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急需大量国际化人才,为什么我国大学生不愿意走出去?

moocsino 2023-11-07 15:43:47

根据商务部统计,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增加到2.07万亿美元。同期,我国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

截至2023年,参与一带一路合作的国家有152个,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这些国家的人口总数约为46亿,占世界人口的60%

一带一路国家GDP总额约为30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40%。贸易总额约为10万亿美元,占世界贸易的30%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深入,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需要大量工程、商务、管理、法律、物流、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人才。

可以说,国际化人才稀缺是我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的最主要制约因素。

什么是国际化人才?

1.外语能力

语言能力是国际化人才的要素之一。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语言差异较大,因此,掌握相关国家的语言,如俄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等,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的基本要求。

2.跨文化交流能力

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如何减少文化摩擦,实现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成为国际化人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学会尊重和包容,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素质。

3.国际规则意识

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国际规则和标准意识。在国际合作中,各国都有自己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国际化人才需要熟悉并遵守这些规则,同时能够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和标准,推动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足。

4.国际化视野

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他们需要对全球经济形势有深入的了解,把握国际发展趋势,为中国企业提供战略决策支持。

他们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全球视野下,持续推动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

国际化人才是懂得国际规则、理解多元文化、参与国际竞争、解决世界性问题的人,不仅要会讲英文,还要有符合国际标准的能力素养,在世界舞台上成为我国文化的代言人。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很多毕业生抱怨,毕业后找到满意的工作有多么艰难。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158万人,再次刷新历史新高。根据智联招聘2023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本科生拿到Offer的比例为47.5%,硕博生拿到Offer的比例为56.7%。

一方面,大学生在国内找工作难,纷纷涌向考研、考公和考编,百里挑一过独木桥,只是为了获得一个低收入的体制内工作。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与152个国家在包括基础设施、能源、经贸、人文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急需大量国际化人才。

面对这么好的发展机遇,为什么我国大学生不愿意走出去?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