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复旦女博士临终遗言:人一生,最该看透两件事

左岸枫 2023-01-06 22:20:26

2011年4月19日,与癌症对抗一年多的复旦女博士于娟与世长辞。于娟从小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一直成绩优秀、工作突出,在外人看来非常成功。

然而直到患上癌症之后,于娟才发现自己以前的错误。她曾经只顾着工作,用无谓的忙碌填充每一天,忽略了人生中很多该做的事、该爱的人。

她的逝世对社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也是一声警钟。究竟要经历怎样的过去,才能将人的一生看得无比透彻?

01 天生要强,忙于追求

于娟,1978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在酒店上班,母亲舒平是一名公务员。于娟是家里的独生女,虽然从小就接受宠爱,但她并没有因此对自己放松要求,反而非常刻苦努力。

于娟的天赋也不低,在学习上几乎是一路“开挂”,到高考之前,她牢牢占据着每一年的第一名,就连考个第二名、第三名对她来说都是“发挥不好”。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样一个超级学霸并不是个“书呆子”,她性格外向、活泼开朗,有很多爱好和才艺,堪称“宝藏女孩”。

高考结束后,于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交大的工业外贸专业。在大学里,于娟一面专心学习搞研究,一面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认识了不少朋友,其中就包括一名当时的硕士研究生同学赵斌元。

赵斌元是于娟的“老学长”,比于娟大了足足六岁。两人经过几次接触,逐渐坠入爱河,确立了恋爱关系。起先两人对这段爱情都不抱什么长远希望,只想着过一天算一天,毕竟年龄差这么多,等到毕业的时候,恐怕就要分手了。

没想到等到赵斌元硕士毕业后,径直留在本校攻读博士学位。原本赵斌元是想直接参加工作的,不过考虑到当时于娟甚至还没有大学毕业,所以他想留在学校等她几年。

等到于娟大学毕业时,赵斌元也已经顺利取得了博士学位,继续留在学校任职。于娟则接受了上海一家软件公司的招聘,入职工作。

2000年,赵斌元向于娟求婚,于娟欣然接受,两人不久之后就登记领证,举办了一场婚礼。婚后,赵斌元和于娟住在一套亲戚借给他们的房子里,一起生活。

原本,赵斌元以为夫妻二人的生活已经定型,等他们再工作几年,就买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生儿育女。

但是没过多久,于娟就产生了一个想法:报考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其实于娟一直都想考到复旦大学,由于当时选择的是理工专业,于娟才去上交读本科。

毕业以后,她时常路过复旦大学,那道古朴的校门对她来说有种莫名的情愫,时刻吸引着她。于是她做了这个决定,备战2000年复旦大学研究生考试。

起先,赵斌元不太愿意妻子考研,毕竟他们的生活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没有必要再去辛苦做这个。但这毕竟是于娟的梦想,他自然要全力支持。

就这样,于娟开始了第一次考研。由于准备时间太短,第一年于娟没有考上。她索性离开了家,在复旦旁边租了一间安静的小房子,重新认真学习了一年,终于被复旦社会学院录取。

虽然于娟备战考研很辛苦,但是相比于今后的日子,考研这段时间绝对算得上“轻松”了。在赵斌元的印象里,自从读研以后,于娟几乎从来没有休息过。

起先,于娟像在本科一样,一面准备研究课题,一面参加各类活动,每天都忙得晕头转向。她几乎从来都顾不上关心家里的事情,平常家务、照顾家人都是赵斌元负责,夫妻二人的生活规划也都由赵斌元负责。

2002年,赵斌元想在上交闵行校区买一套房子,经过优惠价格在38万左右,首付只需要8万元就可以入住。他想找妻子商量一下,于娟根本就没有在意房子位置、楼层和朝向等问题,直接就支持丈夫买房子。

