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不聊电视剧《雍正王朝》的细节,聊一些和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有关的内容。
本人对真实的三国历史了解并不多,因此这次所要探讨的话题,是基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内容,进行分析。
敬请大家理解。
我们知道,在小说《三国演义》的后半部分,尤其是随着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过世,整个三国系统步入了一个优秀人才逐渐凋零的阶段。
民间不是有句俗语吗,叫“蜀汉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放眼《三国演义》后半段的整个格局,这个现象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而不单单出现在蜀国。
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现象呢?
我认为是以下原因:
三国的前半段,开启于东汉末年。其直接引爆点是黄巾军起义。
在此之前,东汉王朝虽然皇帝昏聩、吏治腐败,但是社会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
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在民间生存着很多类似于关羽、张飞、赵云、许褚、吕布等草莽英雄,还有大量像郭嘉、荀彧、诸葛亮、庞统等有识之士,或居于庙堂之上,或俯仰于山水之间。
尤其是人口基数足够庞大的话,这类有着独特本领的人员数量,会非常可观。
随着黄巾军起义爆发,以及各路诸侯开启混战模式之后,这些草莽英雄和有识之士,为了求生存,要么自发组织成团体力量,独霸一方,要么投奔到有实力的诸侯麾下,充当高级打工仔。
社会环境的突变,让这些人一下子都有了用武之地。残酷的社会环境,会不断锻炼这些人的生存能力。
同时,也会对这批人进行反复筛选和淘汰。
本事不足的人,要么战死、要么销声匿迹。
而能力卓越的人,则越发强悍,逐步站在了整个社会生态的最顶端。
所以,我们会看到,三国初期的时候,是众星璀璨,这部分人为了生存,会表现出比寻常百姓更为强悍的能力。
而到了三国中期的时候,则是有一部分能力更突出的人,从他们之中,进一步脱颖而出,成长为更为耀眼的“巨星”。
伴随这个过程的,是三国初期众多的诸侯,经过反复争夺、兼并后,逐步归结为以魏蜀吴为代表的三个势力集团。
而前期那些经过奋力拼搏、站在最顶端的人才,此时已经全部依附于魏蜀吴这三方势力,成为各自所依附的魏蜀吴集团中的骨干成员。
最为典型的代表,便是蜀国评选出的“五虎上将”。
在这个阶段,是整个三国期间,各路人才最为高光的时刻。
因为这人才和他们所代表的势力集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他们凭借自己的本事,创造了这个集团,而这个集团,也赐予了他们相应的名利。
不过,他们是在一种完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去做这件事情。没有人告诉他们,未来会建立起魏蜀吴三个超强集团,更没有人告诉他们,届时会有名利在等着他们。
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完全是出于一种本能和自觉。
个人认为,这种做事的不能和自觉,才是卓越人才和普通人才之间的最大差别点。
随着魏蜀吴三个集团壮大起来后,三个国家之间通过相互牵制,整个社会局势又重新步入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
但是,有个不容小觑的现实是,前期诸侯混战阶段,伴随着一部分人才走入人生高光,其背后是由于连年混战,百姓人口锐减,产生人才的这个大基础也遭到了重创。
也就是说,造就关羽、张飞等民间草莽英雄的社会基础,缩小了太多。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吧,原来一百亩地,可以结出十个品相不错的果子。现在只剩下十亩地,肥力还受到影响,能从中结出一两个好果子就相当不错了。
除了基础受到影响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磨炼卓越人才的环境不存在了。
军阀混战阶段,虽然很残酷,却是对人才不断历练和筛选的过程。尤其是杰出的人才,都是在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中,自我锤炼,才会练就卓越的技能。
一旦进入相对安逸的稳定环境后,大部分人转而投入了平凡且普通的生活之中。
此时,所谓的人才成长环节,其实就是按部就班的人员提拔机制。
这样的环境,是选不出那种经天纬地之才,只会造就一批安分守己的“三好”员工。
此外,在优秀人才的选拔环节中,还会夹杂太多人为干扰因素。
比如诸葛亮物色了姜维作为他的接班人,并把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他。
难道当时就真的只有姜维才是优秀人才吗?
自然不是。
只是诸葛亮等人,一方面掌控了足够多资源后,另一方面,他只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和眼光,去选拔他认为是优秀的人。
和三国初期,那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百舸争流的局面相比,这种选拔优秀人才的渠道就更为狭窄了。
于是,优秀人才自然越来越少。
魏蜀吴三个国家都出现了人才断层。
以上,就是本人对《三国演义》中的这个现象进行的分析,诸位意下如何呢?
欢迎大家继续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后期是世家掌权了