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郑洞国为何拒绝汤恩伯给的军长,反而跑去当杜聿明的师长

妙之评过去 2024-08-22 18:04:50

抗战期间,郑洞国带领的国军第2师,在台儿庄之战中立下大功。

可战后郑洞国并没有继续待在52军,反而选择离开了效力十年之久的王牌第2师,选择去了老同学杜聿明所在新编11军(第五军),当荣誉一师的师长。其实以郑洞国的资历完全可以当军长,当时汤恩伯可是给了他37军军长的职务。

可为何郑洞国要拒绝汤恩伯给出的军长,放弃高官厚禄,跑去给杜聿明当师长呢?

郑洞国将军(剧照)

52军派系之争,郑洞国离开第2师

北伐战争结束,郑洞国已经升任为第1军第2师(顾祝同)的团长,从而开始了10年的第2师生涯。

中原大战之后,国军部队缩编,很多团长被缩编成营长,但在老长官顾祝同的保举之下,他仍担任首都警卫军第1师(老2师)第2旅第4团团长,而当时的师长正是汤恩。随后在进攻鄂豫皖前夕,汤恩伯作战不利被撤职,该师师长改由黄埔一期出身 ,郑洞国的同乡黄杰担任,而郑洞国也升为该师独立旅的旅长。

在进攻鄂豫皖根据地作战中,2师打最猛,在七里坪和我军徐帅、许世友大战,损失惨重,但也多次给我军造成大量伤亡,逼迫我鄂豫皖苏区只能被迫转移到川陕。

鄂豫皖红军反围剿(剧照)

鄂豫皖之战后,第2师也被编入徐庭瑶之第17军,加入到古北口抗战。

在古北口抗战的两大主力——25和第2师中,第2师虽然是后来才加入战场,但表现是要好于关麟征的第25师,特别是郑洞国的独立旅在防御古北口的时候面对日军关东军精锐的“骷髅部队”,打的异常顽强,整个旅多次在阵地上和日军肉搏,此战过后郑洞国旅能战之兵不到2000人。

带着古北口抗战的战功,第2师师长黄杰升任税警总团团长(军一级),而2师师长则由郑洞国接任。在担师长没多久,抗战就全面爆发,郑洞国的2师也被编入了黄埔一期老同学关麟征的52军。

当时52军下辖第2、25师,正好都是古北口抗战国军17军的原班人马。

古北口抗战时的郑洞国(右1)

在52军的郑洞国,却过的十分憋屈。

军长关麟征是一个很霸道之人,行事风格刚猛,为人处事也很豪横。这一点和郑洞国之前的两个上司,赏识他才能得汤恩伯,以及对谁都笑脸相迎的黄杰,形成很鲜明的对比,要知道这两人都想拉拢郑洞国,而关麟征却是想踢走郑洞国。

郑洞国虽然对关麟征不满,但好歹当时也是为了共同抗日,双方也都是抗日名将,因此私下虽然不愉快,但在作战中也是能齐心协力,郑洞国也是听关麟征军令指挥。

特别是台儿庄战役中,第2师的表现都堪称完美。

台儿庄战役时期的国军

在台儿庄战役中,第2师冲入枣庄内部和日军缠斗,经过2昼夜激战歼敌半数以上,随后待日军增援部队赶到之后,双方又是展开拉锯战,对逐各房屋展开争夺。待汤恩伯率部南下进攻后,第2师迎来最惨烈的一天,他们和日军在台儿庄北大窑一带进行决战,双方子弹打完之后,用刺刀、拳头甚至牙齿和厮打在一起,在战后对扫战场,敌我双方尸体都缠在一块,可见战役之惨烈。

此战之后,第2师得到了国民政府长官部和老蒋的亲笔嘉奖。

抗战时期的郑洞国将军

可到了战后,却发生不和谐的一幕,这一幕也直接让郑洞国暴走,离开第2师。

在52军结束台儿庄战役,往河南转移过程中,军长关麟征因战功得以升任第32军团长(国军黄埔生第二个军团长),随后关麟征请示军令部让第25师师长张耀明升任该军军长(张耀明从团长时就跟关麟征),同时郑洞国担任副军长不过不再担任2师师长。

这个命令,看似全员升官,但郑洞国却看此中的猫腻,他在回忆录中就说道

“我深知关氏用心,他将军长职务交给他的同乡、老部下张耀明,可以保持其老班底,同时让我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副军长,又可乘机削掉我的兵权。我与他本已有隙,此次气愤之下,遂坚辞不受……

可以说郑洞国的出走,还是因为在52军自己不是关麟征的嫡系被逼走的,而在离开了效力10年的第2师之后,参加完自己女儿婚礼的郑洞国,又想要再次出山,继续抗日。

52军一直被关麟征和张耀明所把持

放弃汤恩伯的军长,当杜聿明的师长

当时摆在郑洞国桌面上的是有两封offer,一个是汤恩伯给的37军的军长,另外一个则是杜聿明新编11军(当时还不叫第5军)的师长。

而最后郑洞国选择了放弃汤恩伯这边的军长,转而给老同学当师长去。

这里面的一个直接原因,就在于37军军长,这个烫手山芋上。

抗战时期,郑洞国将军彩色照

1938年7月,在武汉会战激战正酣的时候,在长沙的郑洞国被老长官汤恩伯拉到他的31集团军担任幕僚督战官,其实就是过渡一下,而郑洞国看到这么清闲,也就接受了。

有一次,汤恩伯派他到37军前线督战,而该军军长正是郑洞国北伐在第2师期间的旅长(郑为团长)黄国梁。看到老长官之后郑洞国也是热泪盈眶,黄也在自己的军部设宴款待了这位老部下,待他格外亲热,两人也天南海北的聊了起来,这段日子算是郑洞国在抗战中,比较悠闲的日子,甚至晚上两人还抵足而眠,关系确实没的说。

