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轴承漆锈成因及预防
对于水泵电机来说,轴承漆锈问题是最常见的事件。如果预防轴承发生漆锈问题也是水泵电机客户很想了解的问题。通过对轴承漆锈的分析和总结,了解到轴承漆锈的特征,导致轴承生锈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全面的了解此问题。
首先了解下,轴承漆锈的现象和特征:
漆锈主要出现在封闭式电机或封闭包装存放电机上。这主要是封闭性电机漆锈不易向外逸出的缘故,发生漆锈现象的特征主要如下几方面:
1、发生地:通常在高温高湿的南方地区及高湿度的沿海地区。
2、发生时间:通常在闷热的季节,每年的4、5、6月份入库的电机出现的比例最高,因为此时电机入库后因气候的变化,极易出现凝露。
3、电机类型:通常为封闭式电机或封闭式储存。
4、轴承的漆锈具有明显的方向性,靠近转子一端比另一端要严重,挑掉密封盖后可闻到一股很浓的漆味,有时轴承内部生锈比外部还严重。
5、发生漆锈的轴承润滑脂具有一种特殊的漆锈味,近似于绝缘漆的气味。
6、漆锈现象的发生大多出现在溶剂型绝缘漆的情况下,有时使用无溶剂型漆也会发生(烘干时间不足)。
在了解下:漆锈机理
轴承漆锈的产生受内外综合因素的影响:电机用轴承漆锈是电机定子的绝缘漆挥发出的酸性分子与潮气一起被润滑脂吸收产生反应造成的。与绝缘漆的类型,定子的烘干工艺,电机的储存环境有关。使用氨基或酚基类绝缘漆时,漆在硬化过程中分子链极不稳定会有低分子物质逸出。如甲醛,在温湿度适当的时候,甲醛与天气中的水分子反应产生甲酸,甲酸会使润滑脂水解,解而腐蚀轴承产生漆锈。
编辑
用红外线分光分析仪对漆锈锈味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有漆锈特有的吸收谱线,与甲酸铁对照样(特征吸收峰)相同,可以认为是甲酸引起的铁锈。
再了解下,导致邱秀的原因
轴承漆锈诱发的因素指的是,在轴承漆锈试验过程中,发现轴承漆锈的严重程度与湿度有紧密关系,一般认为在70%RH的环境下,极易发生漆锈,这与绝大多数的漆锈都发生在南方或沿海每年雨季的想象相吻合。
1、气候环境:高温高湿
2、定子烘干不完全;
3、电机轴承在存储中密封包装;
4、漆锈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漆基成分。
5、漆锈的预防(轴承密封和防锈,油脂种类)
再次,了解漆锈轴承的特征:
发生漆锈的轴承一般在靠电机内侧的一端面,会发生锈蚀严重,在接近内外圈边缘部位的油脂首先出现变质,一般呈黄褐色。
最后了解,轴承漆锈预防对策方案
综上所述,轴承漆锈的预防必须在其机理上,从电机设计与制造、绝缘和轴承上加以考虑,我们将预防措施整理如下:
1、避免完全密封,尽可能地开通气孔;
2、制造中药绝以保证绝缘漆的烘干时间,最好是在定子烘干后,置放在通风处自然通风,使漆气完全释放,定子在使用过程应做到先进先出原则。
3、在仓库存放过程中,不紧挨墙壁和墙角,地上用托盘,以保证通风,湿度尽量做到小于70%RH。
4、采用不逃避低分子酸的稳定类型绝缘漆(如环氧类无溶剂型绝缘漆),并严格按生产工艺要求生产。
5、在润滑脂选用时,以矿物油为基础油的润滑脂。
采用密封的轴承。
轴承的拆卸
轴承的拆卸要与安装时同样仔细进行。注意不损伤轴承及各零件,特别是过盈配合轴承的拆卸,操作难度大。所以,在设计阶段要事先考虑到便于拆卸,根据需要设计制作拆卸工具也是十分重要。在拆卸时,根据图纸研究拆卸方法、顺序,调查轴承的配合条件,以求得拆卸作业的万无一失。
1、外圈的拆卸
拆卸过盈配合的外圈,事先在外壳的圆周上设置几处外圈挤压螺杆用螺丝,一面均等地拧紧螺杆,一边拆卸。这些螺杆孔平常盖上盲塞,圆锥滚子轴承等的分离型轴承,在外壳挡肩上设置几处切口,使用垫块,用压力机拆卸,或轻轻敲打着拆卸。
2、圆柱孔轴承的拆卸
内圈的拆卸,可以用压力机械拔出最新简单。此时,要注意让内圈承受其拔力。
大型轴承的内圈拆卸采用油压法。通过设置在轴上的油孔加以油压,以使易于拉拔。宽度大的轴承则油压法与拉拔卡具并用,进行拆卸作业。
NU型、NJ型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拆卸可以利用感应加热法。在短时间内加热局部,使内圈膨胀后拉拔的方法。
3、锥孔轴承的拆卸
拆卸比较小型的带紧定套轴承,用紧固在轴上的档块支撑内圈,将螺母转回几次后,使用垫块用榔头敲打拆卸。
大型轴承,利用油压拆卸更加容易,在锥孔轴上的油孔中加压送油,使内圈膨胀,拆卸轴承的方法。操作中,有轴承突然脱出的可能,最好将螺母作为档块使用为好。
编辑
(大国龙腾运转世界 龙出东方 腾达天下 龙腾三类调心滚子轴承 刘兴邦 )
轴承的安装
轴承安装的好坏与否,将影响到轴承的精度、寿命和性能。因此,请充分研究轴承的安装,即请按照包含如下项目在内的操作标准进行轴承安装。
一、清洗轴承及相关零件
对已经脂润滑的轴承及双侧具油封或防尘盖,密封圈轴承安装前无需清洗。
二、检查相关零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况
三、安装方法
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压力应直接加在紧配合得套圈端面上,不得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轴承安装一般采用如下方法:
a. 压入配合
轴承内圈与轴使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直径。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室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押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b.加热配合
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是一种常用和省力的安装方法。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轴承的安装,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型轴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80-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行轴向紧固。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制的轴承座紧配合时,采用加热轴承座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伤。用油箱加热轴承时,在距箱底一定距离处应有一网栅,或者用钩子吊着轴承,轴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杂质进入轴承内或不均匀的加热,油箱中必须有温度计,严格控制油温不得超过100℃,以防止发生回火效应,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c.圆锥孔轴承的安装
圆锥孔轴承可以直接装在有锥度的轴颈上,或装载紧定套和退卸套的锥面上,其配合的松紧程度可用轴承径向游隙减小量来衡量,因此,安装前应测量轴承径向游隙,安装过程中应经常测量游隙以达到所需要的游隙减小量为止,安装时一般采用锁紧螺母安装,也可采用加热安装的方法。
d.推力轴承的安装
推力轴承的周全与轴的配合一般为过渡配合,座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一般为间隙配合,因此这种轴承较易安装,双向推力轴承的中轴泉应在轴上固定,以防止相对于轴转动。轴承的安装方法,一般情况下是轴旋转的情况居多,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为过赢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四、轴承安装后的检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