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每个人都是皇帝的臣民,对皇帝只有惟命是从的份,稍惹皇帝不满就有掉脑袋的可能。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位大人物官拜丞相,只是皇帝请丞相吃肉却不给筷子,丞相离开后,皇帝:此人留不得,这位丞相是谁呢?
西汉初期阶段,最有名的治世是“文景之治”, 是中华文明迈入封建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而在这个盛世期间有一位重要的人物出现,他就是西汉初期的著名军事家兼丞相周亚夫,也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儿。
皇帝请丞相吃饭,吃肉却不给筷子,丞相离开后,皇帝:此人留不得
周亚夫是借了他父亲的光,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但他可不是纨绔子弟,他在军事上有着出色的能力与表现,完全继承了他父亲周勃的优良基因。
皇帝请丞相吃饭,吃肉却不给筷子,丞相离开后,皇帝:此人留不得
在文帝统治期间,匈奴来犯时,文帝派河内太守周亚夫则守卫细柳,之后去慰问时受到周亚夫手下士兵的阻拦,告知只听军令、不听皇令。
如此威严而又有军纪的队伍,让文帝赞叹不已,并向群臣说,都像周亚夫这样敌人肯定没有偷袭的机会,直接升了周亚夫的职。
在文帝临死前对景帝说,周亚夫是一个值得重用的人,可以放心使用。等景帝即位后,便让周亚夫官拜车骑将军。《史记》上说: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
皇帝请丞相吃饭,吃肉却不给筷子,丞相离开后,皇帝:此人留不得
景帝三年,刘姓的七国发生叛乱,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周亚夫这时候派上了用场,景帝直接升他为太尉,分派给他兵马平息叛乱。叛军在攻打梁国时,周亚夫采取了迂回战术,避其锋芒,从背后断其粮草,再找机会一举歼灭叛军,他的计划得到了景帝的支持。
期间梁王不断向周亚夫求援,甚至直接向景帝施压,但周亚夫面对景帝的圣旨不为所动,仍旧按自己的计划行事,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平息了叛乱,当别人都在赞叹周亚夫的用兵之道时,却不知梁王因此而与周亚夫结下了仇。
皇帝请丞相吃饭,吃肉却不给筷子,丞相离开后,皇帝:此人留不得
景帝五年的时候,周亚夫升到了丞相,但周亚夫的性格太耿直,官场上不懂圆滑,再持着自己官居丞相,难免会得罪不少人。尤其之前得罪的梁王,更是把他视作眼中钉,时不时向自己的皇帝兄弟说周亚夫的坏话。
再优秀的人架不住“三人成虎”的说法,尤其在立太子上,耿直的周亚夫与景帝意见相左,让景帝对他越发的反感。
后来在封候事件中,景帝一次想立外姓为候,一次想立匈奴降将为候,均被周亚夫反对,忍无可忍的景帝说了一句“丞相议不可用”直接把降将封了候。周亚夫的倔脾气也上来了以请辞要挟,结果景帝也没惯着他,批准了他的要求。
皇帝请丞相吃饭,吃肉却不给筷子,丞相离开后,皇帝:此人留不得
景帝年老之时,想用周亚夫辅佐太子,便想“面试”看他脾气改没改,请他吃肉却又不给他筷子,周亚夫的倔脾气便上来了,非常生气地向下人要筷子,景帝说这事也值得你不高兴吗?周亚夫极不情愿地跪下谢罪,景帝刚说起身,周亚夫就抬屁股就走人了。
看到脾气仍是如此难以管教的周亚夫,景帝一句“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便放弃了对周亚夫重用的想法,并且感觉此人留不得。
最后终于让景帝等来了机会,周亚夫的儿子在偷偷给他准备后事用品时买了五百甲盾,这在古代是军需品,不得擅用的,结果被人告发说谋反,景帝便派人查实。
皇帝请丞相吃饭,吃肉却不给筷子,丞相离开后,皇帝:此人留不得
周亚夫在被问话期间拒不承认,提审的官员说了一句,“你就是不在地上谋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谋反吧!”让周亚夫气得以绝食证明自己的清白,结果在绝食五天后吐血而亡。
可以看出周亚夫在战场上确实有计谋,并且十分讲究原则,一旦决定下来绝不允许有任何的变动与更改,即使是皇帝出面也不行。他的严谨为自己换来了功绩,却不知也给自己带来了危险,在朝廷中根本就是玩脑子的地方,显然周亚夫的倔脾气并不适合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