买完房子,各种装修也都是赵斌元拜托朋友帮忙。由于于娟还在读研,没有收入来源,每个月2000多元的房贷都是赵斌元负责,他还要担负起整个家庭的开支。

看着于娟每天如此投入,赵斌元也很是心疼,他想要劝劝于娟,却张不开口,只能在背后默默支持她。

2004年,于娟还得到了一个公费到挪威的奥斯陆大学留学的机会,她与赵斌元商议之后,决定离开上海去挪威学习。

原本到挪威的日子里,学业没有那么繁重,于娟可以安心多享受一下生活,到各地旅游、看风景。

但她为了攻读博士学位,不让自己松懈,来到挪威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图书馆、自习室和咖啡厅度过的。

回国以后,于娟留在复旦,为了博士学位努力。上交闵行校区的房子距离学校有40多公里,每天来回得花上三四个小时。光是坐车就把人整得昏昏沉沉,睁不开眼。

于娟专门买了kindle和笔记本电脑,在地铁上抓住时间做报告、准备研究。她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到了准备学位论文答辩的时刻。

那是2007年底,于娟一面准备论文答辩,一面寻找工作的机会。就在她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忽然觉得身体不适,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怀孕了。

对于娟和赵斌元来说,此时怀孕真可谓喜忧参半。结婚七年,终于即将迎来新成员,转变新身份,这的确是件好事。不过于娟在准备答辩时怀孕,不可避免地加重了身体和精神负担。

幸运的是答辩时间比较早,还没有显怀就已经通过,取得了博士学位。于娟听从丈夫的建议,留在复旦大学任教,成为了一名青年教师。

教学工作还没有正式展开,于娟就通过剖腹产生下了一个儿子。在家里坐月子的那段时间,是于娟难得的休闲时光,她没有什么繁重的工作,安心休养身体,调节自己。

不过短短几个月后,于娟就一咬牙给孩子断了奶,走上讲台开始上课。夫妻俩都是大学教师,生活节奏终于有些相近,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

回望这些年,于娟对自己非常满意。到这一年她刚刚30岁,完成了结婚生子、买房买车的任务,还取得了博士学位和大学讲师资格,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02 查出癌症晚期,被“神医”诈骗

孩子一天天长大,于娟也给自己定了新的目标,她准备争取一下学校访美哈佛学者的资格,等从美国回来,就再生个孩子,最好是个女儿。

可是就在她满心期待准备申请材料、提高英语水平的时候,噩耗降临了。

2009年10月的一天,于娟下课后觉得腰部疼痛难忍,她赶到办公室休息,随后在校医院检查,却查不出病因。当时于娟想的全都是申请访美的事情,忽略了医生让她进行细致检查的建议,认为可能是过度劳累导致的。

此后的一个多月里,于娟的腰痛越发严重,并且扩散到全身,强烈的疼痛让她无法正常上课,甚至连睡觉都成了问题。

直到12月底,于娟在教室走廊里因为浑身疼痛倒在地上,被学生发现送到了医院抢救。

在急救室里,于娟接受了长达60个小时的急救,才算是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早就守在一边的赵斌元从医生口中得知了一个残酷的消息:于娟已经进入乳腺癌晚期,全身骨转移,癌细胞扩散到全身,回天乏力。

根据当时的CT显示,于娟全身的骨骼已经发黑,脊椎也在病变下逐渐弯曲。即便是进行手术,也无法清除癌症病变部分,只能依靠化疗和药物勉强维持生命,至于能活多久,就全看天意了。

自从于娟确诊乳腺癌以后,赵斌元请了长假来到医院,一直陪在于娟身边,与她一起展开了对抗癌症的斗争。起初,于娟每天都要进行两次穿刺治疗和十几次化疗,浑身疼痛、恶心让她无数次想就这么结束生命。

可是看着丈夫和儿子,她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去,即便每天呕吐十几次,她仍然强迫自己进食,只为了多一点力气撑着。

赵斌元闲暇时间,就托人从学校图书馆把有关癌症方面的书籍捎过来,坐在床头一点点阅读,希望能够寻到一点转机。可越是了解的深入,赵斌元的心就越发凉。

从治疗开始起,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注射药物一个星期要花8000元,国外进口药1000元一天,短短几个月,夫妻俩把多年积蓄全部花干净了。

