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作为中医发展史上功不可没的一位名医,其不仅有着高超的医术,同时,他在中药的认识上,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他所编撰的《伤寒论》以及《金匮要略》中,收录了很多经典药方,而且至今都还在医学临床上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一方剂,便是出自《金匮要略》中的一剂名方——“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属于中医里的滋润内燥剂,常用于缓解脏腑津液不足病症,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多见干咳少痰、咽痛鼻燥、大便干结等病症,而麦门冬汤的药材配伍也很简单,仅含六味中药,除了方名中的麦门冬外,还有半夏、人参、甘草、粳米以及大枣,具有滋养肺胃、降逆下气的效果,常用于虚热肺痿和胃阴不足病症的缓解,而这一方剂在现代临床使用上,也常用于这4类病症的缓解与治疗,屡用屡效。
1.咳嗽气喘
在中医体系中,有一种咳嗽被称为麦门冬证,这类病症患者在咳嗽时,总会感觉气机运行不畅,气机难以下降,也就是所谓的气喘,咳吐时,多以泡沫状的涎液为主,很少会有痰,平时还会伴有口干咽燥,而对于这一系列症状,就可以用麦门冬汤来加以改善。
方剂里的麦门冬具有甘寒清润、养阴生津、滋液润燥的作用,同时还兼有清虚热的效果,因此,可以在补充津液的同时,将身体里的热邪化解,一味中药起到了两种功效,而中药半夏则能降逆下气,同时化痰和胃,一方面可用于止咳止呕,另一方面则能够调和我们的脾胃。
2.消渴症
中医里所说的消渴病,往往会有吃得多、喝得多、消化快等症状,同时还会出现小便多、体重却不见增长,甚至减轻的现象,这与我们现代医学所说的糖尿病极为相似,而这个时候,利用麦门冬汤加以缓解,便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因为此病症的本质就在于身体里的水液不足,由于肺胃缺水,所以才会导致口干咽燥,并且想要通过喝水来缓解,但水分摄入过多,却并不能正常的转化为津液,于是就只能不停喝水,同时,由于胃里存在虚火,会将食物快速消化,这也就是中医说的“消谷善饥”,但其根本就是津液不足,而将胃里的水分得以补充后,症状便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3.甲亢
从中医角度来说,甲亢其实属于阴虚症,而对此类病症,在现代医学的治疗上,经常会用一些药物来加以控制,但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变成甲减,甚至引起更多的问题。中医认为,对此病症的治疗,应该从根本入手,而不是简单的克制。
甲状腺功能亢进很明显是一个“阳病”,多跟身体的火热有关,由于火热作用在咽喉,于是便诱发咽喉病症。而针对咽喉火热,就可以用麦门冬汤来加以缓解,通过这一药方便能将身体里的火热化解,咽喉部位的火气降下去了,甲状腺功能就自然不会那么亢奋。不过,由于甲亢的病因有很多,因此,这一方剂也并非完全对症。
4.慢性咽炎
在日常生活中,说话过多往往就有可能诱发慢性咽炎,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们在说话时,会带动声带进行震动,这个时候,就需要将能量集合到咽喉,在耗损身体气机的同时,往往也会耗损津液,以至于气阴两伤,产生虚火病症,而在最终表现上,便就是慢性咽炎,这个时候,麦门冬汤便能发挥作用,以滋补津液,改善咽喉不适。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好历害的4类。张仲景是大家族。是数百人口的大家族 张仲景出生于东汉大瘟疫之时。张仲景死时 东汉大瘟疫还在爆发中 东汉大瘟疫人口減少一半。而张仲景家族更是人口减少三分之二。远大于东汉平均减少数。能把连自己家瘟死都控制不住的医生还捧成神医.写的医书《伤寒论》《金匮要略》捧成神书的那都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有人说张仲景因东汉大瘟才出伤寒论,这话没错。但忘了张仲景死时瘟疫还在爆发。不说张仲景时代吧。世界十大瘟第二名是清朝云南大瘟。据记载,仅仅在在昆明,人口“十存二三,田地半多荒芜,耕种无人”;这十存二三是什么意思。死亡率是70%以上。张仲景的三分之二也不过是60%以上而己。这时伤寒论出来多少年啦。近千年啦吧 中医这神书去那啦 更不用说历史上是三年一小瘟十年一大瘟。
好历害的4类.中医们能天天出来宣传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得有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心态。中医己经做了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只是古人不知不觉中的做,而今天中医是以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为荣。不仅中医们自己要做,还要所有人都要做,还才是中医们天天跑出来宣传中医的原因。(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