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送心]
【前言】
他创立了陪伴几代人成长的“小霸王”和“步步高”,却在事业巅峰时为爱情远赴美国,加入美国国籍,却始终心系祖国。
23年来,他默默为中国捐赠了10亿元,支持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
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巴菲特”的段永平。
那么,他为何选择离开自己打拼多年的中国市场?又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不断回馈祖国?
【为爱远航】
1995年的深圳,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34岁的段永平站在他的办公室里,望着窗外繁忙的街道,内心却充满了矛盾。
此时的他,已经是声名显赫的企业家,“小霸王”游戏机和“步步高”点读机的成功让他成为了商界新贵,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一个重要的决定却让他犹豫不决。
“我要去美国,”段永平最终下定决心,这个决定,不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商业成功,而是为了追随自己的爱情。
原来,段永平的妻子刘昕因工作原因需要长期在美国生活,面对事业和爱情的抉择,段永平选择了后者。
这个决定,在当时的中国商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人赞叹他的痴情,也有人质疑他的选择。
2001年,38岁的段永平正式移民美国,并在之后加入了美国国籍,这一举动,让许多人误以为他要彻底告别中国市场,事实却恰恰相反。
在美国的生活,并没有让段永平忘记自己的根,他依然保持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每天早起喝茶看新闻,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在家中,他坚持和孩子们说中文,给他们讲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我虽然加入了美国国籍,但我永远是中国人,”段永平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这句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态,更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在美国的日子里,段永平并没有闲着,他开始涉足投资领域,并很快展现出了惊人的投资眼光。
2003年,当许多人对互联网公司望而却步时,段永平却以0.8美元的价格大手笔购入网易股票,短短两年时间,这笔投资就为他带来了10倍的回报。
随后,他又陆续投资了苹果、GE等公司,每一次出手都堪称经典,他的投资风格被媒体称为“中国版巴菲特”,稳健而富有远见。
就在段永平的投资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2006年,他和妻子刘昕共同成立了“心平”基金会,开始了大规模的慈善捐赠。
【中国巴菲特】
段永平的商业传奇,始于1977年那个改变中国命运的高考。
那一年,16岁的段永平和全国570万考生一起走进考场,然而第一次高考却失利了,他咬紧牙关,发誓要在第二年一雪前耻。
段永平后来回忆称,复读的那段时间,是他人生中最艰难也最有价值的时光,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肯努力,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1978年,段永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北京电子管厂工作,又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
19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28岁的段永平毅然南下广东,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在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工厂里,段永平展现出了惊人的商业才华,他创立了“小霸王”品牌,推出了风靡全国的学习机。
就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段永平却选择了离开,他远赴美国,开始了新的人生篇章,在美国,段永平并未停下脚步,他将目光投向了投资领域,并很快展现出了惊人的投资眼光。
从网易到苹果,从GE到创维,段永平的每一次投资都堪称经典,他的投资理念简单而有力:“投资就是要用很低的成本买入很好的公司,然后什么都不做”这种长线投资的理念,让他赢得了“中国巴菲特”的美誉。
就在段永平的财富不断积累之时,一个问题却始终萦绕在他心头:如何让这些财富发挥更大的价值?
【根在中国】
“不能让孩子忘了母语!”这是段永平在美国教育子女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段永平始终坚持用中文与孩子们交流,给他们讲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段永平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学教师,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段永平的父母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对孩子严加管教,而是采用了一种引导式的教育方法。
这种教育方式,让段永平从小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这些品质,在他后来的创业和投资生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美国,段永平将这种教育理念传承给了自己的孩子,他不仅要求孩子们学习中文,还经常带他们回国,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国的发展变化。
这种不忘本的教育理念,也体现在段永平的慈善事业中,2006年,段永平和妻子刘昕共同成立了“心平”基金会,与其他慈善机构不同,“心平”基金会的运作方式别具一格。
段永平设立了“自学贷学金”,学生不是免费获得资助,而是需要在毕业十年后将钱还给基金会。
此外,段永平还设置了“等额配比基金”,当有人向学校捐助1元时,这笔基金就会相应地捐助1元,这种创新的慈善模式,不仅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教育事业,还能让捐赠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用。
【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在段永平看来,财富的积累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回馈社会,尤其是回馈他深爱的祖国。
从2006年开始,段永平的慈善事业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他先后向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捐款,金额动辄上千万美元,这些捐款,不仅用于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更多的是用于支持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段永平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300万美元,这笔捐款,不仅体现了他对祖国同胞的关爱,更展现了他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真正让人震惊的是,在过去的23年里,段永平默默为中国捐赠的总额竟然高达10亿元,这个数字,即便在全球慈善界也是相当惊人的。
段永平的这些捐赠,涵盖了教育、医疗、扶贫等多个领域,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段永平的捐赠并非简单的给钱了事,他始终关注着捐赠资金的使用效果,并不断思考如何让这些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段永平的慈善之路,不仅仅是在给予,更是在探索一种新的慈善模式,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共同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段永平看来,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国籍如何,他永远都是一个中国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是真正的社会责任。
【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学习段永平的胸怀和视野,既要放眼世界,又要心系祖国,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未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段永平的慈善之路,不仅是一个企业家的责任担当,更是一个中国人对祖国深沉爱意的最好诠释。
【参考信源】
人民政协网 2024-01-10《面向高校大额捐赠频现形式趋于多样化》的报道
、
[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