无奈之下,赵斌元把刚还清贷款的房子给卖掉了,父母也卖掉了老家的房子,一起蜗居在医院附近的20平小房子里,方便照顾于娟。

自从于娟患病以后,一家人急得东奔西走,想尽办法给于娟找医生、找药方。最后甚至还求助于偏方,找到了一个赤脚医生。

2011年3月,于娟的家人打听到安徽富硒大山村有一个“神医”,能够起死回生,连癌症都可以治好。于是他们带着于娟赶到安徽,找到了这位“神医”,“神医”报价不菲,一服中药20天一个疗程,要4万元。

“神医”告诉于娟一家人,至少需要三个疗程,还得配上他的独特治疗秘法才能奏效。十几万元很快交给了“神医”,她在山村里度过了40天,每天“呼吸新鲜空气”,吸收“日月精华”,听着“神医”极具诱惑性的语言。

其实“神医”只是一个江湖骗子,他让于娟每天只吃一点葡萄和芋头充饥,导致于娟身体缺乏营养,那所谓的“中药”其实只是一些茶叶煮出来的汤水,根本毫无治疗意义。

接受了“神医”的治疗以后,于娟经常咳血,大口大口的鲜血落在地上,分外扎眼。“神医”却说这是把“癌细胞”给“咳”出来了,此时于娟一家人已经有些不相信他了。

直到药快吃完了,于娟的病仍然毫无起色,反而迅速恶化下去,终于因为休克被送入了正规医院抢救。

2011年4月初,于娟转院到北京接受治疗。4月2日,是于娟的生日,也是她最后一个生日。此时于娟已经奄奄一息,依靠维持设备勉强吊着气。

最后一次化疗,于娟险些没能挺过来,缺氧让她眼前发黑、浑身无力。过完了生日,于娟就被送入急诊室抢救,这次抢救持续了36小时,于娟终于恢复了意识。

于娟醒来的第一件事,是更新一条博客“祝我生日快乐”,这是她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句话。不久之后,于娟再度进入昏迷,直到19日凌晨,于娟因癌症抢救无效去世。

后来,那位“神医”被警方绳之以法,经过一番审问,“神医”交代了一个更加令人愤怒的事实:还有3人因为听信了“神医”的治疗方法而离世。

“神医”落网暂且不提,最重要的事情,还是于娟临终前的一系列遗言。自从确诊以来,于娟就坚持在博客上更新自己的抗癌动态,一方面是想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最终记录,一方面是向广大网友分享自己的感悟。

如果你看到于娟的简历,一定会大吃一惊。她虽然才30岁多一点,却取得了奥斯陆大学经济学硕士、复旦大学博士,各大国家级、省级奖项列举不尽。

但是无数荣誉的背后,是日日夜夜的辛劳。自从22岁考研以来的10多年里,于娟从来没有在12点以前休息过,每天早上五六点就起来,将近20个小时的时间全部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

她有太多的渴望和执着。她想要让父母住进大房子、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一家人都生活得体面舒适。她拼命工作,让自己的身体时刻超负载,终于积劳成疾。

于娟也反思过自己,她家族并没有乳腺癌病史,也查不出遗传基因,高发人群集中在40多岁,按理说不该轮到她。

正是因为她这10年过得比别人20年还要辛劳,才导致疾病滋生。起初她还没有在意,直到进入癌症晚期才接受治疗,此时一切都晚了。

于娟的病中博客日记里写道: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这是她临终前的遗言,也是她用一生换来的真谛。

03 人生最该看透两件事:爱自己、爱家人

于娟的意思非常清楚:人生应该看透两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第二件事是多和相爱的人在一起。

