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个永恒的长河,不断涌动着各种人物和事件。
苏联的崩溃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国际事件之一,而其中两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作用与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正如标题所言,“有了推墙砸锅的戈尔巴乔夫,就一定会有改旗易帜的叶利钦”,这句话反映了两位领导人在苏联解体过程中的身份和作用。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推墙砸锅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其大胆的改革政策和推动社会变革的勇气,彻底凿沉了苏联这艘航母。
他的改革开放被誉为“戈尔巴乔夫主义”,标志着苏联政治体制的转型和国家社会结构的巨变。
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试图打破长期以来的禁忌和僵化体制,更是敢于用“推墙砸锅”的手段来引领国家走向现代化。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面临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导致经济效益低下,而苏共的权威又在暗中控制着国家的方方面面。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戈尔巴乔夫鼓励人们敢于提出批评和建议,打破了过去长期存在的言论封锁。
他认为只有让各种声音在社会中得以表达,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家的发展。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不仅局限于意识形态的调整,更着眼于经济和政治的改革。
他提出的经济改革旨在通过经济多样性和市场化改革,提升苏联的国际竞争力。
在政治体制方面,他试图减少苏共的干预,为国家的发展创造更开放的环境。
这种大胆的改革举措,堪称是对苏联封闭体制的一次“推墙砸锅”,旨在为国家的新未来铺平道路。
除了在国内大刀阔斧的改革外,戈尔巴乔夫也着力推动国际合作,通过与西方国家展开合作,引入外来技术和资金,加速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苏联在戈尔巴乔夫的带领下,开始和英美等西方国家缓和关系。
其中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里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私人友谊也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
然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并非没有挑战。
一方面,他的改革步伐过于迅速,导致许多人对于变革的适应能力不足,社会产生了不满情绪。
另一方面,政治体制的开放也引发了不同意见的冲突,最终在各地爆发了一系列的抗议浪潮。
这些抗议事件使得戈尔巴乔夫在推动改革时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和压力。
但在苏联体制下,最高领导人的话就是圣旨,苏式权力结构给了戈尔巴乔夫力排众议、一意孤行的权力,改革最终在各种争议中继续了下去。
于是,我们看到戈尔巴乔夫通过“雪崩式改革”试图摆脱苏联长期积压的问题,尝试拆除禁忌,推动经济和政治的改革。
他敢于“推墙砸锅”,也就是在政治和社会体制上做出大胆的改变,比如放开言论自由、削弱苏共的权威、支持多党派并进。
最终,苏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绝对领导地位,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推墙砸锅”的改革下走向崩溃。
叶利钦的野心与改旗易帜如果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苏联挖开了坟墓,而叶利钦的野心则为苏联盖上了棺材板。
叶利钦作为戈尔巴乔夫一手提拔的悍将,在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中起到了先锋官的作用,他在众多场合维护戈式改革,凭借敢打敢拼的作风赢得了戈尔巴乔夫的信任。
然而,因为在苏共二十七大上没有当选政治局委员,叶利钦开始对戈尔巴乔夫心存不满。
可叶利钦却忘记了,他从1976年出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在这个岗位上停留将近10年。
如果不是戈尔巴乔夫的赏识,叶利钦早就退休回家抱孩子了。
1985年4月,戈尔巴乔夫力排众议把叶利钦调到苏共中央担任建筑部长。
7月,又任命他为苏共中央书记。
12月,任苏共莫斯科市市委第一书记。
短短几个月内,叶利钦从地方干部摇身一变成为苏共中央大佬。
1986年的苏共二十七大,又被戈尔巴乔夫提拔为苏共政治局候补委员。
或许是之前提拔的太快,养刁了叶利钦的胃口,这次他却不满足了。
1987年,这位被戈尔巴乔夫提拔的改革先锋公然反水,在会议上批评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力,阻碍了苏联的发展。
老戈也不客气,直接撤掉了叶利钦所有职务。
这下叶利钦彻底黑化,他转头加入俄罗斯民主派,并被拥立为领袖。
事情就是如此戏剧,叶利钦前一秒还是苏共大佬,下一秒成了民主派领袖。
1989年,在戈尔巴乔夫推行全国代表选举的大背景下,叶利钦作为俄罗斯民主派的代表,他以89.5%的得票率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强势杀回克里姆林宫,并在第二年当选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
此时的苏共已经失去了组织战斗力,戈尔巴乔夫也逐渐被架空,作为苏联最大加盟国的俄罗斯成为了影响局势走势的关键。
最终,在叶利钦的推动下,苏联彻底解体。
结语可以说,有了戈尔巴乔夫的大刀阔斧,才有了叶利钦的改旗易帜。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为叶利钦实现个人权力追求路上的野心铺平了道路。
两个人携手终结了苏联这个超级大国。
要是没有普大帝,俄罗斯已经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然后一直靠西方赏饭吃。。。[得瑟]
怎么不反思一下苏联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