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不对劲啊!这应该是今年大使馆的第二次警告了,频率相当高!
怎么回事?
2025年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将对总统尹锡悦弹劾案作出最终宣判。这场持续了111天的政治风暴,即将迎来决定性的时刻。中国驻韩大使馆已连续两天发布紧急安全提醒,要求在韩中国公民和游客“高度警惕可能发生的极端事件”,并远离首尔宪法法院、光化门广场等敏感区域。
好家伙,韩国的国内矛盾都已经激化到这么严重的地步了吗?
若弹劾成功:尹锡悦支持者(约30%保守派选民)很可能会发起“政治报复”的大集会,甚至会再现韩国男子穿“美国队长”制服冲击中国使馆的极端行为;
若弹劾失败:反对派支持者(约58%民众)将延续持续数月的街头抗议,到时候首尔市中心就有得忙了。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韩国就已经出现过不少防暴警察与示威者肢体冲突的先例,这一次弹劾案结束后恐怕烈度会更强。
尹锡悦的政治危机始于2024年12月。当时他签署的“紧急戒严令”仅实施6小时便被撤回,但此举直接引爆韩国社会分裂——进步派指控其“企图政变”,保守派则称“维护国家安全”。国会更是以压倒性票数通过弹劾动议案后,尹锡悦成为了韩国宪政史上第三位被弹劾的总统。
不过这场弹劾案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宪法法院8名法官的投票。若6人以上支持弹劾,尹锡悦将立即下台,韩国需在60天内重新选举;若弹劾被驳回,他将当场官复原职。
无论哪种结局,都是一颗深水炸弹:都会爆发大规模的游行和集会。
所以,对我们来说,这件事的结果好像并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这场弹劾案早已超越法律范畴,演变为进步派(共同民主党)与保守派(国民力量党)的生死博弈:
若尹锡悦下台: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大概率当选新总统,此前针对他的“北款案”司法调查可能戛然而止,而尹锡悦本人或将面临牢狱之灾;
若尹锡悦留任:预计将加速对在野党的报复,包括推动国会解散、重启对李在明的诉讼,甚至不排除二次戒严。
韩国宪法虽标榜三权分立,但实际运作中总统权力过度集中,导致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压制常态化。尹锡悦任内对国会法案行使25次否决权,创下韩国民主化以来最高纪录,甚至超过朴槿惠、李明博等争议总统的总和。
相对地,国会则以弹劾作为反制工具,截至目前4月2日,尹锡悦政府任内已经收到了29项弹劾动议,远超往届总统(朴槿惠任内仅1次),形成“立法否决—弹劾报复”的死循环。
所以无论结果如何,韩国的司法系统公信力都已经不可信了。
还记得吗?
尹锡悦刚开始被抓的时候,曾为转移矛盾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而且其支持者更是借机制造事端嫁祸外部势力。所以不管尹锡悦的最终结果会如何,都不排除韩国会不会继续搞这种把戏,而且近期韩国社交媒体上的“厌华”帖文激增,应该是有个别极端分子借机挑动反华情绪。
目前韩国警方已严阵以待。据说待到4月4日当天,首尔将会部署1.4万名警力,宪法法院周边更是被直接划为了“特别犯罪预防强化区域”严加看管,特警队、防暴车、铁丝网层层布防。
4月4日的判决不是终点,而是更大动荡的序幕。
对于在韩中国公民,牢记使馆提醒的“三不原则”至关重要:不围观、不参与、不评论。而对于韩国社会,这场危机暴露出民主体制与威权遗产的深层撕裂——当58%民众与30%死忠派势同水火,或许真应了那句韩国谚语:“同一屋檐下的仇人,比外敌更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