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美债市场的抛售潮和流动性问题确实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担忧,其潜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债市场的结构性风险与流动性危机
1. 高杠杆对冲基金的连锁反应
对冲基金通过“基差交易”持有约1万亿至1.5万亿美元的美债现货,杠杆率高达56倍。这种策略依赖微小的现货与期货价差套利,但一旦美债价格大幅波动,高杠杆可能引发强制平仓,形成踩踏式抛售,加剧市场崩盘风险。例如,2025年4月美债收益率从3.876%飙升至4.495%,导致对冲基金损失惨重,进一步放大了流动性压力。
2. 国债拍卖流标与市场信心崩塌
美国国债拍卖近期频繁出现得标利率偏离预期,甚至流标现象,表明市场对美债的需求下降。例如,4月9日的10年期美债拍卖得标利率偏离预发行利率3个基点,创历史第二大偏离。若长期持续,可能推高美国政府的融资成本,并削弱美元信用基础。
二、多国抛售美债与美元霸权动摇
1. 全球央行集体减持美债
中日英法等12国持续抛售美债,日本连续9个月减持超550亿美元,中国持仓量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值(7590亿美元)。这种“集体转身”反映国际社会对美债安全性的质疑,尤其是美国债务规模已达36.4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超过军费开支(1.1万亿美元),财政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2. 去美元化与多极化货币体系加速
沙特启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东盟推动本币结算,美元储备份额跌破50%。黄金价格突破3000美元/盎司,各国央行连续三年增持黄金超千吨,表明避险资产转向黄金而非美债,进一步削弱美元地位。
三、金融市场联动风险与政策不确定性
1. 美股、原油与黄金的同步波动
2025年4月美股连续暴跌,纳斯达克两天跌超11%,原油价格两天跌幅达12.77%,黄金短期下跌后反弹至新高,显示市场对流动性危机的恐慌。类似2008年和2020年的流动性危机预演,可能因高杠杆衍生品市场的连锁反应升级为系统性危机。
2. 特朗普政策加剧市场动荡
特朗普反复加征关税及威胁债务重组,导致投资者对美债信任度下降。例如,其威胁对特定国家恢复“对等关税”,引发美股抛售潮,道指单日暴跌2100点。美国两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的僵局,也增加了政府停摆和信用评级下调的风险。
四、潜在危机的传导路径与应对困境
1. 美债危机的全球传导
美债收益率飙升可能推高全球借贷成本,冲击房贷和企业债市场。例如,美国垃圾债利差扩大至3.4个百分点,预示经济衰退风险,若利差继续攀升,可能引发企业债务违约潮。
2. 美联储的政策两难
若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QE)救市,可能加速美元贬值;若维持紧缩,则美债流动性危机加剧。美国财长贝森特虽称“正在避免危机”,但承认无法保证不衰退。
结论:危机概率与应对策略
当前美债抛售和流动性问题已具备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潜在条件,但危机是否全面爆发取决于以下关键因素:
- 政策协调:美国能否通过政治妥协稳定债务上限并恢复市场信心;
- 市场韧性:对冲基金平仓是否可控,以及国际资本是否持续撤离美国;
- 替代货币体系:多极化货币(如人民币、数字欧元)能否缓冲美元崩溃的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