于娟的网名叫“活着就是王道”,多么乐观、朴实的六个字。在坚持抗癌的一年多里,她每当恢复了一些力气,就会坐起来用电脑记录下自己的生活。

累积下来,于娟更新了10万字左右,积累了800多万点击量。许多人深有共鸣地在网上留言,与于娟一起聊天、相互鼓励。

她的身份很多:于老师、赵太太、“土豆”妈妈、女儿和儿媳妇。她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留恋,她舍不得丈夫、儿子,舍不得父母、公婆,舍不得那些挚友知己。纵然那万般不舍,最后还是要告别这个世界。

于娟去世以后,她的好友张松雪将她的博客文字汇总在一起,整理成了一本书《此生未完成》。2011年5月,这本书正式出版,得到了各家媒体和公众的高度评价。

于娟有过太多的追求和渴望,她孜孜不倦地向这些目标发起一次次冲锋,却忽略了与自己同行的人,以及路边的风景。

于娟考取了许多证书、得过不少荣誉,就在确诊癌症前,她还给自己定了“两年内成为副教授”的目标,准备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

到头来证书没几个用上的,荣誉也只是给自己欣赏,究竟收获了什么?于娟收获了一句箴言:只有活着,才能奢谈人生。

社会上还有很多像于娟这样的年轻人,不停地寻找、前进,伤痕累累,满身疲惫。为了功名利禄,透支了身体,失去了健康,最后得不偿失。

希望每一个了解过于娟的故事的人,都可以停下匆忙的脚步,回头看看身边的亲人朋友,欣赏一下风景。

就像于娟所说的,人一生应该看透两件事:爱自己、爱家人。希望读过于娟的文字,我们都可以实现那些未竟的愿望,等生命走到了终点回想一生,没有留下遗憾。

参考信源

1,复旦教师抗癌日记:加班、买房、买车都是浮云

2,“一年” 于娟的新浪博客

3,爱心汇聚实现于娟遗愿 “挪威的森林”扎根 济宁大众网

120 阅读:62876
评论列表
  • WJY 53
    2023-01-17 22:54

    人就是这样,只有在弥留之际,才发现原来万事一场空

  • 2023-01-27 00:46

    看完全文,觉得应该为她的老公献上一束花,着实的好男人啊!

  • 2023-01-20 10:31

    又在黑中医,中药最重要的是你自己都要能懂点。 这么多古书,有哪个中医说能治癌症晚期就是天方夜谭。 抗肿瘤和肝损伤倒是有办法。 也不能瞎找人啊。

    我是猪我骄傲 回复:
    [点赞]好厉害啊
    青竹旅 回复: 我是猪我骄傲
    [呲牙笑]
  • 2023-01-24 21:29

    人不要太拼,身体才革命本钱

    牛腾腾 回复:
    我们老师告诉我们,有一棵树树顶的够不到,而我们只能吃到最低的果子,但是我们要努力吃🌲中间的果子[笑着哭]
  • 2023-02-02 23:07

    我想辞职!这份工作压力巨大!我顶不住了

    图里深 回复: 用户18xxx94
    [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18xxx94 回复:
    我就是刚工作时,自己要强想干出点成绩赶快上手,搞得自己压力很大,其实目标定高了,根本与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不匹配,不可能不经过磨炼就驾轻就熟的。现在也熬过了,觉得工作还是不错的,有时真的是自己的认知,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为什么一下就要胜任?为什么一定要做好?做好了又能怎样?领导高看你低看你又能怎样?不要忘了放过自己,慢慢来,年轻就是资本
  • Belly 13
    2023-02-04 11:19

    乳腺癌就是和压力有关,女强人需注意

    我是猪我骄傲 回复:
    ?男的也会得啊!(可能我搞错了,可是我家里好像有亲戚是的)
  • 2023-02-23 09:55

    她只爱自己!

    PFVM10 回复:
    这是个明白人
    哥很粗 回复:
    你我才是明白人
  • 2023-02-22 00:46

    没有用的,人生怎么选择都有遗憾,假使她没有没发现这个病,她仍然会继续那么辛苦的工作的!天堂没有病痛,愿她在另一个世界安好

  • 2023-01-12 14:56

    不是有医保吗?