可到了几天之后,汤恩伯给郑洞国打电话,一上来就喷黄国梁作战不利,为人平庸,已经不再适合担任军长的职务,言下之意就是想让郑洞国接替黄担任37军军长。

粤军名将黄国梁将军

可郑洞国此时就为难了,按郑洞国的说法,那就是

“黄将军是我过去的老长官,且此次相见以来,对我推心置腹,信任有加,我怎么能忍心夺他职位?”

于是在万般纠结之下,珍惜自己名声不愿担任“背刺老长官”骂名的郑洞国婉谢汤恩伯的邀请,连夜提桶跑路回长沙。

而恰好此时,和郑洞国在古北口并肩作战,而且还是陆军高级军官学校同窗的杜聿明,也给他发来邀请,大意就是说他的200师扩编成新编11军,自己就任代军长,手底下没人,当时荣誉1师师长位置上,尚有空缺,问郑洞国能都屈就一下。

而郑洞国在思来想去之后,还是去新编11军,担任师长,继续抗日。

抗战时期的杜聿明

而郑洞国之所以选择杜聿明,抛弃汤恩伯。

除了黄国梁的因素之外,主要还在于郑洞国认为“汤恩伯”比“杜聿明”这两个人差距很大!

其一,就是两个人身上的人格魅力。

在这一点上,按照郑洞国的说法,两人压根就没法比。

汤恩伯身上有着老旧军阀的思想,喜欢习惯性坑友军。

在台儿庄战役期间,汤恩伯曾到郑洞国指挥部,在一番慷激昂的演讲之后, 说出了自己决定打击峄县之敌的决心,同时让嫡系89师接替第2师的阵地,让第2师迂回攻击峄县,可当时指定的就是89师攻击,突然却换成了第2师,而且更重要的是,第2师刚在台儿庄外围战中损失不小,正需要休整,从这里郑洞国也知道汤恩伯打什么歪心思。

“汤氏这一着,又一次暴露出他的私心用事。按一般军事常识,第89师开到后直接插人敌后甚为便当,汤氏却偏偏不怕麻烦,硬要两师换防,意在让第2师承担更为困难和危险的任务。”

在第五战区的汤恩伯

而且,在黄国梁这件事上,干的也不地道,你换人就换人,还让人家郑洞国去当坏人,坏人当也就罢了,还是自己的老长官。

因此,汤恩伯虽然看中郑洞国,一直想招揽他(抗战之后,又想让郑洞国担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但在人品这块确实不咋地,郑洞国也不太愿意与这种人为伍。

郑洞国对于汤恩伯的评价就是

“他这个人指挥作战缺乏计划性,忽东忽西,不讲章法,非大将之才,且其专好重用亲信,大权独揽,使人不宜在其底下放手做事。”

汤恩伯戎装照

而杜聿明则是体现了一个名将的格局。

早在古北口抗战时期,郑洞国就和杜聿明有过接触,当时担任旅长的郑洞国带领所部,接替杜聿明的防区,而两人是第一次见面。但杜聿明并非和其他国军军官一样,假意寒暄然后交出阵地就了事,而是拉着郑洞国的手视察阵地,并将阵地的优劣一一告知郑洞国,并趁着夜色一起爬到前沿阵地,侦察日军,郑洞国也有感而发

“彼此虽是初次见面,但他的热情和做事的精明、练达,却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而在古北口抗战之后,两人又第二次在陆军高等教育班相遇,也是一见如故,当时郑洞国曾在回忆录中这么说过

“在高教班里,我有幸与杜聿明将军再度重逢,杜氏为人热情豪爽,肯于钻研,且处事果敢,是一位优秀的军人。”

故而,杜聿明在格局这一点上要强于汤恩伯,也让郑洞国信服。

杜聿明和郑洞国关系很好(剧照)

其二,就是在杜聿明手下,能打更多的仗

当时汤恩伯的37军虽然也是中央军,但并非一线王牌部队,和日军作战也多以牵制为主,并非决战的主力。而新编11军则是从过军最强的200师扩编而成,清一色的苏械装备,还是机械化军,装备精良,战力甚强,在这样的部队中带兵打仗,不难有一番作为。

而且,杜聿明一向善于治军,他在新编11军提出的“操场就是战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等口号,要求这支新组建的部队具有“五除”三习”(马精、习诚、习勤),刻苦练兵。郑洞国也是有所耳闻,自然更愿与这样的名将为伍。

精锐的王牌第5军

事实也证明,郑洞国的这个投资是对的

实际上,到了新编11军之后,杜聿明也是很重视这位老同学,不仅让他当副军长还兼任荣誉1师师长(关麟征这点不如杜聿明),而且对于郑洞国从第2师带来的旧部,如郑庭笈、汪波等人也是一视同仁,加以重用。

甚至哪怕在郑洞国离开第5军,担任第8军军长的时候,杜聿明也是推荐他去新1军当军长,可见当时郑洞国真的是在杜聿明这里实现了蜕变……

8 阅读:238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