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见一奇石刻着牛继马后,转身杀掉身边猛将,多年后才知杀错

壹点料得 2025-04-25 18:18:44

司马懿政变成功后,掌控了曹魏政权,一天他偶然看到石头上刻着“牛继马后”四个字,顿时脸色大变,口中喃喃自语:“司马家完了!”

“牛继马后”究竟是何意?这一预言会成真吗?司马懿又会如何应对?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司马懿的政治智慧与多疑性格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司马懿无疑是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家与军事家。

他的一生中充满了智谋与阴谋,既有在乱世中凭借卓越的政治与军事才能崛起的辉煌,也不乏因过度的多疑而导致的悲剧。

他的故事至今仍被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谈起司马懿的早年,不得不提他与曹操的关系。

司马懿年少时便以聪明才智著称,但他最初并未选择投靠曹操,而是决定观望时局的变化。

他的态度激起了曹操的兴趣,曹操曾派人三次前往招募司马懿,但是每次都被他婉拒。

最终,在曹操成为北方霸主的局势下,司马懿改变了主意,投靠了曹操。

此时,司马懿已经展现出他在政治策略上的超凡智慧:他知道何时该保持距离,何时又该靠近权力的中心。

曹操对司马懿十分器重,但同时也非常警惕。相传,曹操曾经梦见三匹马共吃一槽,并将这解读为有人要夺去他的江山。

当时,他并没有将矛头指向司马懿,而是误以为是西凉的马腾一家。

这个故事反映出司马懿的多疑性格源自他所处的政治环境,即便是在曹操生前,他就已经开始了对权力斗争的深刻理解与参与。

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懿不仅巩固了自己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还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行动,逐步展示出他作为一名政治家和军事指挥官的才能。

其间,他与曹操之间的关系也经历了从相互利用到相互怀疑的转变。

曹操临终前甚至提醒儿子曹丕要小心司马懿,可见即使是曹操这样的政治家,也无法完全看透司马懿的心思。

牛继马后:预言与决断

司马懿的心思深不可测,自从他看到那块刻有“牛继马后”四个字的石头后,心里就打起了鼓。

在他看来,预言总是蕴含着某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对于像他这样立志要掌控整个曹魏乃至更大江山的人来说,任何一个小小的预兆都可能是天意的暗示。

而这个预言,似乎直指他刚刚稳固的权力将会被人夺走,那个“牛”字,无疑向他指明了最大的威胁:牛金。

牛金,作为魏国的后将军,虽说是一名武将,但却拥有着不可小觑的军事实力和影响力。

他的忠诚,以及在军中的声望,都让司马懿不得不对他提高警惕。司马懿深知在这乱世之中,人心难测,昨日的忠臣,可能就是明日的篡位者。

他不禁回想起自己与曹操之间那些年的较量,每一个小心谨慎的步骤都是为了今天这份权力。他不能,也不会让任何人,任何事威胁到他的江山。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预言,司马懿开始深入思考。在他看来,牛金尽管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动和野心,但是“预防胜于治疗”,他必须要先下手为强。

于是,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懿设下了毒计,待牛金酩酊大醉之际,一杯毒酒送上,将这位无辜的将军送上了黄泉之路。

牛金的死,对于司马懿来说,既是对"牛继马后"预言的一个回应,也是护卫自己权力的一个决断。

然而,面对牛金的尸体,司马懿的内心却并非波澜不惊。在他复杂的心灵深处,存在着某种挣扎与不安。

司马懿知道,自己这一生中做了太多的选择,为了权力,他牺牲了太多的人,甚至不惜杀害那些无辜的生命。

或许每当夜深人静之时,那些冤魂仿佛都会来向他索命,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寒冷。但是为了江山为了权力,他似乎也别无选择。

司马懿的后续发展与预言的应验

司马懿政变的成功,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基于深思熟虑与谋划。

他利用了当时曹魏朝廷的政治状况,首先是找到了曹爽与自己立场不同的郭太后的支持,这一举动使司马懿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去实施政变。

而另一方面,他以受曹叡皇帝临终托孤为名,向外界宣扬曹爽的不法行为,从而获得武将与朝廷官员的内部支持。

嘉平元年正月,当曹芳和曹爽前去祭拜高平陵时,司马懿趁机控制了京师军队与武库,善始善终地完成了政变,成为曹魏国政的真正掌握者。

然而司马懿的政变并没有完全解决他内心的不安,"牛继马后"的预言始终像一块心病般悬挂在心头。

事实上,就在司马懿逝世后的几十年间,这个预言逐渐显露了它的真面目。这不仅意味着司马家族能够短时间内掌握大权,还隐含着司马家族内部的权力更迭。

到了晋武帝司马炎正式取代曹魏建立晋朝,预言的前半部分似乎得到了应验。

然而,当司马觐的妻子夏侯氏与小吏牛钦的私情曝光,生下了司马睿(即晋元帝)之后,后半部也随之昭然若揭。

这意味着,即使司马家族以司马氏的名义继续统治天下,但血统上却已经被"牛"家所替代,预言终究成真。

在司马懿的晚年,虽然没有直接的记载表明他是否了解到了预言的最终应验,但可以想象,作为一个一生都在权力斗争中度过的老谋深算者,他应该对这样的结果有所预感。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戏剧性与讽刺性:他通过智谋和手腕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但也因为过度的猜疑和忌惮而无法真正享受到权力带来的安宁和满足。

至于历史的评价,司马懿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确实是三国时期一个极有才华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曹魏朝廷的稳固与拓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一方面,他的手段和策略也引发了很多关于权力、道德和命运的思考。

他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复杂多变的一面,也使他成为后世不断探讨和研究的对象。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yQB21MkjwM_h3_2jVtF1u2HfJrYX_-X0aIbXYm0zCJ5EdVzjqwAsVg7IyLB3frYyPQZX5IMdtpRAqnvQYWLyaV3xCpZ1MNrtYB9Ze_BoB_8S_bb9ECv8k8k9c6se5a-tAVMEL0VjInhW1p5K7O-XsvCRrxxBQQly72R9OcNUTaoeGZKYobCDAfrWUcku-1d_93vVQumOx0HjK0jv_2Oo37f39a_Y06DUhLNMwPmiu5WXt-ivcInFFg==&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