    牛腾腾 回复:
    医保有什么用 好多都是自费药💊
  • 2023-01-25 18:58

    乱七八糟,与别人有关系?疲劳放纵,必致大凶,妇女尤慎。下流之人,必致生殖系统恶性病变,欲知命短问前生,干了什么。不可能把一辈子的事,几年内干完,那叫自损阳寿;饭碗,还是大家端,别逞强吃独食。一个人端几个人饭碗,迟早会被压死。

    我是猪我骄傲 回复:
    。。。大家都是为了钱拼命卷啊。。。照你这么说,现在的孩子都在找死吗?因为他们从小时候就要学一大堆东西?(这到不是杠。。。我只是觉得他们这样很不好。。。现在好多家长见自己中班大班的孩子不喜欢学习就急得要命。。。民办的幼儿园托班开始教英语,中大班就已经数学写字了)
  • 2023-01-28 15:59

    如此,为啥要抢救?!!!

  • 2023-01-10 20:55

    5151

  • 2023-01-21 23:08

    不贪求,爱家人

  • 2023-02-19 12:38

    肯定是药物中毒死的[呲牙笑]总是想着自已有病,没病变成有病。总是想着这不舒服那不舒服,想用药来解决,不得癌症才怪[得瑟][得瑟]

  • 2023-01-22 15:20

    来看评论的没耐心看这么长的文章[流鼻涕]

  • 2023-02-28 19:45

    两点看法:①书念多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失去平衡,特别是小时候长身体的时候学习负担过重。②神医接手女主人治疗是在大医院治疗把钱快治光的时候,生命只剩下一口气的时候开始按受治疗的!

  • 2023-03-04 18:41

    感触勤劳不能致富,只能致负

    PFVM10 回复:
    精辟
  • 2023-03-16 21:10

    宁愿痛死,趴在地上,逢头垢面,只要看见爹娘拎土豆手,蹦跳回家。 您也甘心情愿! 于娟,是您的来去自如,让我有力气活下去 您和光头,情深不寿(谁要说出来) 而我,被最无情无耻的男人,毁了,身,心,命,事业,抽干的一切,踏成灰 但,只要活着,还是好些 祝您爹娘, 光头,土豆 土豆爷奶 健康!

  • 2023-03-17 17:05

    痴迷于事业,忘了身体健康,遗憾,愿天堂不再有病痛

  • 2023-01-28 22:03

    胡扯不要掛上复旦、清华

  • 2023-02-02 15:40

    我看到了啥?这种人才也看不起病,依然家破人亡,人财两空

  • 2023-02-05 00:27

    我也是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今年更是要入院做小手术。活着好难。

  • 2023-02-06 08:44

    健康要放在第一位!

  • HSS 3
    2023-02-16 23:05

    人生短暂,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平平淡淡过日子,无病无灾也蛮好!

  • 2023-03-03 19:25

    累就休息一年,等有大病了,难受的生不如死

  • 2023-01-22 23:07

    没有名和利拼命追求,有了名和利追求长生不老。

    浮世千寻沫 回复:
    一步到位,直接追求长生不老[得瑟]
    dgxgdsg 回复: 浮世千寻沫
    舍得舍得有舍就有得,舍弃名利得长寿
  • 2023-01-30 16:08

    知道是一回事,没有亲身经历过该咋样还是咋样

  • 2023-02-02 01:14

    人都是那样,缺啥就渴望啥。就算出家人一样有贪念

  • 2023-03-03 12:37

    没有健康的身体做支撑其他的都是镜花水月,主动去运动健身太重要了。

  • 2023-01-28 10:58

    好文章![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3-03-03 18:34

    庸医不但要谋财,还要害命

  • 2023-03-07 17:09

    人讲究的是命,命中注定!一切随缘。

  • 2023-03-17 12:05

    天妒英才!

  • 2023-02-28 12:52

    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

  • 2023-03-19 01:02

    所以不要经常熬夜,太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