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近日透露的美国拟借关税施压他国孤立中国的计划,恐怕有一定依据。
17日,美国“政客”网站报道,财政部长贝森特提出的方案在特朗普盟友间广泛传播,并已获白宫官员证实。
报道称,白宫官员表示,中国或将被亚洲及全球多个与美国达成新关税协议的国家孤立,此方案意在扰乱中国供应链,切断其与外界联系。
白宫官员设想,企业迁美及广泛关税策略为促中国合作关键。全球多国愿与美国交易,将对依赖世界经济的中国施压,不仅限于亚洲或东南亚。
美媒报道,虽策略成效未定,但与白宫亲近者皆盼特朗普达成目标:中国实力减弱,美国制造业兴旺。
看完美国媒体报道后,不禁质疑:白宫是否已默许官员服药后上岗?
尽管未知特朗普提及的“70多国排队洽谈新关税协议”具体为何国,即便假设其言属实,贝森特设想的荒谬仍在于其不切实际。
目前,全球最大工业国为中国,中国制造已深入全球产业链。美国期望制造业回流,却不愿从事基层工作,同时反感非法移民竞争岗位,即想保持现状又求利益,幻想不劳而获。
若依白宫官员或贝森特之见,中国被逐出全球供应链,美国将如何为70余国供应廉价海量工业品?美国人不会以为超市货架能自生商品吧?
其次,美国曾有将中国排斥于全球供应链之外的行为先例。
自奥巴马时代起,美国政府即在盟友间推行“去中国化”,推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但该协定终遭特朗普上任后美国退出,盟友倍感困惑。
拜登任期内提出了多个“去中国化”概念,尽管这些概念大多未能实施,却反映了美国曾试图孤立中国的意图。
特朗普无法效仿奥巴马或拜登,因他发起的无差别关税战得罪了众多美国盟友。美媒曾指出,此举非孤立中国,而是让美国与全球为敌。
最终,需重申的是,当前为特朗普献策的“智囊团”似乎从未设想,将世界最大工业国中国排除于“全球贸易”外的后果。
特朗普与尹锡悦的逻辑相似,均自认为总统身份使下属及他国应无条件服从其所有命令。
实际上,政治极为复杂,所有命令终需人来执行。尹锡悦已证实总统权力非绝对,接下来将观察特朗普何时显露此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