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孩子,高考金榜题名,上学前给家长提出,要配齐“苹果四件套”—— 手机+电脑+平板+手环。
孩子家庭条件不算差,父母是“双职工”,但配齐“苹果四件套”要小三万,对于一个工薪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况且孩子上学前还要置办些衣装行头等,还要交学费、住宿费,还有生活费,一下要拿出六七万,家长的确有些“头沉”啊!
家长于是给孩子商量,换成华为行不行?
哪曾想,孩子坚决不同意,必须“苹果”,否则,这个大学就不上了。
非但如此,孩子还说,“人家都用苹果,我为什么要用华为?上不起大学就别上,养不起孩子就别养!”
你说,这都是哪跟哪啊?离了“苹果”就不能上大学了?不给买“苹果”就是养不起孩子了?现在的孩子怎么这样啊?
其实,百度一下,持这种观念的孩子并不鲜见!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养育孩子问题上,哪一个父母不都是操碎了心,现在孩子这话,实在太伤父母心。
但是,话又返回来说,孩子之所以“出言不逊”,表在孩子,根却在父母。孩子的这种想法,实质是一种攀比心在作怪。攀比心的形成,与从小父母对孩子的物质给予方式相关。从小到大,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说,为了让孩子“体面”,家长都是倾其所能让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要随上同学的“大流”,要胜过其他孩子,要在其他孩子面前昂起头!
现在,孩子上大学了,人家都用“苹果”,你却劝他用华为,他怎么会接受得了呢?
有人说,这样的孩子多出自“半袋子钱”家庭——说没有钱还有钱,说有钱还真没钱。平时让孩子光鲜亮丽,多是“打肿脸充胖子”。而小孩子对此并不知情,随着他们年龄长大,物欲越来越强烈,攀比心当然也越来越强,当家长感到“半袋子钱”不够用,对孩子需求不能满足时,孩子当然就不干了!
现实中,每个人出身不同,家庭各异,这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家长一定要立足现实,家长人知道,孩子最大的“体面”不是在物质上胜过他人,而是要培养起孩子的自尊、自信,让孩子的“尊严”发自内心而非借助身外之物。
平时要引导孩子,正视家庭状况,正视自己,在与人攀比的时候,我们应该拿通过自身努力可以提高的“本领”去攀比,而不能拿自己无法做主的家庭状况做赌注。换句话说,孩子的攀比之心不可无,但要让他们学会正确的攀比——比自己而非比父母,比能力而非比物质,比贡献而比享受……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写过一首《自立歌》:“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我们不能在物质、金钱、享乐等方面和他人相比,应该比学习、比品质、比进步、比志气……
孩子“攀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选择了错误的攀比点。像上大学非“苹果”不要的攀比,不是正确的攀比,如此下去,即便现在考上了大学,配上了“苹果”,将来也很难说孩子在大学就能学得好,更遑论将来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考上大学了,18岁了,成人了!家长不能再对孩子“有求必应”了。
实事求是地讲,以现在的经济状况,开头的家庭现在给孩子配“苹果”完全可以做到、但现在的问题不是“苹果四件套”问题,而是孩子思想生了病、长了毛,如果孩子对父母“养不起不养”观念不改,将来孩子就是一个“无底洞”,供其上完学后,很有可能变成“啃老族”“白眼狼”……
所以,平湖一柱的意见,在孩子18岁成人这个分水岭上,家长应当断则断,不想配“苹果”就不配,孩子没有“苹果”就不上大学,那就不上好了!
否则,“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孩子越大,越往后,他们的观念越难改变。而观念不改,无论孩子上完专科本科,还是读完硕士博士,都不过是废人一个!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