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地处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与英国举行会谈并签署战略伙伴关系协议,这份协议不同寻常,标志着哈英关系迈上新的台阶。
交往英国,增加一份安全筹码,这是哈总统托卡耶夫近期射出的第三支箭。
哈萨克斯坦身处中亚,是一个内陆国家,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石油,储量排在世界前列,也是国家经济命脉。它与俄国接壤,历史上长期受俄影响,国内许多人说俄语。
内陆国家、俄国邻居、石油资源……这些因素决定了哈萨克斯坦的命运,对于托卡耶夫来说,保持自身独立性,解决生存安全与经济发展,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早年留学,能操一口流利普通话的托卡耶夫想必一定熟悉战国的生存之道。
英国紧跟美国,凡是能够削弱俄罗斯,它总是热衷,而哈萨克斯坦身处中亚腹地,与俄罗斯有着漫长的接壤边界线,自然是最理想的一颗楔子。
而托卡耶夫出于本国安全考虑,“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自然一拍即合,当前英国是哈萨克斯坦主要投资国之一,2023年两国贸易额为12亿美元。
暂停与俄罗斯联邦支付系统业务,这是哈总统托卡耶夫射出的第二支箭。
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关系紧密,托卡耶夫的决定可谓令人不解,最直接的因素是托卡耶夫在经济上受到美国的压力,从而担心西方的金融制裁。
但是托卡耶夫此举也凸显了与俄罗斯的深层矛盾。
作为内陆石油大国,俄哈自然存在竞争,其石油管道又需要经过俄罗斯境内,输出到欧洲市场,这自然成了哈国最大的“软肋”,两年前俄罗斯曾突然切断,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对哈国来说是不可承受的。
在经济上受制于俄罗斯,极容易被对方轻松“拿捏”,因此趁着西方制裁俄罗斯之际,适度与俄松绑,拉开一段距离,寻找更为多元化的路,成为托卡耶夫的必然选择。
改弦更张,叫停极端“去俄化”,这是哈总统托卡耶夫射出的第一支箭。
哈萨克斯坦总统为了保持独立性,都曾积极推行去俄语化,但是托卡耶夫近期却一反常态,强调俄语重要,这令人费解。
其实哈萨克斯坦说俄语非常普遍,许多哈萨克人并不熟悉自己的母语,有的城市会母语的不足1%,强行推行去俄语会有怎样的后果,看看乌克兰就知道了,泽连斯基强制去俄语,煽动语言对立,造成狂热的“反俄罗斯”是最终走向战争的深层根源。
托卡耶夫此举既尊重本国的实情,又吸取了乌克兰战争的教训,可谓是睿智的。
三支箭,聚焦安全与经济,涉及外交、资源、历史文化诸方面。
从这三支箭上看到身为哈萨克斯坦的托卡耶夫,在自身安全与经济发展上的诸多考量,但是也暴露出内在的悖论。
“想远离,又离不开”,一直到现在托卡耶夫都不认同普京入侵乌克兰,当着普京的面不承认乌东地区归属俄罗斯,实质上担心自己成为第二个“乌克兰”。
哈萨克斯坦的托卡耶夫的“三支箭”,能破解地缘之宿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