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力作《六姊妹》已播出过半,何家六姐妹的人生轨迹也从青春韶华步入中年沉浮,甚至走向迟暮之年。这部剧改编自同名小说,主线剧情走向与原著大体一致,特别是男女主角何家丽和张建国的爱情故事,虽有细微调整,却也未偏离核心框架。剧中两个关键转折点,却深刻影响着何家最终的命运走向:一是顶梁柱何常胜的意外离世,二是随后掌家权的更迭与纷争。
何常胜的死,如同晴天霹雳,给何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剧版对此情节有所改编,但核心不变,旨在展现何家如何在失去顶梁柱后,携手面对生活的挑战。在如何带领何家走出困境的问题上,剧版却做出了大胆的改动,也由此埋下了日后悲剧的种子。
何常胜生前对张建国视如己出,张建国也尽心尽力地照顾何家,甚至主动提出让第一个孩子姓何,延续何家香火。何家丽却坚持与母亲、奶奶共同掌管家庭事务。在那个年代,女人当家本就充满挑战,更何况是这种三人共同决定的模式,为日后的家庭矛盾埋下了隐患。
随着妹妹们逐渐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立业,她们的想法也日益独立,甚至连何家丽的母亲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三人议事”的模式逐渐失效,家庭成员意见分歧,支持对象各不相同,何家内部的裂痕也越来越深。
时代变革的浪潮席卷而来,何家几乎所有成员都面临失业的困境,家产的争夺成为了主要的矛盾焦点。而“三人当家”的模式显然无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反而加剧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摩擦和冲突。
家庭矛盾日益激化,家人关系逐渐破裂,最终导致母亲刘美心病倒。刘美心临终前留下的一封遗书,却让何家丽彻底崩溃。遗书中,刘美心将何家的衰败归咎于何家丽的决策,并将所有财产留给了最小的女儿,甚至暗示她要夺取何家丽的掌家权。
小妹的心机和算计,不仅针对母亲,也针对大姐何家丽,最终导致何家丽被赶出家门。而在此之前,张建国曾多次提醒何家丽,她处理娘家事务的方式并不妥当,但她却一意孤行,最终自食其果。
面对时代的冲击,何家丽无力守护家庭,在一次次的挫折中逐渐心灰意冷,怨天尤人。最终,张建国忍无可忍,提出了离婚。即使到了这个时候,何家丽仍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反而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张建国身上。直到她看到母亲的遗书,才幡然醒悟:原来在这个家中,几乎没有人认可她的做法。她一直以来都活在自我感动中,用自以为是的方式管理着所有人,却从未考虑过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何家丽的悲剧,源于她对家庭管理方式的固执和对时代变化的无力应对。她错失了张建国的支持,也失去了家人的信任。最终,她不仅失去了家庭,也失去了自我。这个故事也警示我们,在家庭生活中,沟通和理解至关重要,而适应时代的变化更是每个家庭都需要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