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菜市场还没开市,我已经在小区健身器材旁活动筋骨。
邻居王姐挎着菜篮经过,压低声音:"又躲这儿来了?昨天你家那口子没发作吧?"我笑着摇头,
摸出手机给她看刚拍的短视频:"现在流行这个,学着拍呢。"
三个月前,我还是个困在儿子家厨房里的"24小时保姆"。
"妈,您把小宝纸尿裤换了吧,该喂米糊了。"儿媳周敏踩着八厘米高跟鞋出门时,顺手把冲好的奶瓶搁在玄关。
我盯着那瓶进口奶粉的标价签,心里直抽抽——这钱够我买三袋散装大米。
小宝突然哭闹起来,我慌忙抱起这个八斤重的肉团子。
腰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准时发作,疼得我龇牙咧嘴。这时玄关传来电子锁滴滴声,周敏忘带文件折返,看见我邋遢的睡衣领口,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下午家政公司来人擦玻璃,您别往阳台凑。"她甩下这句话又风风火火走了。
我望着她窈窕的背影,突然想起三十年前自己挺着大肚子,在漏雨的屋檐下给公婆熬药的情景。
矛盾真正爆发在重阳节那天。我凌晨四点就起来和面剁馅,要给全家包茴香猪肉饺。
周敏睡到日晒三竿才施施然下楼,看见餐桌上冒着热气的饺子,脸色比隔夜茶还难看。
"妈,不是说好今天吃轻食沙拉吗?"她用筷子拨弄着饺子,肉馅里的茴香籽像刺眼的碎钻,"小宝乳糖不耐受,您还包肉馅?"
我筷子"啪"地拍在桌上:"老祖宗吃了几千年的茴香怎么就有毒了?
你们手机刷多了连舌头都退化!"周敏的指甲油刮过玻璃杯,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儿子志明从卧室探出头,眼镜片泛着蓝光:"妈你少说两句,敏敏最近在健身……"
那天我躲在杂物间哭到黄昏,老式挂钟的铜摆晃动着,像在嘲笑我这过时的老古董。
真正让我决心离开的是那个雨夜。小宝突发急疹,我冒雨抱孩子去医院,挂号缴费楼上楼下跑断腿。
周敏赶来时,我正用嘴唇亲孩子的额头,她突然尖叫:"别用嘴试!多少细菌啊!"
急诊室的日光灯白得刺眼,我盯着她新做的水晶指甲:"当年志明出麻疹,我三天三夜没合眼,用酒精棉给他擦身子……"
话没说完,周敏已经转身去咨询护士,马尾辫甩得我脸上火辣辣地疼。
第二天清晨,我在整理衣柜时发现周敏的购物小票。那些动辄四位数的护肤品包装上,印着我看不懂的外文。
突然听见门外窸窣声,周敏正用蓝牙耳机通话:"她连智能马桶都不会用,上次把洗屁屁功能当冲水键……"
我收拾好两蛇皮袋旧衣被,把存折压在菩萨像底下。临走前给小宝织了件小帽子,毛线是拆了结婚时的嫁衣改的。
周敏发现时,我正往行李箱塞老照片,她突然说:"其实您织的帽子比商场买的好。"
我愣在原地,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开口说话。窗外飘来糖炒栗子的香气,小宝在摇篮里咿呀学语。
周敏别过脸:"上周公司裁员,我压力太大……"后面的话被秋风卷走了,但我看见她睫毛膏晕成了黑色泪滴。
现在我住在老年大学附近,每天跟老姐妹们学插花、练瑜伽。
上周微信突然跳出周敏发来的照片:小宝戴着我织的帽子,在商场智能玩具柜前咯咯笑。配文是:"妈,春天该织薄款了。"
昨天路过儿子家,看见阳台上飘着我的蓝印花围裙。周敏在楼下遛狗,冲我用力挥手,新剪的刘海下,眼角细纹像晒干的河床。
现代家庭的婆媳关系,像极了太极推手。我们这一代人习惯了付出即正义,却忘了接受也需要勇气。
当65岁的我学会把"应该"换成"可以",才发现真正的孝顺不是24小时贴身服务,而是各自安好时,那份惦念的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