年初才披露。另一个缺点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统计年鉴》并无强制格式要求,所以各地披露的项目,差异会比较大。有些城市的《统计年鉴》,披露了户籍人口的婚姻情况,这能让我们能通过《统计年鉴》,了解一个区域的婚姻或生育情况。比如《成都统计年鉴2024》,就披露了成都全市及下辖或代管的区县市已婚育龄妇女(这是官方的标准用语,没有歧视小仙女的意思)数量,以及生育的子女数量分布情况。

数据显示,到2023年末,成都全市共有育龄妇女304.99万人,其中13.23%的妇女(约40万)暂未生育。结合当年13.45万的结婚登记人数,可知全市大约有33万结婚一年了、但仍然没有生育的女性。这其中,哪些是处于十月怀胎状态中的、哪些是因为生理原因不能生育的、哪些是个人意愿主动选择不生的,不在官方的统计范围内,或许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去掉没生的,剩下就是已经生育的,占比为86%。这说明,生育是大多女性的选择,不生是少数现象。具体到成都不同的区县市,生和不生的比例,区别还是很大的。锦江区未生育的女性比重达到19%,成华区为17%,远高于彭州市、金堂县和蒲江县的7%。《成都统计年鉴2024》并没有说明这组数据的统计范围(户籍人口?还是常住人口?),我们不去推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另外,图表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不管是发展水平更高的市辖区,还是成都下辖的县,生育三个子女的妇女,都属于少数现象,所占比重普遍在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