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几个大妈正议论起一个新的博物馆,“听说了吗?
他们又新开了一个什么研究会,专门研究莫言,还没死的人就被这么研究,怪不怪?”一旁买菜的大爷也不甘示弱地插嘴, “你不知道吧,这还不止一个,他们有好几个研究莫言的地方呢。”一番热闹的讨论,倒是把这个名叫莫言的著名作家拉进了普通百姓的视线。
山东4个莫言研究会的诞生细数起来,在山东省竟然有四个莫言研究会。
这些研究会,有的成立很早,有的才刚刚成立,其中最早的一个是成立于2006年的高密莫言研究会。
这个研究会坐落在高密市教育局,注册资本20万。
或许是因为莫言出生在这里,所以这里才成了最早的研究莫言的地方。
到了2013年,济南的山东省莫言研究会成立了,它的主管单位是山东省社科联,刚于前不久完成了第三届换届选举。
再晚一点,在2014年,泰安的中华泰山书院内也成立了莫言文学研究会。
最后一个比较特殊,是山东大学的莫言与国际文学艺术研究中心,这是由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山东大学文学院联合成立的,时间不太好考据。
虽然这些研究会成立的时间和地点都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研究现今还活着的莫言。
作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看起来,不同地方的学者们都对他的作品有着极大的兴趣。
那么,有趣的问题来了,这些研究会都在研究什么呢?
难道真的像有人调侃的那样,每天把莫言关在笼子里研究?
显然不是。
每一个研究会都有着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主要业务。
比如,高密莫言研究会的业务范围是建立莫言研究网站、建设莫言研究资料室等,专注于莫言相关资料的汇集与整理。
而山东省莫言研究会则更为系统和广泛,他们的研究范围包括莫言与山东文学和齐鲁地域文化的综合系统研究、学术交流、编辑出版会刊及专辑专著等等。
他们不仅研究莫言的作品,还会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力图在更宏观的层面上对莫言的文学进行探索。
至于山东大学的莫言与国际文学艺术研究中心,他们的研究目标则是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创作道路及其海外传播经验,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和中文学科国际化。
这个中心的设立,更像是一个桥梁,试图把莫言的文学从国内带向国际。
最后的泰安莫言文学研究会,业务重点还是放在莫言的文学创作上,从更微观的层面上细致研析莫言的小说和文本。
莫言知晓这些研究会的存在吗?
这里面最有趣的问题,或许就是莫言本人对这些研究会的看法。
一般来说,作家在世时成为研究对象并不常见,多数作家被研究时通常已经与世长辞。
莫言打破了这一惯例。
事实上,莫言确实知道这些研究会的存在。
山东省莫言研究会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明确写道,这是唯一一个取得了莫言本人签字授权的研究会。
这意味莫言对这个研究会是认可的。
而山东大学的莫言与国际文学艺术研究中心,莫言虽然没有在其揭牌时出席,但他也为中心题写了牌匾,这显然也是出于支持的态度。
另外两个研究会——高密莫言研究会和泰安莫言文学研究会,虽然没有明文提到莫言的态度,但在泰安书院的莫言文学研究会曾邀请莫言的兄长前去讲课,这或许也说明莫言对于这些热爱和支持自己文学的研究会是持鼓励态度的。
作家莫言,如今生活如何?
提起莫言,或许大家只知道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但现今的莫言可不止这一个头衔。
他还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河北大学特聘教授,香港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
简而言之,他仍然忙碌在教学和创作的前线。
近日在莫言的家乡高密市,还新挂牌成立了莫言文学艺术馆。
这次启用仪式上,文化界大咖云集,无论是原文化部部长王蒙题写馆名,还是冯骥才等知名作家前来捧场,这种种安排,无不反映出莫言这位作家的广泛影响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莫言的文学已经不仅仅是文学的范畴了。
他的作品影响了无数读者和学者,让人们在他的世界里探寻文学的更多可能。
这或许就是那些研究会兴起的原因,莫言的作品值得被深入、仔细地研究。
到我们不妨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这些研究会。
也许莫言将会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独特现象,一种前所未有的研究模式的开端。
毕竟,文学就是这样,既是文字的游戏,也是历史的见证,它不应该有清晰的界限,更不必有固定的规则。
研究作家的在世文学与他的影响力,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学发展的一种独特表现。
当大街上的大妈和大爷们仍在热烈讨论这个话题时,我们不妨一笑了之,这热烈的讨论,恰恰是文学最善良的底色。
正如那些研究会,他们不仅是学术探讨的载体,更是文学生命力的一种体现。
从这个层面来看,研究还在世的莫言并不是一件荒唐事,反而可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莫言的研究,未尝不是文学探索的另一种美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