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大部分人对这首歌都非常的熟悉,基本上陪伴了每个人的童年。
它出自一部电影的插曲,而原唱也被称作是“50年代最漂亮的女演员”,就连张爱玲也不吝啬自己的夸赞。
不过最值得称赞的,还得是她和丈夫之间的爱情,两人携手走过65个春秋,到了晚年的时候,仍是恩爱有加。
追星启蒙
老上海的弄堂里,总回荡着咿咿呀呀的戏曲声,那是王丹凤童年记忆中最鲜明的音符,她家境殷实,父母开着个小旅馆,日子过得不错。
但这富足,并非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更在于家庭浓厚的艺术氛围,王丹凤的父母都是戏迷,每逢戏园子上新戏,总是全家出动。
年幼的王丹凤对这些,光怪陆离的戏曲世界充满好奇,她会模仿戏中人物的唱腔和身段,在自家的小院里自导自演,展现出对表演的浓厚兴趣。
王丹凤小时候,除了爱看戏,还特别喜欢看电影,那时候的上海滩,电影业蓬勃发展,阮玲玉、胡蝶、周璇、等一众明星熠熠生辉。
王丹凤也深深地,迷恋上了这些银幕女神,她会省下零花钱,去看她们的电影,还会把她们的照片从画报上剪下来,贴满自己的闺房。
她对电影的热爱,不只是对美的欣赏,更是对另一种人生的向往,或许在那个时候,一颗小小的梦想种子,已经在王丹凤的心中悄悄萌芽。
1940年,16岁的王丹凤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那天她跟着邻居姐姐舒丽娟,去电影公司探班,原本只是去看热闹的,没想到被导演朱石麟给看中了。
朱石麟觉得王丹凤身上,有一种独特的灵气,清纯脱俗,却又充满活力,非常适合大银幕,然后就问其想不想以后拍电影,她一口就答应了。
也正是这个选择,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让其从一个追星少女,成为我国影史上的一个传奇。
初露锋芒
说起来的话,王丹凤这个名字,是在进入电影圈后才改的,寓意“丹凤朝阳”,也预示着她在影坛的冉冉升起。
起初她出演的电影都是小配角,但凭借着出色的美貌,还是给许多人留下深刻印象,1941她迎来了一个挑战《新渔光曲》。
因为是翻拍,所以压力很大,但她反而更认真琢磨剧本和角色了,将渔家女那种饱经风霜,却又坚韧不拔的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感动了无数观众。
王丹凤凭借这部电影迅速走红,人们称她为“小周璇”,她一下子成了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
后来她星途坦荡,先后出演了《春》、《秋》、《三朵花》等多部影片,塑造了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展现了自己精湛的演技。
在大众眼中,王丹凤的名字,已经与“美丽”、“优雅”、“才华”等词汇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偶像。
事业顺风顺水的同时,爱情也来了,王丹凤与柳和清的相遇,就像一出浪漫的爱情电影,男方的父亲,是上海滩有名的电影人。
柳和清不仅经商很有一套,为人也十分的绅士,他与王丹凤之间的缘分,始于金城大戏院,因为王丹凤是一个话剧迷,一直去那里看戏。
作为戏院经理,柳和清经常是在戏院里忙个不停,无意中瞥见王丹凤安静坐在台下,一下就被迷住了,然后便开始对其展开追求。
柳和清的追求并非一帆风顺,王丹凤的父母,对女儿的终身大事非常谨慎,担心她会受到伤害,但真情实意最终赢得了他们的感动。
经过七年的爱情长跑,两人终于在1951年的元旦,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上海滩当时,可是被他们的婚礼给惊艳到了,成了人人羡慕的爱情故事。
家庭与事业的抉择
他们的婚后生活也很幸福,先后迎来了四个千金的诞生,不过可惜的是,其中一个不幸夭折,但这个家庭依然充满了欢声笑语。
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王丹凤选择暂时放下了自己的事业,成为了一个全职太太,她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丈夫和孩子身上,一心一意地做个好妻子好妈妈。
虽然离开了聚光灯下的舞台,但王丹凤对艺术的热爱从未减退,她会在家里阅读剧本,练习台词,也会陪着丈夫去看戏。
值得一提的是,在照顾孩子的间隙,她还参与了话剧《雷雨》的演出,饰演其中的四凤一角,展现了不俗的演技。
这段时间,虽然没有在电影屏幕上出现,但王丹凤却在生活中,积累了更多的人生经验,也为日后重返影坛奠定了基础。
1957年王丹凤重返银幕,出演了根据巴金名著改编的电影《家》,饰演鸣凤一角,她把悲剧人物真是演活了,观众都很喜欢。
随后她又出演了电影《护士日记》,塑造了新中国第一代女护士,简素华的形象,并演唱了电影中的插曲《小燕子》,这首经典的歌曲至今仍广为传唱。
然而好景不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王丹凤和柳和清的家庭,也未能幸免于难,因为家庭背景的原因,柳和清被安排到浦东一家化工厂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王丹凤没有退缩,她一边照料三个年幼的女儿,一边四处奔波,为丈夫争取机会,她觉得只要家人齐心协力,就能挺过去。
但是祸不单行,她在后来也被派去,新桥公社劳动改造,曾经活跃在荧幕的电影明星,转眼却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她一声不吭的,把所有苦都扛在了自己身上,所幸在公社的日子里,柳和清始终是陪伴在身边,给予她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经历风雨,彼此扶持,他们的感情更深了,1964年,王丹凤主演的电影《桃花扇》受到批判,她再次被卷入政治漩涡。
这一次,她被关到了“牛棚”中,生活环境可以说是相当恶劣,不过即使情况再糟,王丹凤也始终没有放弃,她相信正义终将到来。
幸福晚年
十年浩劫结束后,王丹凤终于迎来了曙光,1978年,她应导演黄佐临的邀请,出演了电影《失去记忆的人》。
这是她多年后,再次回归银幕的首部作品,意义非凡,紧接着她凭借电影《儿子、孙子和种子》再次证明了自己的演技。
1980年,王丹凤出演了人生最后一部电影《玉色蝴蝶》,这部电影也为她的艺术生涯,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56岁的王丹凤,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之后,最终选择了息影,将剩余的时间,留给家庭和自己。
不过息影后的她,并没有就此沉寂,1982年,她和丈夫柳和清移居香港,然后还创办了“功德林上海素食馆”。
从电影明星到餐饮企业家,王丹凤完成了又一次华丽的转身,她将对艺术的热情,转化为对生活的热爱,用心经营着这份新的事业。
在香港,王丹凤和柳和清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他们一起旅行,一起品尝美食,一起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这么多年过去,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厚,柳和清对王丹凤的爱,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他总是细心地照顾着王丹凤。
王丹凤也深深地爱着柳和清,她常说,柳和清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2016年,柳和清去世,享年90岁。
两年后,王丹凤也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享年94岁,她追随丈夫而去,携手走过65年的老夫妻,在天堂团聚了。
结语
王丹凤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她从一个普通的追星女孩,成长为一代影星,她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中国电影史上。
而在生活中,她与丈夫柳和清相濡以沫,共同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参考资料:
新民周刊:百年丹凤,一生传奇
北晚在线:94岁电影艺术家王丹凤仙逝,她告诉了我们何谓美人
王丹凤---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