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天过去了,狗仔葛斯齐爆出的聊天记录依然没有得到S家的任何回应。
这种沉默在娱乐圈显得异常刺眼,尤其是对于一向擅长操控舆论的S家而言。
他们过去总能迅速反击负面新闻,媒体资源、粉丝控评、公关手段样样精通,可这次却一反常态地选择了缄默。
这种反常只能说明一件事——葛斯齐的爆料很可能是真的,包括那笔750万的争议款项。
黄春梅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但绝不是不懂网络的老人。
她完全能看到这些铺天盖地的新闻,却刻意回避葛斯齐的指控,转而与大S生前好友贾永婕互动。
"有你们这群宝贝靠着,我一定要挺过去",这样柔弱的语气与她前几天控诉"女儿被凌虐十年"的强硬姿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戏剧性的态度转变,让人不得不思考其中的策略性。
就在舆论对S家不利的时候,网络上突然流传出一系列家庭旧照。
照片中既有刚出道时青涩的大小S,也有年轻时的黄春梅。
那时的她们还没有保姆司机,全靠母亲一人打理一切。
另一组照片则展现了黄春梅抱着外孙女小玥儿,身边还跟着小S的小女儿许老三的温馨画面。
这些照片确实打动了不少网友,一个离婚后独自拉扯三个女儿长大,如今又辛苦照顾外孙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让很多人心生同情。
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诸多疑点,这些私密照片是谁放出来的?为何偏偏选在这个敏感时期曝光?
更重要的是,黄春梅真的如照片所示那样亲自带大了外孙们吗?
事实上,大S婚后在台北生活时,汪小菲早已配备了保姆和司机,其中照顾小玥儿的杨阿姨更是从北京跟到台北,离婚后仍留在大S家,而这些人的工资一直由汪小菲支付。
所谓的"外婆带大孩子"更像是精心设计的叙事。
这种舆论策略的转变,背后反映的是S家处境的实质性变化。
汪小菲不仅成功接回了孩子,还将相关证据交给了葛斯齐,显示出他彻底斩断过去的决心。
而黄春梅这边,除了要还贷的房子外,还得面对不愿出钱的具俊晔。
在这种局面下,从"开战"转向"卖惨"似乎是不得已的选择。
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大众并不健忘。
人们记得黄春梅曾经的强势,也看得懂如今的示弱是种策略。
舆论最初会同情弱者,但当发现这种"弱势"只是另一种操控时,耐心就会被迅速耗尽。
更重要的是,抚养权已经归属汪小菲,法律上他确实没有继续支付S家费用的义务。
这场舆论战的胜负,或许早已注定。
从更深层次看,这场风波折射出明星家庭在舆论场中的生存法则。
当实质性的优势丧失后,情感牌往往成为最后的手段。
但情感营销需要真实性的支撑,一旦被看穿其中的算计,反而会加速公信力的崩塌。
黄春梅的处境也提醒我们,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中,任何关系都可能随着利益格局的变化而重组,曾经的盟友可能变成对手,而亲情有时也会成为博弈的筹码。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唯一确定的是两个孩子终于回到了父亲身边。
无论大人们如何争斗,孩子的利益才应该是最终的考量。
或许正如大S生前所说,放下恩怨情仇,让所有人都能好好生活,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