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构算力生态:2025中国移动云能力大会揭示智算网络三大跃迁

科技好难贝川评 2025-04-11 18:21:43

文/贝川数据

4月11日,苏州的金鸡湖畔一场搅动行业的大会落下帷幕。

在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的聚光灯下,一个核心议题浮出水面:人工智能不再只是算力网络的“乘客”,而是彻底成为驱动算力生态重构的“方向盘”。这场以“由云向智,共绘算网新生态”为主题的行业盛会,不仅展示了中国移动在智算领域的硬核布局,更揭示了AI技术对算力网络的三重颠覆性变革。

一、从“云计算”到“云智算”:AI改写算力底层逻辑

传统云计算以通用算力为核心,而AI的“规模效应”正在重塑算力架构。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指出,到2030年,AI任务将占据全网流量的64%,这倒逼算力网络必须从“为数据服务”转向“为智能服务”。

1. 算力多元化革命:

“通智超量”四算融合:通用算力(8.5EFLOPS)、智能算力(43EFLOPS)、量子算力(1138Qubit)、超算算力(800PFLOPS)首次实现统一调度。例如,长三角“四算合一”调度平台可精准匹配AI训练、实时推理等差异化需求,算力利用率提升40%。

推理算力爆发式增长:未来3年推理算力增速达训练算力的4倍,2028年规模将反超训练算力。这意味着智能汽车、机器人等实时决策场景将迎来井喷。

2. 网络架构AI化:

中国移动部署的400G大带宽网络与“算网大脑”,可实时感知用户意图并自动修复故障,日均调度超亿次。例如,在智能网联汽车场景中,网络时延从毫秒级压缩至微秒级,让自动驾驶决策速度提升10倍。

二、从“工具链”到“生产力”:AI催生算力服务新范式

大会首次提出“AI全栈服务”体(AI IaaS/PaaS/MaaS/SaaS),标志着算力服务从“资源供给”升级为“能力输出”。

1. AI IaaS:算力即插即用

通过“4+N+31+X”布局,中国移动已建成超100万台服务器、43EFLOPS智算规模的“算力工厂”。企业可像用电一样调用“东数西训”“边端协同”等混合算力,AI训练成本降低60%。

2. MaaS:模型超市开启

中国移动整合“九天自研+行业领先”模型,推出文本、图像、编程等跨模态模型并联服务。例如,制造业企业可组合工业大模型与边缘推理算力,3天完成产线AI改造。

3. AI SaaS:场景化智能爆发

信息消费“新三样”——智能终端、网联汽车、机器人已进入落地期。到2030年,80%人类每天与机器人互动,智能汽车占比超80%。移动云推出的AI办公软硬一体机,让中小企业零代码部署智能客服系统,效率提升200%。

三、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振”:AI重构产业协作逻辑

杨杰在大会上呼吁的“三个共同”倡议(攻坚技术、培育应用、构筑生态),折射出AI时代算力竞争的本质转变——生态协同力决定技术话语权。

这里有一条明显的生态进化路径:

技术共创:联合攻关存算一体、类脑计算等前沿领域,例如移动云与信通院合作的6G+算力网络项目,已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组网。

场景共生:启动“益企共创”计划,开放25万条网络链路、300城算力资源,支持中小企业开发AI应用。某医疗初创企业借助移动云平台,将CT影像诊断模型训练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7天。

全球共建:发布《云智算技术白皮书》,中国移动首次提出下一代云计算范式——云智算技术体系和十大关键技术方向,推动“云计算”向“云智算”升级,有望推动智算网络成为全球数字基建新标准。

AI与算力的“双向奔赴”

当算力网络遇上人工智能,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叠加,更是生产力范式的代际跃迁。从“东数西算”到“东智西推”,从“数据管道”到“智能引擎”,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揭示的不仅是技术路线图,更是一幅“以智算定义未来”的生态全景。

正如杨杰所言:“云智算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在这场AI驱动的算力革命中,谁能率先实现“算力泛在化、智能普惠化、生态全球化”,谁就能在智能时代抢占先机。

> 引用来源:

> 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官方发布内容

> 中国移动技术白皮书及行业合作案例

(关注本号,一起玩耍)

0 阅读:0

科技好难贝川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