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南地区为啥这么穷?揭秘“发达国家里的落后角落”

史镜观澜 2025-04-16 11:04:26

说到“东南”,咱们中国人脑子里蹦出的准是沿海的繁荣:广东、浙江,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可你知道吗?美国的东南地区,却是个异类。

2023年美国各州人均GDP排名,倒数七州里,东南地区占了五席,人均GDP远低于全美平均水平,甚至比落基山区的州还惨。

这咋回事?地理条件优越的东南地区,为啥成了“穷亲戚”?

东南地区是啥范围?

先搞清楚“美国东南地区”指的是哪儿。美国人口普查局把全美分成四大地区、九大分区,东南地区主要指南方地区的南大西洋和中部东南分区,也就是俄亥俄-密西西比河以东、宾夕法尼亚和特拉华以南的区域(不包括华盛顿特区)。

这块地儿包括佛罗里达、佐治亚、密西西比等州,面积广,人口多,但经济却老是“拖后腿”。

2023年,美国人均GDP约8.16万美元,可东南地区的密西西比(4.2万)、西弗吉尼亚(4.8万)、阿肯色(5.1万)等人均GDP连全国平均的一半都不到。 咋回事?明明地理条件不差啊!

地理:优势多,缺点“要命”

要说地理,美国东南地区真不赖。它地处北纬30-40°,全是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水热条件比东北地区好。地形上,除了阿巴拉契亚山脉,其他全是平原,种棉花、烟草啥的得天独厚,比起西部的高原山地,东南地区简直是“天选之地”。

可偏偏有个致命伤:飓风。美国是全球飓风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东南地区首当其冲。每年从北大西洋刮来的飓风,越过墨西哥湾,直扑东南沿海。

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把新奥尔良淹得像“水城”,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比当年路易斯安那州GDP(1680亿)还多!新奥尔良从此一蹶不振,城市发展像被按了暂停键。

从德克萨斯到北卡罗来纳,东南沿海城市常年陷在“毁了重建、重建再毁”的死循环里。1900年的加尔维斯顿飓风,直接夺走近1万条人命,经济损失没法算。相比之下,内陆的亚特兰大因为远离飓风,靠交通和农业优势崛起成大都市。这么看,飓风硬是把东南沿海的潜力给“吹”没了。

历史:内战“砸烂”了一切

地理只是表象,东南落后的根子还得往历史上找。19世纪,美国东北靠着近西欧、矿产丰富的优势,早早工业化,1861年工业产值已排全球第四。可东南地区呢?

还窝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里,靠卖棉花给英国生存。南北理念冲突,奴隶制存废问题吵得不可开交,终于在1861年爆发了美国内战。

这场仗几乎全在南方打,东南地区首当其冲。1865年战争结束,南方满目疮痍,资产毁了2/3,牲畜没了2/5,铁路和工厂更是“归零”。更惨的是,1/4的青壮年白人男性战死,南方经济直接“回到石器时代”。

内战废除了奴隶制,本该是东南翻身的机会,可现实却更糟。战后,南方社会保守排外,种族歧视变本加厉。1890年,密西西比州搞了个“人头税+文化测试”的投票规定,把黑人选民挡在门外。

种族隔离让黑人生活无路,私刑更是家常便饭,1889-1899年,平均每年187.5人被私刑处死。3K党横行,巅峰时成员达600万,连政客都掺和,公然排斥黑人和北方移民。

这种环境下,北方资本哪敢来投资?东南地区继续靠单一的棉花经济,可全球棉花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雪上加霜。1860-1880年,北方制造业人均产值涨了45%,南方却跌了2。北方还故意设贸易壁垒,像钢铁业的匹茨堡附加值,让南方工业彻底沦为北方的附庸。

落后能翻身吗?

写到这儿,我想说,东南的“穷病”让我想起咱们国家当年的西北。地理有短板,历史有包袱,但不代表没希望。

近年,美国北方企业因成本高、污染重,开始南迁,东南地区经济增速明显。佐治亚的亚特兰大、北卡的夏洛特,都在崛起。

所以,我觉得,东南不是没潜力,而是被地理和历史的“紧箍咒”困住了。你说,它能摆脱这魔咒吗?留言告诉我你的想法吧!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