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89自行反坦克炮有啥优点,那就是外形美观、威猛、大气。如果说国内同时期的装备世界领先可能没人信,但是说这个炮威力世界第一,很多人都会迷惑在这个外表下。
坦克和自行火炮的作战方式不同,因而它们之问的炮塔厚度差也比较大。坦克的作战对象主要是坦克,是近距离面对面拼杀的进攻型武器,它的装甲要求能防直接命中的炮弹,所以其厚度较大。一般可达一百几十毫米以上,最薄弱处也有40mm左右。有的坦克还装备了特殊装甲,以便提高它们的生存能力。
自行火炮一般处于二线,为防御型作战武器。要求它的防护装甲能防非直接命中的榴弹破片和枪弹就足够了。再加上其他各种因素的制约,自行火炮的炮塔度不可能设计的过厚过重,因此其装甲厚度普遍较薄,一般只有十几或几十毫米。但无论是坦克,还是自行火炮,炮塔应当低矮,外形适合防弹要求,受弹面积越小越好。这也是提高战场生存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炮塔研制过程共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983年上半年到1984年11月份,为初样炮研制阶段。根据战技指标规定和总体布局对炮塔提出的设计要求,经调查、讨论和充分准备,在1983年下半年,推出了初样炮炮塔设计方案。因为初样炮带有一定的竞争性,为了加快研制进度,早出成果,本方案提出炮塔体、炮框、高低机支臂、小防盾、尾仓门、指挥塔门等零 部件 自己设计。方案通过后,于1984年4月份完成图纸设计,5月份投料生产到11月份,生产试制、安装调试、靶场试验等工作全部结束。初样炮炮塔设计中,重点考虑了炮塔的结构及外形、炮塔的刚度和强度,火炮的安装方法、炮塔的平衡和密封,炮塔的加工方法等。这些都是炮塔设计的关键问题,只要这些问题处理得好,那么炮塔设计某本上算是成功的。
初样炮炮塔试制完成后,经过实弹射击试验和行驶试验证明,除炮塔前顶板刚度稍差,易变形积水和底板焊接时变形大外,其它构件均未发现问题。总的评价认为,设计基本合理在初样炮基本成功的基础上,从1985年初到1986年6月份,进行了第二轮样炮炮塔的研制工作。与一轮样炮相比较,二轮样炮炮塔作了以几个方面的改进,经过实弹射击和行使实验,炮塔刚度满足需求,其他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第二轮样炮,炮是一样的炮,但是这个外观是一如既往的难看,有中国特色的难看,如果量产的装备长这个样子,你说他大威力我是不信。
原本8910工程,89式突击炮是要参加阅兵的。哪一年阅兵有个要求,装备的外观要做出修型,所以当年很多武器不管性能怎么样,外观那是非常的漂亮,比如87式步枪。所以89的外形还要修型。
折柳修改炮塔的前半部,作了较大变动。前装甲板由原来的上下两块,改为分居炮框两侧,与水平面夹角为60°,与炮塔的纵向中心线夹角为33°。前顶板也由原来的一块改为两块,业分别处于炮框上部两侧,向前下方倾斜了11°。炮塔前侧装甲板、后侧装甲板、中顶板、后顶板,后三角板等仍保留了原来的样子。经过这样改进后的炮塔,既保证了火炮高低射界的要求,又方便了战斗人员的观察瞄准。更为重要的是,降低了她塔前半部的高度,减小了正面受弹面积,提高了炮塔的防护能力。
这轮修修改核心就是炮框,之前我一直以为这个是火炮放盾,进去实车里了,才知道原来只是一层铁皮。炮塔装甲板和炮框,经12.7mm高射机枪实弹穿甲试验,防弹性能完全满足战术技术指标要求。炮塔经过9000km以上不同道路的行驶试验,经受了不同气温条件下各种装药的600多发炮弹射击试验,除火炮行军固定拉杆支座焊道开裂及炮塔方向固定器发生意外情况外,其他各零部件均未发生损坏、卡滞,宏观变形等不良现象。发生问题的部分,经过改进以后进行了6000km以上行驶试验和200多发炮弹的射击试验,没有再发生过任何问题。
这个炮塔我认为最大的优点就是高大威猛,看着帅气!99年阅兵时,我认为这个车是除了99坦克外最帅气的装备!其实武器美容是装备研发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外表越好,越容易出口。当年把歼8称为空中美男子,我觉得起名的人瞎!
歼8-‖不谈性能怎么样,起码外表是当时我军最顺眼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