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这一天,我们家按照传统习俗,提着祭品去奶奶坟前拜山。
到了祖坟山,我一眼就发现了不同寻常的景象:奶奶坟头上方居然出现了一个新的墓穴。
这是怎么回事?
照理说,山顶的位置应该是绝对不能用来埋人的,这不仅与老话“葬山不葬顶,埋坡不埋岭”相违背,还可能带来很多实际问题。
心里疑惑,又夹杂着些焦虑,我决定详细了解一下这块新出现的坟墓。
安葬奶奶的过程:艰辛却充满敬意奶奶一生勤劳善良,活了95岁,村里人都尊敬她。
清明节那天拜山,我不禁回想起奶奶安葬的过程,那可是费了不少劲。
她安葬在祖坟山上,地方几乎找不到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快到山顶的位置。
风水先生当时说,上面的大青石板是靠背石,不能动。
所以,虽然过程艰辛,但为了奶奶的面子,我们都咬紧牙关挺过来了。
奶奶过世时,全村人都来帮忙。
她平时为邻里免费看病,还懂不少草药方子,村里人都很感激她。
族长说奶奶德高望重,应该葬在祖坟山上。
原来的祖坟山有条石板路,但很久没人走了,绕路走公路的话要远了一倍。
大家决定按规矩用人抬棺,没用车拉。
我们家兄弟连夜带人修好了石板路上的坑洞,清理了野草荆棘。
第二天早上,挖坑的人碰到泥石板,差点就挖不下去。
幸亏老族长带人砸开了泥石板,才顺利安葬奶奶。
今年清明节,回祖坟山拜山时,我又惊讶又疑惑地发现山顶处竟然出现了新的坟墓。
奶奶坟旁边早就没位置了,风水先生也说这块大青石板是不可动的靠背石。
可这次拜山,竟然在山顶看到了新坟,而且是用水泥砖垒起来的。
这不禁让我困惑,谁会这么做呢?
风水讲究虽玄妙,但一些基本的道理还是值得重视。
比如山顶埋人遇到大雨时,墓地会不会被冲走?
为了弄清楚这个新坟的来历,我打电话问了老族长。
他说这个新坟可能是邻县六房的过世老人。
我们大宗族有八房子孙,分散居住在附近几个县,我奶奶安葬在祖坟山后,已经快十年没有人再抬过世老人上山了。
六房选择在祖坟山安葬老人,应该也有他们的道理。
祖坟山新坟谜团:与风水的碰撞清明拜山回来后,我和老族长聊了聊这个新发现。
老族长看了我拍的照片,说奶奶原来的靠背山不够高,现在新坟等于是把山顶垒高了,这样反而更好。
大青石板的靠背石不动,不破坏风水。
而且新坟用水泥砖垒起来,可能是找过专业人士看的,防雨不怕发洪水。
老族长的解释让我稍微安心了些,但还是抱有疑虑。
毕竟风水这种事,不仅关系到现实生活的方便,还与一些村里的传统和说不清道不明的观念挂钩。
聊到风水,我想起奶奶的为人为事,她对风水也是讲究的,但从不过于拘泥,更多的是讲求与人和善。
老族长告诉我,不论风水怎么讲,人心善才是最重要的。
他说奶奶这一辈子善事做了不少,村民都是看在眼里的,奶奶的坟地就自然有人重视和尊重。
科技和传统的碰撞,有时候会产生一些不一样的结果,但无论风水如何变化,心善是最基础的。
从奶奶的葬礼到今年清明的拜山,看得出来,只要做人向善,就会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和帮助。
奶奶一生行善,回报她的就是村民们的真心帮忙,不论修路还是抬棺,全都是尽心尽力。
我想,这正是“人心善才是最好的风水”最好的例证。
奶奶的一生,如同修行一般,宁愿亏自己不亏别人。
这份善心和宽厚的做人哲理,才是最持久的幸福和安心。
结尾通过这次清明拜山的经历,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奶奶常说的做人哲理:行善事、与人和善,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帮助。
不管是风水还是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心善才是最重要的,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人们都会因你的善行而付出自己的努力来帮助你。
人活一世,如同在修行,大家会因为你的善良而聚在你身边,像奶奶那样,一辈子做好事,得到村民们的真心尊重。
这不仅是对个人的认同,也是对整个家族的认可。
清明拜山,不只是祭祀祖先,更是对做人哲理的深刻思考。
所以,行善事,才能摘得善果。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在不断练习和成长,好的风水,不仅仅是选择好的地点,更是心中善良的积累。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奶奶一样,宁愿亏自己,不亏别人,用善良的心去生活,去影响周围的人,将这份温暖和善意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